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PO发行价溢价异象与投资者情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可以发现,IPO发行价与IPO溢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IPO发行价越低,IPO溢价现象越明显,称之为“发行价溢价异象”。采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投资者结构进行分析又可发现,IPO发行价越低,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由此表明,正是由于低发行价股票投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易于受到投资者情绪影响,高估股票价值,增加非理性投资需求,寸导致了“发行价溢价异象”产生。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2021,56(1):58-73
同美国市场投资者情绪与截面股票未来收益短期正相关、长期负相关的现象不同,中国A股市场两者之间短期内就呈现负相关特征。本文认为这主要与中国A股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且做空套利受限严重有关,因此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美国市场存在明显差别。考虑到A股独特的市场交易结构与投资者行为特征,本文提出非主力资金买卖不平衡指标(BSI),通过捕捉散户的资金流向实现对个股投资者情绪的测算。实证结果表明,股票组合收益率与非主力资金BSI指标存在明显的单调递减特征,且无法由通常衡量投资者情绪的换手率因子所解释,与换手率的市场异象也有显著差异,后者表现出换手率特别高的股票组合收益明显更低的非对称特征。本文的理论与实证也进一步指出,有限套利是A股市场投资者情绪异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套利受限更为严重的股票组合中,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截面负相关的现象更为明显。同时,市场极端情绪和极度乐观情绪下的投资者情绪股价异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仅对机构投资者与股票价格有什么样的关系,机构投资者的兴起是否会改变所谓的“小盘股效应”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股票日内交易数据构建订单流不平衡指标,考察了个人投资者在不同信息属性盈余公告上的注意力分配情况及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个人投资者倾向于关注好消息公告,公告期间股票交易量异常高,受有限注意力制约,其在公告期间表现出显著的净买入行为;(2)个人投资者的净买入行为引起股票价格在盈余公告期间大幅上涨,随着公告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关注恢复到常态,股票价格发生反转,上述发现验证了价格压力假说;(3)个人投资者的净买入行为引起股价在公告日对盈余信息的反应更为强烈,但公告后价格漂移对盈余信息的敏感程度下降,说明投资者关注能够提高信息解读效率。  相似文献   

5.
余函  孙媛 《现代经济信息》2021,(17):132-135
本文将投资者分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分别建立情绪指标对不同类型投资者情绪与市场表现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散户投资者采用了文本挖掘技术和情感倾向分析技术来构建情绪指标,再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分析其与股票市场表现的相互作用;对于机构投资者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情绪指标,在利用EG两步法分析其与股票市场表现的影...  相似文献   

