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机构增加的同时,外资银行业务得到较快发展,已经相当广泛地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各种业务的竞争。外资银行不仅在机构上,在参股中资银行的速度也加快,比重不断加大。外资银行资金上的来源主要是母行,国际市场上的融资借款和中国市场上存款和同行业的拆解资金。了解和掌握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研究它们的竞争策略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2月11日,国务院颁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银监会发布的《实施细则》正式生效,标志着中国银行业正式全面开放,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结束,外资法人银行将可以全面从事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当地注册后,可以从事零售银行业务,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这就意味着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在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外资银行的资产庞大,技术设备先进,管理经验丰富,资本金充足,抗风险能力强,金融创新能力强,中间业务开展经验丰富,有优厚的薪酬激励,人才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所以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在带来先进的技术,金融创新方法,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的同时,也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优秀人才和优质客户的流失,使我国银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遭受巨大的冲击。为了不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过于被动,国有商业银行在充分发挥营业网点,人民币资产等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其中间业务收入,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先进的激励机制所吸引的人才资源。未来两年内,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竞争策略将有所变化,侧重一些市场和业务领域的拓展。中资银行应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加强合作,不断提升竞争能力,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其中间业务收入,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先进的激励机制所吸引的人才资源.未来两年内,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竞争策略将有所变化,侧重一些市场和业务领域的拓展.中资银行应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加强合作,不断提升竞争能力,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王满  于润 《现代商业》2007,(6Z):22-23
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其中间业务收入,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先进的激励机制所吸引的人才资源。未来两年内,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竞争策略将有所变化,侧重一些市场和业务领域的拓展。中资银行应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加强合作,不断提升竞争能力,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保护期限的结束,我国银行业已经全面开放,获得国民待遇的外资银行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与业务模式,外资银行作为一支新生的市场力量,与中资银行相比,优势明显.但是,外资银行近两年来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他们在改制以后同国内同业竞争中优势不明显,这则表现为外资银行合规压力沉重与业务指标不明显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11日这一天将被记录在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上。因为这一天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我国银行业为期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届时中国金融市场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从此将享受国民待遇与中资银行展开全面竞争。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来临之际中资银行如何理性的面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定发展战略;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扬长避短,开拓创新,提高竞争力,提高效率和效益,这是摆在中资银行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23日,中国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这意味着中外资银行之间新的竞争大幕已拉开。如何应对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上的挑战,是中资银行迫切关心的问题。以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发展状况为切入点,分析了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后,中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中的竞争现状。通过中资和外资几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劣势,探讨了在新的环境下中资银行提高竞争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晶晶 《现代商业》2008,(11):41-42
根据WTO的协议,2006年以后我国将取消所有对外资银行的所有权、经营权的设立形式,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2006年12月11日,中国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所有非审慎性限制,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据统计,2007年10月末,已有21家外资银行在我国先后取得法人资格,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将会有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势必会对中资银行国际竞争力造成冲击,客观分析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运用钻石模型提出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的对策是本文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陈晶 《北方经贸》2004,(1):57-58
当前外资银行业务上的发展当然会给中资银行带来一定的压力 ,但这也是在增加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意识。如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胜 ,就必须知己知彼 ,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迎接外资银行更高层次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魏娜 《商》2014,(3):126-126,118
随着中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提升,中国金融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外资银行在中国取得的成绩,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共同成长使得银行业创新与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的银行中,中资银行依然是占据了相对主导和决定性地位,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将使得金融市场更加的开放,在这种条件下,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相互竞争与互利的情况下寻求发展的新路线。  相似文献   

12.
中外资银行角逐六大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后,扩大我国银行业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不可避免。现实的威胁是,外资银行将在某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竞争。从国际经验和已经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的实践来看,本文所提及的6个方面将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一项拥有高利润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业务,已渐渐成为中外资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中资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外资银行在华零售业务由于缺乏对国内市场的了解和调整,颓势一直没有缓解。与中资银行零售业务相比,外资银行的同类业务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难以有效开拓市场。此外,外资银行普遍人才储备不足,在服务质量上相形见绌。为此,外资银行零售业务需要做出根本性调整。建议利用强势业务,即企业银行和投行业务条线,对企业客户的员工开展品牌和服务营销,避免在弱势上与中资银行竞争,才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艺锋 《市场论坛》2009,(9):59-60,58
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动机是希望通过新的市场增加业务、客户、规避风险和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在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也遇到了市场准入以及地域与业务限制方面的问题.我国也希望通过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来达到引进资金、技术和竞争,促进国内银行改革,改善银行体系,完善金融体制的目的.双方各有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合作将会促进双方的发展进步.因此,加强中、外资银行的金融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刘红燕 《商业研究》2004,(12):125-127
加入WTO,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面对日益增多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外资银行以及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现实,中国的中资银行必须思考自身的劣势、优势、差距、竞争、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福费廷作为一种灵活简便,有效的融资方式,在国际市场上发展非常迅速。对推进我国出口结构优化,改善企业资金流动状况和加速我国银行国际化的进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贸易融资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外资银行也有意把这种业务推广到我国,开始了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抢占中国福费廷业务制高点的争夺战。福费廷是一种以无追索权形式为出口商贴现大额远期票据提供融资并能防范信贷风险与汇价风险的金融服务。二战后瑞士苏黎世银行协会首先开办福费廷业务,自1965年以后,从西欧国家开始推行,近些年来尤其在德国、瑞士、东欧国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加入WTO所签署的协议,2006年底我国向外资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将成为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焦点之一。一方面,是一个不断扩容、充满无限商机的新兴市场;另一方面,也是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和信贷结构调整的新契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正逐步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业务。个人消费贷款作为外资银行的一种老牌业务,外资银行一旦获得与中资银行一样的国民待遇,那么,围绕消费信贷业务市场的竞争,将会是一种不对称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刘晶晶 《现代商业》2008,(6):109-111
2007年后,外资银行可经营人民币业务,迎来了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竞争的新时代。中资银行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如何维护自身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和说理的方法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正负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情况下,我国银行维护自身稳定性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捷 《国际市场》2005,(7):17-17
步入2005年,WTO后过渡期扑面而来,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进程提速。外资银行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及业务领域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竞争,如何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在竞争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这是中资银行必须直面,并且不断加以探索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