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专利质量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利用文献计量方法确定专利质量评价指标和权重,并给出了专利质量评价指数。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对指标进行删减,利用OECD给出的生物技术专利IPC分类号,结合医药特征关键词对专利进行筛选,最终得到全国不同省(区、市)生物医药行业专利质量评价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所确定的专利质量指数是有效的,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专利质量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台湾、香港和江苏。最后提出提高专利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专利质量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利用文献计量方法确定专利质量评价指标和权重,并给出了专利质量评价指数。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对指标进行删减,利用OECD给出的生物技术专利IPC分类号,结合医药特征关键词对专利进行筛选,最终得到全国不同省(区、市)生物医药行业专利质量评价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所确定的专利质量指数是有效的,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专利质量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台湾、香港和江苏。最后提出提高专利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区域专利产出水平评价更具客观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从专利指标的自身特点和指标设计原则出发,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反映专利产出水平评价的主要因素,从专利产出数量和专利产出质量两方面进行考虑,设计出了专利产出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部分城市专利产出水平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曾鹏  赵聪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1):117-125
对我国不同类型专利进行时空差异分析,有利于了解我国发明创新的特征、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点,以及专利发展程度的差异,突破专利促进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寻求专利发展的新着力点。通过对我国省域专利类型密度时空差异的分析发现:从时间上看,我国三种专利类型发展程度不同,密度指数水平均有所提高,发明专利密度指数水平提升较快,且单位从业人员、产值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与发明专利拥有量所占比例较均衡;实用新型专利密度指数发展一般,但均衡性较好;外观设计专利密度指数发展水平呈现波动性,均衡性降低;从空间上看,我国东部地区整体专利密度指数水平显著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伴随发展的整个过程,因而不同专利类型和不同地区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专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资产的核心,专利综合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以及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对2008年我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总量排名前20位地区的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其专利发展状况,然后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指出了各地区的优势与劣势。这对于提升各地区的专利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也为各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休眠专利属于“睡美人”专利,与“睡美人”文献具有相似特征。我国处于休眠状态中的专利数量巨大,专利在休眠期和唤醒期具有不同价值表现。专利休眠的原因及休眠期的价值评价体系也有所不同,可以通过盈利性与权益性、技术性、创新性、区域性4个方面,对休眠期专利进行价值评价;休眠专利的唤醒机制及唤醒期的价值评价体系也对专利价值判断具有影响,唤醒期专利的价值应从学术性、技术性、法律性3个角度判断。研究结论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专利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对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与专利质量评价记分牌法、Ocean Tomo 300th指数进行横向比较,从适用范围、操作流程和潜在市场三方面对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取长补短,结合3种方法的优点对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晓京  于渤 《财经研究》2012,(12):108-119
文章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将表征一国贸易竞争力的指标——NTB指数引入到专利质量的评价当中,并建立模型证明了其可行性。文章通过计算国际收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NTB指数对中国专利的竞争力进行了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专利的质量总体上十分低下,近11年的NTB指数始终接近于-1,表明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并未带来专利产出质量的提高。同时,文章对中国专利数据本身进行了分析,通过发明专利占总授权专利数量的比例、发明专利的有效量、专利授权量中职务和非职务专利的结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主体的结构等多个维度验证了使用NTB指数分析中国专利质量的结果,表明将NTB指数引入到专利质量的评价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专利产业化是通过专利技术的一定规模生产经营活动获取一定过规模经济价值的过程,主要包括专利技术产业化和专利资产产业化两个方面。专利产业化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专利技术价值、专利市场价值与专利经济价值3个方面的子指标。为推进我国专利产业化,我国应建立专利产业化监测指标数据库,分别测度各区域、各产业和有关企业的专利产业化情况,尤其是加强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专利产业化基地以及科技孵化器、高新区等的专利产业化监测,还应以专利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构建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将表明一国贸易竞争力的指标NTB指数引入到专利质量的评价当中,并建立模型证明了其可行性。通过计算国际收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NTB指数对中国专利的竞争力进行了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专利的质量总体上十分低下;对其近11年间的NTB指数动态分析后发现其值始终接近于-1,表明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并未换来专利产出质量的提高。同时,对中国专利数据本身进行了分析,通过发明专利占总授权专利数量中的比例、发明专利的有效量、专利授权量中职务和非职务专利的结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主体的结构等多个维度验证了使用NTB指数对中国专利质量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将NTB指数引入到专利质量的评价当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袁林  齐凯  谭文 《技术经济》2014,(4):28-32
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筛选出影响企业专利创造能力的4大因素,跨层次地构造了包括13项指标的企业专利创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利用群体决策方法和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权重排序结果显示:组织创新氛围中的组织支持和主管支持以及员工创新行为中的发展创意对企业专利创造能力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前,企业专利保护面临严峻形势,强化企业专利战略迫在眉睫。加强专利战略设计,构建专利赢利模式,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企业专利战略设计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向东  张古鹏  何习 《技术经济》2011,30(10):1-5,108
研究了专利制度的变动对专利权人行为的影响。通过考察专利授权率、条件寿命期这两个反映专利权人对专利制度信任程度的指标,分析中国专利制度变动前后专利权人专利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1993年和2001年的两次专利制度变动增强了专利权人获取正式专利权的意愿;1993年的专利制度变动还有效延长了专利申请到实质审查的时间跨度。因此,我国两次专利制度变动皆提升了专利权人对我国专利制度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喜仓  王松顶  孙继跃 《技术经济》2011,30(12):43-46,52
回顾了国内外高校科研能力评价研究的现状;剖析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系统的构成要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设计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15.
