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者和完成者的斯密与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其论述对近代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在内容、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方法与立场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和不足。我们应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劳动价值论,进而探索和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作为美国古典经济学完成者的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有过精辟的论述,其论述对近代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古典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不但使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达到了项峰,而且开辟了一个以收入分配论为中心内容的经济学研究的新时代,本文将从价值理论的角度展开,着重研究李嘉图价值理论的内容,对其理论的评价,以及理论局限性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寻其理论所提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义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有伦 《当代经济科学》1995,17(2):58-59,57
广义劳动价值论许有伦劳动价值论,即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最初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来的。经过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发展,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古典劳动价值论者肯定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劳动价值论学说史告诉我们:斯密的经济学是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劳动价值论,李嘉图的经济学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动价值论,而马克思的经济学则是机器大工业占绝对统治地位时期的劳动价值论。那么,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又当如何科学地认识高科技条件下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呢?文章从澄清目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种种非理性认识的误解入手,提出了高科技条件下,劳动创造价值的质的内在规定性,进一步研究了劳动创造价值的量的变化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继承和发展了斯密、李嘉图等人承认人类财富主要来源于劳动的理论 ,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 ,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 ,为我们结合现代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收入分配理论 ,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创立适合中国实际和需要的能够解放劳动、保护劳动的收入分配基础理论 ,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符合经济学现代趋势 ,适应中国发展要求 ,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何伟 《江南论坛》2001,(11):5-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所谓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我理解就是对马克思原来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深化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意义。(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发展了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学说,提出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区别了劳动和劳动力,解决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和古典经济学的两难选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分配包括生产条件的分配和产品的分配.分配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研究的大问题.分配思想在奴隶社会就已经产生,到封建社会有所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已形成较系统的分配理论.分配理论的形成应归于古典经济学派.古典经济学派较早的代表人物威廉·配第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在配第研究的基础上,坚持了劳动价值论,并提出了三种收入价值论.一方面斯密认为利润来源于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劳动;另一方面,又认为"利润的多少与资本的大小恰成比例",构成价值来源为三种收入(地租、利润、利息).斯密虽然把价值决定与分配混淆,但他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和三种收入价值论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马克思以此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分配理论,庸俗政治经济学派以此为依据提出以多个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分配理论,分配理论由此分化为两个体系.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斯密和李嘉图生活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充分展开的时代,因而才能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许可的范围内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他们在政治经济学史上所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肯定的。对于李嘉图把一件商品的价值看为是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需的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对这种劳动所付的或高或低的报酬,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是具有“伟大功绩”的“划时代的发现”。由于斯密和李嘉图受资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以及当时  相似文献   

9.
“泛价值论”何错之有——答屈炳祥先生的质疑与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价值论是通过商品交换的比较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据此同样可以抽象出自然力价值理论。“因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人的抽象劳动”是把还需要论证的问题当作了科学前提。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具有自然和社会二重性质。泛价值论就是把以往看似对立的各种价值论整合到一个互补的体系之中,“通解”劳动价值论能解释和不能解释的一切对象和领域。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可能使价值归于消亡。供求以不同的“社会必要”力量影响价值决定,李嘉图对效用价值论的批判是因为他不了解两种理论的互补性,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是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国理论界研究经济学的任务应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大厦。在伟人面前应站着而不是跪着做学问。  相似文献   

10.
价值理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也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李嘉图重点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国民财富的分配问题,他以其价值论为基础论证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李嘉图价值理论的主要缺点在于其经济范畴的超历史性.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批评李嘉图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混淆了利润与剩余价值、混淆了价值与生产价格,并从价值的概念、价值的构成和价值的转化形式等方面完善了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深刻揭示和批判了庸俗经济学的价值缺失和拜物教.价值缺失致使庸俗经济学停留于货币和价格的表面现象,并滑向了货币拜物教和商品拜物教的迷,因而无法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在对斯密价值理论的解析中,马克思就已经揭示了经济学的拜物教倾向.斯密和李嘉图之后的正统经济学逐渐远离了劳动价值论,尤其是边际主义兴起以后,完全倒向了以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格为主要表征的拜物教.拜物教不仅体现了庸俗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符合资本家自身的利益.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贡献,破除庸俗经济学拜物教的影响,对于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斯密和李嘉图的认识与批判,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理论起点,而之后对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尤其是对于蒲鲁东的批判,乃是其在一般方法论上将归纳法和演绎法融合在一起的连接点。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经济理论,而庸俗经济学则是资产阶级从革命走向保守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价值理论的逻辑延伸,一定的价值理论必然伴生相应的收入分配理论。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研究范式,经历从斯密、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论到萨伊的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效用价值论的演变。与之相适应,收入分配的研究范式也从劳动剩余分配研究向要素分配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批判继承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并全面分析自由竞争时代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起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劳动环境、劳动关系、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契机。要保证理论的生机,就必须使理论与变化的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阐述了在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合理继承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成分,并根据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实际进行科学创新,无疑是当前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思路。赵学清教授主编的《劳动和劳动价值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以下简称《新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着眼于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实践,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首先,《新论》对劳动范畴、当代社会劳动的特点进行了新的概括。著者认…  相似文献   

17.
(一)早在古典经济学中,教育的经济阶值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马克思、恩格斯也充分重视教育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作过许多考察和研究。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在下面两方而作出了贡献:(1)对“劳动”概念作了科学的说明,提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区分。(2)提出“价值量由社会平均的必要的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18.
对于劳动价值论问题,我既不赞同错解、曲解和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也不赞同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固守只有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观点,而是主张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如商业劳动和某些精神生产劳动可以创造价值。我认为,不应该区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统一的。经济学的价值概念是商品经济概念,所以创造价值的劳动应该体现商品经济关系,劳动的重要性不能用是否创造价值来衡量。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方面,我们必须解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创含义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结合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解决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首先讨论了"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凡是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并且能直接或间接与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有一定联系的劳动(或者说这种劳动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价格),都能创造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物化劳动与价值创造、价值量的衡量、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等几个热点问题;最后指出,我们要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抛开意识形态的束缚,采取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化,才能使劳动价值论更加符合当代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0.
价值理论如果以价值决定与价值源泉为标准,可分为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值(价格)论四大类;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来看,价值理论可分供给价值论、需求价值论和供求混合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并非都来源于斯密理论;特别是以效用和稀少性为基础的主观边际效用价值论,虽早于18世纪就形成,但却不是出现在斯密的著作中。斯密是一个客观的供给价值论者;而且斯密的价值理论并不矛盾,他主张由购得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至于要素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则是分析视角和实质内涵完全迥异的两种价值理论。在供给价值理论方面,需要实现劳动价值论向要素价值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