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近几个月来美国对从我国进口的纺织品频频实施特保措施,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谈判经历八轮、历时数月才达成暂时性协议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对中关纺织品争端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中关与中欧纺织品争端的差别,以及我国在处理贸易摩擦中存在的不足等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对我国纺织品业的现状应对、困境突围提出了探索性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敏 《时代经贸》2013,(22):277-278
2012年9月,日本政府对钓鱼岛实施所谓的“国有化”,引起中日双方在钓鱼岛海域的严重对峙,并引发了中国国内民众广泛的抗议活动,一度出现抵制日货现象。这势必影响中日贸易的发展,而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关系呈明显互补性,相互依赖程度高,中日贸易将如何发展?认真评估钓鱼岛争端的可能影响并做好预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美联储一再贬值美元,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持美国的美元霸权而策划的阴谋之一.较之于美国的QE3措施,人民币国际化只是被动的金融对策.中日两国拟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日元尾随美元贬值使中美金融博弈火上浇油.美国基于金融战略挑起钓鱼岛争端可谓蓄谋已久,出台QE3措施是维护其地区金融利益的配套手段,具体步骤是先日本后中国.日本的长远金融对策,最好是在中美金融决战之前充当第三方居中调解.中国更不能到大三角金融博弈中坐困愁城,在坚持国际金融博弈的“钉住”战略的同时仍要维持大量美元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4.
张季风 《经济》2013,(8):76-78
2012年,由于受世界经济下滑和钓鱼岛争端的影响,中日双边贸易出现了3.9%的下降。2013年在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而且中日两国经济都出现较高增长的情况下,中日双边贸易本应出现一定反弹,但事实上上半年却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滑。钓鱼岛争端对中日贸易的冲击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5.
发生于2005年的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虽然最后在双方的七轮谈判中暂时得到了平息,但尚未真正根除.通过对其简单回顾,分析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成因产生的实质性问题,并从中总结了以下三点启示:调整纺织业的出口战略,实现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是中国纺织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进一步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是解决中关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关键;在加强与美国相关利益集团的沟通中,寻找打破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同盟军是减少中关纺织品贸易摩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张季风 《经济》2013,(5):70-72
自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一改过去的"政冷经热"的格局,走向"政冷经凉"的局面。2012年以来,由于受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中日经贸合作本来就出现了下滑趋势,再加上钓鱼岛争端的影响,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日贸易总额3294.5亿美元,同比减少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保护与中美双边贸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国兵 《当代财经》2006,(11):97-102
本文研究发现:(1)入世后,中国对美知识版权保护程度增强,但知识产权保护成效存在着时滞,直到2004年美国遭受的版权贸易损失才得以改善。具体地,入世后中国对美唱片&音乐、娱乐软件和图书版权保护程度在上升,结果这三者的美国对华版权贸易损失在下降。(2)鉴于知识产权贸易占中美双边贸易权重过小,以及中关双边互补性商品贸易结构,故而关中知识产权争端难以升级为双边贸易战。美国对华贸易制裁威胁会遭遇到其国内多个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以及中国的反报复威胁.这些力量共同促成:美国抑制执行贸易制裁威胁,而中国修正其知识产权法并加强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8.
中美贸易差额的演变、影响与前瞻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静 《当代财经》2004,(1):102-104,108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关贸易差额一直是影响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用大量数据论证了过去二十多年中关贸易差额的演变,阐释了中国对美国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关贸易差额对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最后,本文还对中关贸易差额未来的变化作出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丘杉 《新经济》2007,(12):66-70
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使得中美两国都不敢掉以轻心,分别制定相关的战略,力图使自己在贸易摩擦中占得先机。美国的主要实施了贸易问题政治化战略、放大公平贸易责任战略和转移贸易争端焦点等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10.