6.
投资者情绪、市场波动与股市泡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投资者情绪容易受到噪音交易者影响,其他类型交易者可利用噪音交易者的交易策略在博弈中获取超额利润,这为投机性泡沫的产生提供了微观基础。在市场波动机制中,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变化存在动态关系,股价泡沫存在内在持续性,引发市场正反馈效应,从而促成投机性泡沫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8,(5)
投资者情绪直接影响股票价格及收益波动,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梳理了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及度量方法、投资者情绪对资产定价、股票价格及收益波动、股票市场异常、企业投资决策及盈余管理的影响机理及后果,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关于增发新股折价原因的解释有多种,本文的研究表明,股东利益冲突是造成中国新股增发折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利用1999—2008年上市公司所有公开增发样本,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开市场增发公告价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剔除投资者情绪影响之后,公开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趋于不显著,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不同类型股东之间的利益更加趋近,从而支持了刘力等基于二元股权结构对中国市场上公开增发公告负价格效应的解释,也从公司财务层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在统一不同股东利益方面的效果。本文还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公开增发公告价格效应为负的程度倾向于越大,越低迷则越小,说明投资者情绪对经典的公司财务结果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融券卖空机制完善了我国A股的交易体制,有效降低股价波动。但融券资格门槛,让中小投资者成为不具备做空资格的圈外人,不能通过做空来实现\"用脚投票\",没有对股票进行定价的权利。而具有融券资格的庄家,可以通过融券机制侵占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制度不完善是引发投资者噪音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允许卖空机制的制度条件下,投资者可以从股票上涨和下跌两个途径获利;而在禁止卖空机制的制度条件下,投资者只能通过股票上涨获利.投资者在不同的条件下追求相同的平均收益率,因此,制度因素导致投资者理性地选择不同的交易行为.在允许卖空机制的市场中,投资者理性地选择信息交易,股票市场不会出现过度波动;在禁止卖空机制的市场中,投资者理性地退变为噪音交易者,导致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情绪、股票市场流动性和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春红  彭光裕 《技术经济》2011,30(5):105-108,123
采用2000—2009年的GDP、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以及交易值的季度数据,从实证角度对此时段的投资者情绪、股票市场流动性和资本化率进行计量分析,通过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投资者情绪、股票市场流动性和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投资者情绪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和股票市场流动性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2.
许多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反向策略在短期内获利性较为显著,而动量策略在长期内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即中国股市具有短期反应过度和长期反应不足的双重特征。这一现象不仅动摇了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而且对现有的行为定价理论模型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本文尝试从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异质性两个角度对这一异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或低落)阶段,市场更容易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他们的信息反应模式也不尽相同,各自主导了市场在短期内和在长期内的整体表现。这一发现为中国股市在市场非理性反应上所呈现的独有特征提供了很好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投资者认知偏误视角,研究提出了"上证"A股市场情绪的四维量表,系统整合了18个关键影响因素,形成中国证券市场情绪的关键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采用"上证"A股市场中152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12个理论因素按预期模式加载,形成了认知偏误、有限套利、交互传染和本土特性等四个维度,对认识中国证券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investor sentiment and trading behaviour affect asset returns. By analysing the unique stock trading dataset of the Korean market, we find that high investor sentiment induces higher stock market returns. We also find that institutional (individual) trades are positively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stock returns, suggesting the information superiority (inferiority) of institutional (individual) investors. Investor sentiment generally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explaining stock market returns than investor trading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5.
以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衡量股票错误估值程度,基于公司层面测度投资者情绪,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投资投资者情绪如何通过证券市场传导到上市公司从而影响其实际投资行为。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主要通过直接的迎合渠道而非间接的股权融资渠道影响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且公司投资在迎合渠道上表现出对投资者情绪的“反迎合机制”,此外不同特征的公司其投资对投资者情绪的敏感度存在横截面差异。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文献对于机构投资者与股价波动率研究结果的大相径庭,笔者认为不管是羊群效应模型,还是Fama-Mac-Beth截面回归方法均由于无法考虑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而使股价波动率的估计有所偏误。本文将羊群效应和Fama-Mac-Beth截面回归方法结合起来分析股价波动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羊群行为与机构持股比率、规模等变量军存在着相关性。同时,在考虑了羊群行为、换手率等变量后,机构持股比率对股价波动率影响的系数显著变小,不同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波动率的影响存在着差异,从而证明了我们所提出的相应命题。  相似文献   

17.
在证券市场上,由于契约和法律的这种外来的保护不完备,投资者需要对其权益进行自我保护。本文在探讨投资者信心、投资者行为与投资者教育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的投资者教育事件研究,指出我国当前政府主导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具有"双刃剑"的效果:既可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知识和技能,增强其投资信心,又可能由于制度路径依赖的存在,损害投资者利益。政府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其组织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也取决于投资者对政府教育的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18.
投资者情绪对中国 IPO首日收益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9年1月~2014年3月上证交易数据为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基于中国国情的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 CICSI ),并采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等方法考查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与中国IPO首日收益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IPO首日收益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IPO首日收益率的波动也会对投资者情绪波动有显著的冲击,但产生的影响在时间上会相对滞后。实证分析结果有助于了解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决策的过程及影响机制,对于投资者的管理与引导、定价效率的提高、相关机制的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媒体报道是有倾向、有选择的,而投资者决策是有偏且关注是有限的。因此,媒体报道的倾向性成为影响投资者情绪的一个指标,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媒体报道综合指标,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研究媒体报道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多数投资者通过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获取和构建自己的信息框架,因此,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这一特点使得投资者情绪发生积极或消极的变化,而投资者情绪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进而表现为媒体报道倾向性引发股价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