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学与生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两者是惊人的一致。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为使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我们必须在数学中要做到用生活“包装”数学、解决数学,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  相似文献   

2.
管理范式的三重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的管理范式(MangementParadigm)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基础上,企业组合和使用其各种生产要素的基本架构、原则和方法。一般来说,企业管理经历了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阶段。传统管理大约经历了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末对世纪初的100多年时间,这种管理的基础是个人(主要是企业主)的日常经验,而不是科学的管理理论,因此这种管理不可能有其成形的普遍的或共同的某种范式。除此之外的三个管理发展阶段都有与此相应的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如科学管理阶段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这里也一样     
《中外企业文化》2008,(7):81-81
有个人来到一个镇上,问一位老者:“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慢慢地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这个人说:“他们糟糕透了,很难相处!”老人于是说:“这里也一样。”片刻,又有一个外地人走过来问这个老人:“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又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他说:“他们非常友好,如果不是工作原因,真不想离开他们呀!”老人慢腾腾地答:“这里也一样。”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在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一把“金钥匙”。在总结宝洁公司的成功经验时,宝洁前任CEO雷富礼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组织原则,人们在做出决策、应对挑战和开创机会时都会遵照这个原则。在宝洁,这个原则就是创新。”并非仅仅是宝洁公司,创新是所有企业面向未来生存的必行之举。  相似文献   

5.
1.行事有主见,有原则,不以别人的喜恶为自己的行率标准。2.承认人性中有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并有容忍和谅解的胸襟。3.能够接受对方,包括一切优点和缺点,懂得怎样与对方相处。4充分明白“人必先自爱而后人爱之;人必先自动而后人助之”的道理。5.明白良好的动机未必会带来良好的效果,了解到手段与目的的不可分割06不“以人废言”,懂得“以事论事”,不”以人论事”。7.不会坠A“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两极端思考陷阶n明白世事往往在两极端之间有一整系列的中间状态O8明白“N比人,气死人”的道理,不拿自己跟别人…  相似文献   

6.
陶立新同志发表的《生产函数能否成为分配理论的基础之我见——谦与胡祖光同志商榷》(以下简称《我见》)一文,对“生产函数能否成为分配理论的基础”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否定了胡祖光同志《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数学悖论》一文中所提出的数学悖论的存在。我对《我见》中的一些观点,如:“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就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利润在规模区间盯σ_*≤σ≤~*上达到极值(最大值)”等颇有导义,故提出如下浅见,以求教于理论界各位前辈及同仁。  相似文献   

7.
谢妍 《乡镇论坛》2011,(12):14-14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婆婆来了》引发了许多观众的共鸣。曾经,我也如同很多“80后”的城市女孩一样,担忧与公婆间的相处,我的家曾上演过现实版的《婆婆来了》,那次经历让我对自己的公婆有了真正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这个嫁给“凤凰男”的“孔雀女”感到了成长与温暖。  相似文献   

8.
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技术的模型化将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基本趋势。文章拟就现代数学的两个特定领域——模糊理论和灰色理论在会计管理与会计核算中的建模方法作具体的分析和评价。模糊理论探讨“认知不确定性”问题,强调先验信息,依赖人的经验,研究经验认知的表达规律。灰色理论探讨“少数据不确定性”问题,强调信息优化,研究现实规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金融数学的若干进展及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仅对20世纪金融数学的历史作一探讨,对金融数学的发展趋势作一瞻望。 一、金融数学的定义 金融数学作为学科名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金融数学这一学科名称的出现,是Markowitz的证券组合选择理论和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理论这两次“华尔街革命”的直接产物。无论是Markowitz的均值-方差理论,还是Black-Scholes的随机微分方程,都是用  相似文献   

10.
当然需要了。我在为自己想出的这个虚幻的问题找到了一个答案。 其实这个答案有点底气不足。看着成龙为某品牌做的广告,“核心科技”似乎成了打动人心的关键。我想“核心科技”可能已经成为传媒在传播过程中塑造品牌不可缺少的重要噱头之一。要塑造物业管理的品牌,无论如何得和“核心科技”这四个宇沾点边,一方面是品牌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1.
“质量世纪”的八项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 ,被认为是“高科技发展的质量世纪”。“质量世纪”的提法出自世界著名的质量专家、美国的J M朱兰博士 ,他于1994年在美国质量协会年会上发言指出 :20世纪是生产力世纪 ,21世纪是质量世纪。他于1999年又进一步强调 :“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质量世纪”。“质量世纪”是质量占据世界经济发展领导地位的世纪 ,质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质量作为一种理念和文化 ,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21世纪这个“质量世纪”中 ,企业至少将按照以下八项原则行事。1 以顾客为中心“组织依存于它的顾客 ,因此组织应理…  相似文献   

