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能本管理,即是以能力为本的管理.能本管理代表一种全新人才价值观念,它强调管理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有利于提高和发展人的能力.而能力是一种主要取决于个人奋斗和努力,并能够实现内化的因素,这就使得传统的血统本位论、金钱本位论、权力本位论、官本位论,在能本管理理念面前黯然失色.而这对于在具有浓厚官本位和权本位意识的国度里生存发展的企业,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略论人本管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是人本管理的基本目标。人本管理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体现时代特征和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能本管理”,就是以人的能力作为本位的管理,这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人本管理,这是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加入WTO以及信息网络时代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前有专家论述过企业的“3本管理”,即“人本管理、成本管理和资本管理”。后有学者在“人本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能本管理”的概念。笔者想就企业能本管理谈以下三点肤浅认识,望读者指教。1、能本管理突出企业要以人的能力为本,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在不断创新中求发展。人本管理要求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而能本管理则准确提出企业要以人的能力为本,重视人的能力充分展现和使用。可以说,能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延伸和深化。实现人本管理向能本管理的转变,顺应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反映了科学管理的时代进程。人的…  相似文献   

4.
政府要尽快采取措施用“看得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构建人才资源多方互动的机制。要科学界定人才标准,促使官本位向人才能力本位转变。  相似文献   

5.
管理新思维:以能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管理究竟应当以什么为根本?这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并对我国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直到今天。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少企业用人实行的已是以“能”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这无疑是企业用人思想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相似文献   

6.
孙宪勇 《企业活力》2004,(11):68-69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出版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出版体制改革的严峻挑战,出版管理工作只局限于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在“以人为本”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新思路。“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为本的管理,即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并把能力这一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实现组织创新和企业快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解存凡  易锋 《民营科技》2009,(6):58-58,150
和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更能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使用普通机床加工零件》课程上运用项目教学法,能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项目教学法能在职业院校中推广,更能体现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峥  李俊峰  詹小旦 《价值工程》2012,31(13):17-18
物流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十分注重物流管理人才的选拔和能力培养,物流人才"能力为本"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引起高度重视,重点研究问题是迫切需要加快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统研究,制定以"能力为本"的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能本会计:人本会计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本会计是基于能本管理提出的一种新型会计理念,它是人本会计的新发展。本文对能本会计与人本会计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能本会计的实施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及革新企业组织流程。  相似文献   

10.
企业管理新招——能本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管理思路,越来越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正是基于这一大趋势,本文试图系统地阐述企业如何实施能本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能本管理的内涵以及目标、原则。接着提出实现能本管理的方法,在与培训的区别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最后以贝克曼库尔特苏州公司的“PSP个人成功计划”为例阐述了能本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能本会计:人本会计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本会计是基于能本管理提出的一种新型会计理念,它是人本会计的新发展.本文对能本会计与人本会计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能本会计的实施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及革新企业组织流程.  相似文献   

12.
李世忠 《河北企业》2007,(11):52-53
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现象。在当今世界各国,商业贿赂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贿赂形式,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揭露出来的政治丑闻都与商业贿赂有关。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竞争日渐激烈。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受拜金主义和“官本位是”“权本位”  相似文献   

13.
王钟  李海涛 《现代企业》2000,(10):20-20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者必须把用人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掌握好用人的艺术,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观——用人艺术的前提。什么是人才?正确完整的理解是,人才是指素质优异,具有特殊才干。技能或专长,能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切忌片面、狭隘地认为只有工程技术人员是人才,而经济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就不是人才。这里要明确:1.人才的内涵——创造性。创造性作为现代社会人才的本质要求,要把能力升华为创造性,把内在素质转…  相似文献   

14.
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能本管理 (一)能本管理产生的背景 1.以人为本管理的历史局限性。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近些年来兴起的人本管理在以人为本的另一面,也暴露出一些不利因素。以人为本对人的概念模糊化,其本质还在于对物质的追求上,易使管理者从人本出发转化为对物本的重视。其结果,人本管理仍属于物本管理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创业管理是MBA学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但熟悉创业管理专业知识,并不代表你就具备创业的条件,这与研习工程专业就能担任工程师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何教授创业管理的知名教授,很少会亲身从事创业行为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还有一些创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无法在课堂上传授,而与创业本身的性格、价值观、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6.
略论能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成员的各种能力决定该区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以,提升能力、发挥能力、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核心、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的能本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7.
程新英在《河北学刊》撰文指出 ,知识经济在发展中正在使一些传统的社会观念、心理和意识发生根本的转变。比如传统的“官本位”心理就发生了根本变革。与“官本位”相适应的社会是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 ,而与知识经济相对应的社会是以政治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官本位”在传统社会中产生对社会经济活动和知识型、能力型人才的轻视。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社会发展模式 ,正在形成能力本位的观念。其次 ,传统的以单纯承担社会道义为使命的知识分子使命意识发生转变 ,一种新的以社会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复合型使命意识逐渐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和加入WTO,人力资源在我国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正在进入人力资源主导时代。文章认为。我国应该由官本位向企业家(货币资本投资者)本位再向人才(人力资本投资者)本位转变,进而提出了争夺和激活人才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宝鸣 《公司》2001,(11):17-17
近年来,“人本管理”风靡的同的,世界知名企业在管理创新上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均突出了“能本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科技创新能力。美国摩托罗拉、福特等企业实施“能本管理”战略,每年拨款10多亿美元用于职工教育,加快提升企业员工技术与能力。在欧洲,许多大公司倡导建立学习型企业,出现“员工充电,老板出钱”的浪潮。西门子、拜耳等一些企业均加强了企业教育学院建设,实行员工带薪上学并提供学杂费的鼓励措施。这些做法,使“能本管理”上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大大推进了企业向新经济转变,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力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逐渐增加。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及部分学有余力的在校生就希望能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接受更高等的继续教育,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以达到增强自己的社会竞争能力。自考“专本衔接”教育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进行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对考试制度的创新。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培养创新人才,进行高等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的沟通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考“专本衔接”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件需要长期关注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工作,需要广大教育者充分了解学生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才能顺利的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