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方舟  张勇 《中关村》2005,(7):56-57
张江园区的发展是一个聚焦发展的模式。实际上张江园区从92年建园到现在整个发展历史上可以分成两段,一段大概是从1992年到1999年8月份,基本上是处于原生态的发展模式,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到了1999年,上海市委提出了一个张江发展模式,从这之后,张江的产业牢牢把握住了两  相似文献   

2.
李维安 《中关村》2004,(10):30-30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集群观:企业集群、园区集群、城市集群。我们很多部门做了很多的调研显示,企业都愿意扎堆,扎堆就是想获得积聚和集群效应。我们中国企业园区、科技园区要上一个台阶,现在关键就要把原来的企业积聚起来扎堆干,要改善他们的企业集群,使他们基于市场细化,形成产业沟通的市场集群,而不能任由企业重复建设、产业雷同。紧接下来考虑就是园区的集群问题,所以新干线不管怎么评价,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周围,有18个园区,但是各个园区不能什么都办,也有边界范围。为什么?因为有一个认识就是园区是要计算成本的,不是无限制扩大下…  相似文献   

3.
明星 《中关村》2010,(7):78-81
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安博教育集团,在天津产业园区建立了安博数字艺术实训基地,联合企业和公立院校,打造产学研创为一体的动漫人才教育模式,帮助动漫专业人才充分就业,提升动漫产业技术水平,从而助推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是安博在天津的长远构想。  相似文献   

4.
程桔华 《中关村》2013,(9):72-74
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园区中,中关村怀柔园的一大特色是将纳米科技产业园做成全国创新源头,聚集纳米产业链的各大要素。在北京市进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时期,中关村怀柔园也在加快向资源集约、产城融合、创新驱动、生态友好的新一代园区转型升级。自2007年与中科院电子所等合作以来,怀柔园积极探索与科研机构合作导入产业转化成果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吴炜 《中关村》2014,(1):32-33
传统国企转型办园区、以园区聚集产业、并以产业聚集带动企业跨越发展的”新元经验”,已经成为国有企业以市场化手段统筹科技资源、加快产业化发展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程桔华 《中关村》2013,(9):68-71
在中国遍地开花的产业园区中,万德智汇中心的特色是金融服务以及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解决方案的企业服务理念。王珲希望以后一提起万德智汇中心,大家会想到这是一家为企业提供融资、综合管理等服务、助力企业成长的产业综合运营商。中国的产业园区经济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如何开展产业园运营,德国的产业园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达东 《中关村》2004,(4):74-74
随着商业经济的兴起,写字楼不再是稀缺产品,写字楼的供应由“量供”转变为“质供”,同时伴随着新型商务办公模式的发展,企业对写字楼的需求也从传统的空间需求转变为深层专业服务。在这一阶段,同一等级的写字楼在硬件设施上已经相差无几,竞争已经转向了深层服务的提供上。可以说,在未来的写字楼市场上,一个顶级物业除了地理位置、商务环境、办公条件、自身品质、项目形象等基础条件要完美外,能否为入驻企业提供深层的、专业的服务成了竞争取胜的关键。由于企业对商务物业深层服务的需求,写字楼的发展走市场细分和行业定位就成为了必然。只有…  相似文献   

8.
吴炜 《中关村》2014,(12):18-18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12月3日,上海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提出,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下,中国的产业园区发展必须向2.0模式转变,园区发展的驱动要素由此前的“政策、行政化、硬基础”转变为“制度、融合化、软环境”。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解释,上海张江之所以能在一年的时间里由第三上升至第二,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扩容效益,且张江的扩容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
张越 《中关村》2015,(4):60-61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相关负责人指出:"要建设好高科技产业园区服务体系,还应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其实帮助入园企业成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成功。"2000年,在北京北部的一片人烟稀少的菜地上,独具现代气息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拔地而起。如今转眼已过15年,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也是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高端专业园区及享誉世界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作为国内生物技术高端研发创新能力最强的专业化园区,以及中关村国家  相似文献   

10.
夏志琼 《中关村》2006,(1):56-59
—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赢利模式。由于各行业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没有一个单一的特定赢利模式能够保证在各种条件下都产生优异的财务结果。  相似文献   