12.
世间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生也学不尽。 南怀瑾先生在讲解《庄子》时,强渊了“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这其实是在讲做人的道理。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他专注在那一点的时候,什么也无法改变。一个人人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难上加难。所以,明知道你为了他,有时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是为他着想了。因此,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力资本替代货币资本成为“新经济”的主角,已经逐渐被社会各界所,但对于人力资本内涵的理解也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曾有过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企业职工的职业素质偏低,是造成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竞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关于人力资本的定位,从理论角度早在西方经济学中就有了论述,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认为,“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殷捷  周直 《基建优化》2006,27(5):98-100,103
网络计划方法是进度计划与控制的一种基本方法。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中应用时间比较早,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但在实际工作中,网络计划的工序持续时间等参数往往是不确定性的,模糊性的,如“大约××”、“××左右”,此时亦不能用传统PERT方法解决,所以有必要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到网络计划技术中。本文主要介绍网络计划中模糊理论的运用及时间参数作为模糊变量的计算方法和模糊网络关键线路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试论改善心智模式的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讨心智模式中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以“拥护的理论”、“使用的理论”和“宣称的理论”解释心智模式,论述了改善心智模式的探询与辩护原则、观点多元化原则和变革的观念原则。  相似文献   

16.
呼唤诚信     
与人相处,不可没有诚信。没有了诚信,别人会对你敬而远之,这是与人相处的常理。然而,这个常理也被挑战着:凡事不来点“虚”的、“狡猾”的、“绕弯子”的,世面上的人就觉得你“太实在”了、非褒非贬的说你“没劲”、说你太傻。这样一个风气使得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人越来越少了。与社会相处,不可没有诚信。作买卖的不讲诚信,没人买你的东西;搞管理的不讲诚信,没人去遵守秩序;执法者不讲诚信,没人把法律看的那样神圣。这些都是社会的常理。然而,这个常理被打破了。做买卖的不讲诚信挣了大钱;搞管理的说大话假话空话…  相似文献   

17.
休闲时光     
日本人饭桌上是少不了菠菜的,他们甚至把一种企业组织原则称为“菠菜原则”。这个原则由三个基本点组成,即“报告”、“联络”、“沟通”。“菠菜原则”是日本企业的基本原则,任何一个雇员,从部下到社长,无一例外都需执行这条原则。 所谓“报告”,就是把自己工作的进展状况随时通知同事,比如出差回到公司,一定要把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8.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6,(20):104-107
“在每个时代,他都能够按照自己做人的原则迅速地找到应对方法,不断调整自己。他做人就是洁身自好、明哲保身。”资耀华是谁?作为银行家,他的才干、眼光和业绩有资格获得各方一致的高度评价。他的老板、金融巨子陈光甫说他“才学兼长,服务精勤”,蒋介石说他“抗战有功”,而共产党给他的盖棺定论是“对共和国有襄赞之功”。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这个年龄、能力、声望  相似文献   

19.
圆融 《中国审计》2003,(4):53-54
平时我们所说的处世,其实质就是“处人”,即与尘世中的人相处。与尘世的人相处得是否圆融,是否通达顺遂,一要靠思想,二要靠性格。所以,有人说,“思想即人生”,“性格即命运”。性格好的人,与尘世中的其他人相处起来很少有刺激人和伤害人的棱角,容易在社会上获得好人缘,与别人共事和相处时,也不会轻易遭人妒嫉、暗算和谗害。这样的人适合各种生存竞争的环境,在立世和处世方面较一般人更容易稳得住,行得通,吃得开。所以,人世间有一种永远无法失败的性格,这种性格适合于为人处世的各种分寸,而且这种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社会和生活的长期痛苦磨砺之后换来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只要把握了处世不败的基本准则,只要对自己的性格进行一次重新评估,你就能较好地把握为人处世的各种分寸。  相似文献   

20.
杜小镝 《新前程》2009,(11):84-86
职场上有这么一群“独行者”,他们看起来像“侠客”一样潇洒,他们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怕激烈的竞争让他们成为最后的牺牲品,过惯了“独”日子,渐渐地,与他人相处,也就变成了一件和奢望差不多的事情了。你可以发誓不让自己变“独”,也可以质疑“独”对工作、生活的影响,但你也不得不承认,在你看到了“独”的减分一面时,那些坚定的“独行者”正在享受着这份“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