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世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前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属于一种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基本特点是资本市场发展较快,货币市场发展相对落后。这种发展模式不仅限制了货币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制约资本市场及整个金融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应对入世挑战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模式应实现从非均衡发展模式向均衡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8.股东必须以货币出资 错误,虽然公司资本总额在公司章程中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金额,但从资本的具体构成来看,世界各国公司法普遍规定,股东可以货币出资,也可以实物、工业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相似文献   

3.
从货币的全部职能而不仅仅是流通、支付职能来看,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而是良币驱逐劣币.格雷欣法则虽然错误地解释了货币替代规律,但却道出了货币单一化的根本原因:统一的市场需要统一的交换媒介.货币单一化的所有制基础是国际所有制由私向公的不断转化.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逐步进化为世界中央银行,如果经合组织实现了货币单一化,就可以确认全球货币单一化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银行业既属于朝阳产业,又是一个对国民经济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关键性产业,“银行多过米铺”现已成为经济高度发达的生动写照。一方面银行通过信用创造,有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之功效;另一方面,通过信用中介功能,银行可以将社会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使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知识资本的来源、结构及其积累与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资本是由知识转化而成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转化为知识资本,只有“Knowledge How”和“Knowledge Who”中最核心的部分才能转化为知识资本。知识资本是由具体知识资本和非具体知识资本构成的,不同类型的知识资本,其积累与补偿的规律是不同。  相似文献   

6.
通货膨胀是转型经济所要面临的挑战,因此分析转型经济的货币问题十分必要。通过构建货币深化和货币挤出两种不同货币现象的分析框架,并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现实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货币超发并非通货膨胀的充分条件,只要能够控制好货币的流向,引导货币向货币资本转化,就能够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以交易方程式和鲍莫尔—托宾模型的实证检验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发展与金融结构调整——兼评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巴曙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赢余部门和短缺部门的并存是普遍存在的常态。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货币市场,其运行的基本机制是一致的。资金短缺部门向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时,会签订贷款合约,这可以视为资金短...  相似文献   

8.
论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既要具备市场这一客观条件,又要发挥人才资源自身的作用,还需政府管理调控和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要遵循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的需求动力律、双向互动律、供求矛盾律等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第1卷实践的逻辑是:第1篇——商品(货币)跃身为货币(商品)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前史;第2篇——货币转化为资本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转化史;3~6篇——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正在进行史;第7篇——资本积累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整体运动史。资本(历史)发生学提炼资本主义的生成和发展原则,使《资本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有机结构的系统逻辑学。该特殊逻辑旨在统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高度凸显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效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通过充分激发各种人力资本特别是经营者人力资本的潜力,来有效利用物力资本,成为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生产力的中心问题。当人力资本有权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配置时,才真正在企业产权关系上体现了人力资本是企业效益真正创造者这一内在的本质特性,实现了企业效益分配原则人货币拥有者向效益创造者的转化,“资本雇佣劳动”被“劳动占有资本”所逐步取代,此时股票拥有数也成为人力资本特别是经营者民有者能力强弱的  相似文献   

11.
正在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有三大基本的结构性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分别是: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也可以定义为货币可自由说换)。但是,越来越多国家的经验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金融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对于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但是资本项下的货币自由兑换对于这类国家带来的影响基本上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金融问题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的产生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商品经济的重要发展.从理论上讲,商品决定货币,但是在实际中是货币决定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可以作为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人们把货币作为追求的目的;有了货币以后就出现了货币崇拜;货币出现后,财产转移方便了.货币的出现给资本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货币有其产生、普遍化、充分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市场经济的商品、货币和资本三大范畴为视角,讨论作为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具有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市场经济,在商品、货币和资本关系普遍存在的基础上建立资源配置(也就是时间配置)和利益分配机制,社会主义是一种有可能从空间与时间两个层面超越资本主义的现代市场经济,它是一种可以容纳现代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新的市场经济,因此也是比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更高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严重不均衡,资本市场优先发展,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同时,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内部各个子市场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的特征。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分注重金融市场的筹资功能,而忽视其应有的政策功能;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行人为的“隔离”政策,造成两个市场之间收益率的明显差别,促使货币市场资金大量违规流入资本市场;企业产权改革滞后,社会横向信用体系缺失。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运作效率,必须大力发展货币市场,规范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疏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结渠道,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皮凯蒂关于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统计结果,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从表面上看是相互冲突的;然而,这种冲突实质上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表现.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资本自我否定的必然结果,这在逻辑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可驳倒的.而由其所形成的竞争压力,驱使资本加深对社会自然力的深度汲取,也驱使资本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并导致资本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化;由此不断将利润率下降的压力转嫁给全社会,以实现垄断资本的高积累和高收益.资本的高积累势必会带来贫困的高积累,从而造成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矛盾在当代不断地深化.  相似文献   

16.
陈希琳 《经济》2013,(Z1):150-151
2013年中国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稳增长,是依靠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还是借助民间资本提升整体竞争力,亦或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带动?结构转型是摆在眼前的一项必答题,却也是一道难题。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董晨向《经济》一一解读这几种可能。拉动经济不能只靠货币增发《经济》: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增速步入下行区间的大背景下,欧盟、美国、日本及其他一些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措施来避免经济触底。2012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同样很宽松,那么增加货币供应  相似文献   

17.
曹啸 《经济论坛》1999,(8):44-45
中国近代银行业的产生1账局是中国银行业的开端。当时,中国高利贷资本和货币兑换资本没有转化为银行业,银行业产生的唯一途径只能是产业资本或商业资本创造一种自己的银行业,这就是账局。从清末资料中发现,创办最早的一家账局,名叫“祥发永”,乾隆元年(1736...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1980-2005年间15个亚洲国家数据为样本,建立了两组Pallel Logait模型,对资本流动控制能否抑制货币危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当期的资本流动控制不能有效地抑制货币危机的发生,但前一期的资本流动控制却可以显著减小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当期他国的货币危机有显著的传染效应.经济基本面对减缓一国货币危机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避免货币危机的根本方法仍是保持经济基本面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的产生 关于企业的起源与本质问题,马克思在其经典作《资本论》中就已经做过阐述。马克思认为企业的产生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协作生产。分工协作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它可以导致比个体生产更高的效率或能够节约生产成本。二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劳动具有人身自由并且一无所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加快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民族地区资本形成的关键在于促进民族地区民间资金向社会资本的转化。民族地区民间资金必须向社会资本转化。政府应该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培育政府、企业的信用网络;扶持强势企业,培育增长极和增长点;构建完善的开放市场体系,以开放市场吸引民间资金;改善软硬投资环境,搞好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