贸易和投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两个主要推动力量,日益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中美两国的经贸联系越发密切。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其在华的直接投资对中关进出口贸易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关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美国对华投资与中关贸易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田丰 《经济学动态》2015,(2):145-156
在理论上,绝大多数研究者将争端解决机制作为实施国际贸易协定时纯粹的触发战略,另外一些文献将其作为搜集成员关于遵守国际协定情况关键信息的工具、激发成员对于国际社会深切归属感的机制、在成员违反协定情况下重新启动谈判程序的工具或者上述角色的组合。"选择的歧视"问题在多边贸易摩擦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研究者认为发展中成员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的利用上处于相对劣势,原因在于WTO争端解决机制本身不具有实施能力,多边贸易诉讼成功与否严重依赖于成员自身的实施能力。对WTO争端解决结果不满的成员往往转向区域主义,积极推动区域经济组织的成立。而区域经济组织发展对WTO成员争端解决行为最突出的影响是司法管辖权的重叠与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法庭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我国的对外贸易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关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当前,在摩擦中谋求发展与双赢成为中关贸易的时代主题。本文以国际贸易中经典的H-O理论为基础,分析H-O理论模型下的中关贸易,对比现实情况,进而引出中关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建中 《经济师》2005,(8):84-85
美国贸易法“301条款”是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单方面采取报复行动的救济条款,其行动的“单边性”与世界贸易组织强调的“多边”框架下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原则相违背。入世后的中国应尽量争取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解决与美国的贸易纠纷。  相似文献   

14.
随着钓鱼岛争端的加剧,表现出的不仅是一场政治问题,更是一场经济战争。日资企业在中国遭受重大打击,而东南亚国家迅速出击,希望日本企业出逃中国,落户东南亚。这仅仅是近些日子以来的一些动态,其实东南亚国家早就觊觎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他们想依靠廉价劳动力吸引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但是,其实中国的吸引外资的优势使他们可望不可及的。  相似文献   

15.
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使得中美两国都不敢掉以轻心,分别制定相关的战略,力图使自己在贸易摩擦中占得先机。美国的主要实施了贸易问题政治化战略、放大公平贸易责任战略和转移贸易争端焦点等三大战略。一贸易问题政治化战略在一般意义上说,任何国家的国际贸易政策从来就没有、也永远不可能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客观上必然对有关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各层面产生影响,同时,各国都想使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模式符合本国的理想和行为习惯,国际经济问题会成为国际政治的延伸和集合.但如果将具体的商品和服务贸易,都当作是按照本国意志改造世界政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复杂.与日本的关系自安倍晋三执政以来表现为政冷经热,与菲律宾的关系在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表现为“政冷经热”,与韩国的关系在朴槿惠时期则经历了“政经双热”到“政冷经不热”,与越南的关系不冷不热.中国是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的主要贸易对象,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远高于中国对它们的依赖程度.按照贸易和平论,两国之间的经贸密切往来会带来和平或至少会降低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国内政治因素或第三方国家的影响,贸易和平论并非总能成立.在中国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的关系中,各国在侵犯中国的海洋权益时尚未与中国建交,更不存在密切的经贸关系;日本和菲律宾与中国海洋权益关系的紧张既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又受到与美国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受到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中国在处理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的关系时,加强经贸往来特别是加强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仍然是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7.
纵向观察,建国以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向好,但时起时伏;横向比较,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依然严峻。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是北稳南动,西缓东急。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对的最大挑战有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日钓鱼岛主权与东海划界问题、南中国海问题、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以及复杂的中印关系等。当前中国周边安全战略应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大方针;继续坚持睦邻、友邻、安邻和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具体执行中采取睦北、缓西、稳南和进东战略,为中国未来10年黄金发展期创造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上诉机构在一系列经典案件中运用其解释权,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权向争端解决机构主动提交“法庭之友”几成定局.在较近的WTO争端案件中,又多次出现了“法庭之友”主动参与的情形.通过对里程碑性案件及较近实践的分析,可看出争端解决机构在此问题上的态度转变,也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及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由于钓鱼岛争端激化和历史承认问题,中日两国官方外交陷入僵局。这种僵局正在突破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扩展,并影响到两国的国民感情。在此情况下,民间外交的开展就显得尤为迫切。企业是民间交往的重要主体,在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和贸易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日关系"政冷经凉"的形势下,两国企业更应该挺身而出,为改善两国关系做出努力。简要介绍中日关系的现状,列数企业改善中日关系的活动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企业在促进政治沟通、加强经贸合作和缓和国民感情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言 《经济》2004,(5):22-24
日本主流媒体的调查显示,“厌中”情绪在日本民间很有基础。正是因为有这些“民意”基础,日本政府在钓鱼岛争端中态度蛮横,日本右翼分子活动猖獗。而日本政界和学术界人士在谈中日关系时却总是只谈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