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彦  贺伟 《商场现代化》2007,(2):297-298
人才流失是我国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引发的人才危机可能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致命的威胁。本文分析了人才流失对民营企业的不利影响,着重从社会、企业、个人三方面分析了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旨在为民营企业走出人才困境,更好的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才流失是我国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引发的人才危机可能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致命的威胁。本文分析了人才流失对民营企业的不利影响,着重从社会、企业、个人三方面分析了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旨在为民营企业走出人才困境,更好的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兰 《中国市场》2015,(12):59-6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但近年来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如何有效地避免人才流失已成为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的基础上,从企业与人才两个视角,对人才流失问题进行了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分析,探讨了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从人才流失预防、管制和应对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同时拉动了经济增长。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依然严峻。"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龙江丝路带"建设为黑龙江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从国家政策制度,企业管理机制及个人薪资期待三方面探讨黑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并从国家和企业双方面提出了应对黑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对拉动黑龙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地区人才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浙江民营企业面临人才基础薄弱、合适人才难觅、人才流失普遍等人才困境,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首要因素。解决民营企业的人才困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要强化"企业发展以人才为核心、人才培育以高校为依托、人才成长以行业为主导、人才流动以政策为引擎、人才凝聚以文化为纽带"的人才战略,多管齐下,促进民营企业的人才集聚,并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人才对各企业发展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各企业对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受来自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影响,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比较突出,如何防止人才流失成为民营企业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人才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出发,分别从民营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寻求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民营企业人才流失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以美 《商场现代化》2006,(17):246-248
民营经济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然后,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却不日益突出,本文在全方位分析广东省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孙菲 《中国市场》2010,(31):17-18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经济成分,激活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着重从个人、企业两方面探讨了应对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应采取的策略,旨在提醒企业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留住人才,企业在市场上才有持久稳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关华 《商场现代化》2008,(6):314-315
<正>近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民营经济已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民营企业在经历了初期的发展之后,已经开始注重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开始"二次创业",相应地,民营企业又面临着新的危机——人才的危机。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因人才的缺乏而受到阻碍。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国民企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已经成为约束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找出这些问题,认真分析这些问题,探索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民营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0.
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近年采陷入了人才流失的困境,限制了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有企业自身现代人才观、人才激励机制、人才管理模式和企业制度建设落后等因素。也有员工自身高工资和高福利的心理预期、寻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谋求宽松的发展环境和个人职业道德缺失等原因。解决对策是:树立科学的现代人才观;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注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员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1.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人才。企业人才是企业员工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企业应该依靠的中坚力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避免经营危机,就必须想方设法留住人才。笔者从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带来的损失和解决方法入手,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旨在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留住企业人才的重要性和企业人才流失带来的后果。使企业管理者在对待人才流失的问题上,做到居安思危,以避免因人才流失造成企业经营危机。  相似文献   

12.
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人才,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对人才的影响力,就会出现人才流失问题的产生。因此,如何做好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成为了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人才流失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兴军 《商场现代化》2012,(36):147-148
随着环境的逐步改善,民营企业面临着新一轮巨大发展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然而民营企业目前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内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缺乏、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鉴于此,根据民营企业实际,分析了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几个原因,以期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物流企业人才危机的解决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流失引发人才危机现象作为当前物流企业的突出问题已日趋严重。文章剖析了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了物流企业应对人才流失,实施企业人才危机管理的策略和措施,以促进现代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商》2015,(47)
<正>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省份,成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浙江以中国将近1%的土地、4%的人口,创造了中国7.5%的生产总值。其中,浙江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生产总值、80%以上的外贸出口、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都由民营经济创造。全国民营经济500强中,浙江就占了203席。但是近几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浙江省众多民营企业也陷入了破产的境地。企业破产不仅给浙江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极大地强化了人们的负面预期,甚至冲击到社会的稳定。民营企业的"浙江模式"曾风靡中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宏观经济的不断改善,我国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留住核心人才也成了民营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从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人才流失的影响及原因入手,探寻有效控制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路强 《商业科技》2014,(23):151-15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的危机已成为当前制约民营企业良性发展的瓶颈。人才危机,说到底是人才资源管理问题。基于此,论文首先分析了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的现状,找出人才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论证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对加强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管理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经历了30多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和生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瓶颈,特别是人才流失的困扰。本文通过分析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民营企业留住人才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核心人才是掌握企业重要资源、核心技术、并拥有绝对权利的核心员工,他们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围绕企业的核心人才,在分析了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应对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策略——企业HR危机管理,即通过建立一套针对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以减缓企业核心人才流失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商》2015,(9)
在民营企业30多年的生存与发展中,人才起了关键性作用,能否吸引、留住人才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然而,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国有企业可以凭借其声誉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而民营企业由于缺乏软和硬的资源,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瓶颈,特别是人才流失的困扰。本文通过分析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对民营企业吸引,留住人才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