11.
程桔华 《中关村》2006,(8):22-31
论坛缘起:在当下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奥运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竞争和较量的重要机会。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奥运从根本上看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奥运是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奥运作为内容产业,将全面提升北京数字文化产业;奥运作为一种注意力经济时代的会展业顶级实践,将对北京整体形象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奥运作为体验产业,是发展休闲娱乐游戏产业的极好机会。奥运会会对举办城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奥运举办城市应该如何进行重新定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怎样利用奥运机遇取得飞跃性发展?如何把握奥运商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这些问题成为第四届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讨论的核心话题。今年是北京筹备2008奥运会的关键年,也是北京打造“创意之都”的启动年,在这个时候适时召开以“奥运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奥运国际论坛,为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以及北京市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来自国际国内的近三十位研究奥运文化以及创意产业的专家学者在本次论坛上发表演讲,分别从“奥运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奥运与城市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奥运文化创意产业的经典个案”四个方面,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创意文化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北京2008奥运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以及宝贵的实践经验。本届论坛定位于“切实服务奥运筹办工作,深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号召,将“奥运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作为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奥运国际论坛是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中惟一高层次的官方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中国城市道路和公路行业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方兴未艾的中国ITS建设吸引了众多国外著名企业的目光。有人觉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企业所持有的先进经验与技术仰望与崇拜;也有人觉得,到这个产业中施展拳脚的国外企业全部出自发达国家,他们的经验与技术并不适合中国现有的发展环境。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国外的企业变成了地道的“中国通”,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阿特金斯ITS2004年进入中国,经过近三年的历练和沉淀,摸索和探求,与预期中的一样,在2006财年顺利实现盈利。阿特金斯ITS何以在短时间内便取得这样的成绩?本刊记者近日对阿特金斯ITS总裁潘宁(Neil Perks)进行了采访,将阿特金斯ITS在中国的经营思路和三年来对于中国市场的认识带给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中关村》2013,(9):82-82
为加快发展,太原不锈钢产业园区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行"亩效化"考核办法,对生产企业和在建企业的亩均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等进行量化考核,对达标企业"扶优扶强",对不达标企业督促整改,全面提升园区经济效益。目前,总投资60亿元的润恒农副产品产  相似文献   

14.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10,(7):76-77
首批企业签约出版创意产业园区 6月11日,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首批32家入驻企业签约仪式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举行。此次签约的32家企业,有6家数字网络出版企业和26家以传统出版为主的民营文化企业。这些出版企业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逐渐成为传统出版以及数字两络出版等新兴出版领域的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将为入驻企业在出版体制改革、出版资源配置、新媒体发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在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并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5.
明星 《中关村》2012,(12):37-39
我觉得中国99%的产业园区是不及格的,虽然现在看来是盈利的,但命运是很短暂的。这就是造成我们产业空心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的历史也是科技园区兴起的历史,中关村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一区十园的布局以及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诸多专业园区的兴建,是中关村20年集群式发展、产业细化的最好注脚。本期仅选取了部分科技园区作为报道重点。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海淀园已成为国际技术的孵化和辐射中心,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触角还延伸到北京各地。丰台园成为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昌平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园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亦庄园快速崛起而成为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德胜园立志成为北京市唯一的都市型科技园区;雍和园作为皇城根下的科技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通州园则把光机电一体化和金桥科技产业作为它的发展方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渐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城;石景山园后来居上,跃跃欲试;清华科技园聚集核心技术,潜心培育钻石企业……  相似文献   

17.
金元浦 《中关村》2011,(1):26-27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也是文化领域的问题。在这一转型中,文化理论和文化发展方式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创新既是观念的解放,产业的转型,新思路的开拓,又为国家文化政策的创新提供思路,是对未来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是一种总体的文化战略的部署与策划。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2009,(7):76-77
海淀园正在积极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扶助园区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级,在机制体制等方面先试先行,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使命。“1+20”政策作为创新的重要内容,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海淀区促进创新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办法》旨在为在海淀区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氛围,提升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该办法通过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对于自行举办或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对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品牌建设合作研究项目给予鼓励。鼓励专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联盟、协会等机构建立常年的品牌形象展示大厅,并能够持续开展具有创意性的活动,成为园区、企业、产品和服务品牌建设中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9.
程桔华 《中关村》2014,(9):71-73
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大趋势下,全国各地都在探索转型升级之路。作为中国民营企业聚集的制造业名城,东莞凭借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中积累的产业和市场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推出"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全新定位。"春江水暖鸭先知",鏖战在市场一线的民营企业,其市场敏锐性要比其他企业来得更早也更灵活。在东莞"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这一全新定位下,广东中天集团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实现了从地产开发商到园区建设者的业务扩容。中天集团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未来的规划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独家专访了中天集团总裁张宇凯,以期探寻一个转型样本。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广角     
《中关村》2005,(3):82-83
《产业发展蓝皮书》布局海淀园产业未来2004年底,海淀园管委会出版《产业发展蓝皮书》。这是20年来第一次对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发展状况所作的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本书详尽预测了高科技十大产业发展趋势。未来海淀园的发展目标,由最初的“电子一条街”技工贸一体化阶段向建成拥有国际领先产业和国际化能力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转变。《蓝皮书》预计,到2008年底,海淀园的技工贸总收入将达到3660亿元,工业增加值将突破900亿元,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进入世界一流园区行列。海淀区副区长、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于军谈到,未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