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灵活就业是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的一种就业形式,它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中低层就业群体来说更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灵活就业在数量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否能得到内在的可持续性发展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意愿和就业环境主客观两方面进行评述,并从两者的整合来探讨灵活就业如何得以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中低层灵活就业的社会排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具有农民工和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的"双重"弱势身份。我国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主要是通过户籍制度体现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特殊形式呈现出来的,"两个二元"带来的多重社会排斥不仅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平的原则,而且极大损害了农民工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不利于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因此,如何消除社会排斥,是应当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明磊 《人力资源》2022,(2):100-101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社会要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其通过多渠道进行就业与创业.而针对大学生群体存在的"慢就业"现象,社会应发挥引领功能、高校应发挥教育功能、家庭应发挥辅助功能,共同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就业引领的工作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意识与能力,促进其未来良好就业,促进祖国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4.
各高职院校开设自身特色的专业,有的专业就业前景很好,但有些专业就业非常困难,这些就业困难的学生就成为了就业困难的群体。因此,必须重视就业困难的群体,寻找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帮助就业困难的群体,找到突破点,解决他们的困难,并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灵活就业群体逐渐登上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灵活就业群体的迅速发展相比,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险关系管理工作进展明显缓慢,主要表现为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覆盖率低、社会保险关系难以建立和接续。这篇报告从调查研究灵活就业群体及其社会保险关系管理情况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制约建立、接续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的因素,提出了必须从加强制度建设、采取灵活的探作办法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入手的建议,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能否改善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困境,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山东省蓬莱市困难群体的就业情况,对进一步促进困难群体就业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耿嘉川 《价值工程》2021,40(34):88-90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迟迟未能参与工伤保险,这使其部分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随着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其纳入工伤保险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提高灵活就业者自我保障意识、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和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商业人身保险等手段,可以在时机成熟时,使该群体参加工伤社会保险,这将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走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扩招和后经济危机时代对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中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挑战.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高职院校中汽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深入调查分析其现状、原因等,并从四个方面试论了加强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就业帮扶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的根本措施.做好就业帮扶城镇居民,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东莞市长安镇就业帮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日趋明显,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是利国利民的必然选择。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是随着灵活就业人员的出现不断建立完善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政策演变过程。笔者认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政策应更“灵活”,以实现包含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社会全覆盖。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变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系统模式研究了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重构过程,指出随着谋生方式由农业生产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城农民工正在逐步建立起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新的社会纽带,并使之成为其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由进城农民工一手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正在成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本.  相似文献   

12.
杨波 《城市问题》2006,(9):8-11,37
城市化进程中的利益矛盾广泛存在于收益差距、农民工权益维护、征地拆迁和就业等领域,已经对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政府行为偏差、城市经济不发达及社会管理落后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必须从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出发,通过转换政府职能、进行制度创新、发展城市经济、加强社会管理建设等措施,妥善处理相关利益问题和矛盾,促进城市化的正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相对于经济方面的适应,其文化适应更具本质意义和决定作用。因此,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农民工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应给以格外关注,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农民工尽快适应城市文化,以使农民工尽快完成其城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刘淑娟 《价值工程》2011,30(8):177-179
农民工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劳动力,农民工流失将成为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在浙江刘易斯拐点已经显现,未来浙江籍农民工数量将大幅度减少,外地农民工返乡危机潜在,进而提出以农民工廉租房为突破口等财税对策,留住农民工。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城市社群隔离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国改革开放后 ,一大批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和家园来到城市。农民工群体与市民群体成为当前我国城市中两大主要群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对整个社会整合与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两大群体间产生隔离现象的原因 ,危害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弱势地位主要表现为他们所做的贡献与其所受到的待遇不对等,数量庞大与其内在能力较弱的不相称,被动的维权模式也凸现了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形成自身内在能力被进一步弱化的“路径依赖”。推动农民工组织建设,不仅对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的完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可以产生培训、就业和维权三位一体的聚合效应,有效地强化农民工内在自我能力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姚莉华 《价值工程》2011,30(8):181-18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工群体日益扩大,逐渐成为城市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农民工心理问题的相应对策,以促进农民工心理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从"市民待遇"的缺失,谈农民工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农民工"市民待遇"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生存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待遇"缺失的表现和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的原因,提出赋予农民工"市民待遇",促进农民工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共服务等值化建设与农民工——核心制度与推进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配套政策造成了农民工不能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然而,由于积淀在户籍制度上的次生制度太多,有的已固化为社会现实,当前取消户籍制度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太高,且对农民工公共服务等值化建设无实质性利好。农民工最大的问题是无力应对市场和城市生活风险,这是他们能否长期留在城市和实现市民化的关键。就此而言,农民工公共服务等值化建设的着力点并非户籍制度改革,而在于建立和完善其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