我国信息通讯技术领域专利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信息通讯技术(ICT)领域在1985-2006年期间的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在华知名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在15个最主要的ICT子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计算了主要ICT子领域对各企业的技术重要性、各企业在ICT子领域及整体领域的技术竞争指数、各企业在ICT子领域的技术比较优势指数等。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ICT的重要技术创新和竞争子领域;在我国整体ICT领域的竞争指数最大的公司依次为三星、华为、松下等,而国内其他公司的竞争指数都较低;在各ICT子领域最具技术竞争力的公司几乎都是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公司。研究进一步表明,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在对其最具技术重要性的领域保持技术竞争优势。本土ICT企业要缩小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必须重视对重要技术领域的选择并加大创新投入,实施专利战略,以保持自身在这些领域的相对技术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从地区专利密度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基于产业市场价值和就业两类产出成果的专利密度指数测度模型。利用2000—2012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数据计算其专利密度指数,并从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两个角度分析测度结果。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地区的34个地级市进行了类型划分。结果表明:2000—2012年期间东北地区的专利密度呈持续上升态势但增速逐渐放缓;各城市的专利密度存在明显差异,且这种差距随时间推移呈扩大趋势,两极化倾向明显;高水平稳定型城市大多是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近1/4的城市仍采用低水平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盛亚  孙津 《技术经济》2013,(10):27-31,41
通过收集中美两国关于专利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专利制度的差异。结果显示:中美专利制度保护内容和力度的差异体现为专利制度中利益相关者权力和利益的不对称;美国专利制度中较宽的审查条件有利于企业权利的获得;美国专利制度在侵权方面的规定更为严格,较高的维权成本不利于中国企业维权。据此提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实施权利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风电技术专利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洪华 《技术经济》2013,32(1):24-30
从中国风电技术的应用及风电产业的发展出发,从专利类型、年度趋势、技术领域、区域分布、申请人、发明人和生命周期等角度,分析了1985—2010年3月期间中国风电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风电技术领域专利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专利类型看,该领域专利主要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从技术领域看,该领域专利主要集中于IPC-F03D;从区域看,江苏、上海、北京等风能资源较丰富或科研力量较强区域的该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多;从申请人看,通用电气、艾劳埃斯.乌本和维斯塔斯等企业或个人在中国风电技术领域的专利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发明人的角度看,艾劳埃斯.乌本是中国风电技术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创新者。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对于地方政府准确地判断自身的创新能力现状以及制定相关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根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构建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大致呈阶梯状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等地区创新能力较强,地处偏远的西部地区如西藏等地区创新能力较弱,而中部地区创新能力则处于中等水平。根据此评价结果,文后给出了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些政策建议,如加强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以及强化官、产、学合作力度等。  相似文献   

20.
杨静 《技术经济》2011,30(2):8-15
从专利信息的角度,对东盟五国有色金属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专利信息统计数据显示:在东盟五国的有色金属领域,新加坡和泰国的技术领先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强,而印尼和菲律宾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越南的专利申请量最少,不过近年来其年度申请量增幅明显、技术创新活动增多;东盟五国有色金属领域的专利申请主要来自于美、日、德等国,技术创新能力实为跨国公司所拥有。对此,我国企业应当明确技术创新目标,采取相应的专利战略,加强自主创新,以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