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要加大力度扶持贫困地区农民进入市场袁克忠,蔡志刚我国扶贫工作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县、乡、村没有摆脱贫困,同时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也很艰巨。实践经验证明;要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扶持贫困地区农...  相似文献   

2.
培育农民市场意识加快农村脱贫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世界作出庄重承诺,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一郑重决定和目标的实现,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贵州能否和全国一同进入脱贫行列,不拉后腿,成为摆在各级党政领导和全省人民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实施国家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新型农民培育转移的实践和探索;培育、转移的成效与问题;培训、转移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农村大多位于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文化教育落后;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科学文化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这是导致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消除贫困,首先要消除农民精神上的贫困,  相似文献   

5.
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德县因自然条件差,交通、通讯滞后,土地资源的短缺与劳动力过剩,贫困和教育落后的恶性循环,农村结构重叠、干部队伍庞大,政策对农业倾斜扶持不够、投入相对不足,被列为国定贫困县。为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全社会对农业问题的重要性要有全面的高度的认识;要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要因地制宜找准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教育;政策上大力支持,资金上足量投入。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培育农民生态意识具有深远意义。生活实践、生活世界、生活时空是农民生态意识培育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农民生态意识要借助生活场域得以成功培育。回归现实语境,作为农民培育路径生活化的落地场景,职业生活、公共生活、家庭生活存在生态渗透不足,教化力量薄弱等问题。因此,要契合利益诉求,贴合生活实际,加强氛围营造,实现农民生态意识的有效塑造,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与振兴。  相似文献   

7.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农民市场需求面临新时代变迁,农民与资本的互动成为时代前沿,但在欠发达地区农民市场意识发展缓慢普遍,究其原因是长期观念落后与发展需求薄弱的制约。而当代乡村振兴需多方合力共治,推动资本下乡与农民市场意识良性互动是实现农民价值的未来方向,是实现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村信息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具有现代信息意识是新型农民的基本品质。通过对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湖州农民信息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我国农民信息意识缺失的根本原因以及对农民进行信息意识培育目标,然后从农业信息化生态链的角度提出培育新型农民信息意识的具体路径,并最终促进农民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和销售,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着重探讨农民务工培训,该培训涵盖了“扶贫技能转移培训”、“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三大专项培训,而“扶贫技能转移培训”、“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针对贫困地区的政府金额资助的培训项目,本文认为农民务工培训工作存在着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如培训项目管理不完善,培训资金短缺,贫困户难以参加培训项目,培训资源不能共享,重计划配置轻市场配置等,并对此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论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搞好农业推广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分析农民采用科学技术心理特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筘特点;进而提出了促使其采用科学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 ,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 ,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社会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外溢性经济效果 ,它通过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外部环境条件 ,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农民收入。然而 ,贫困地区农村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最大障碍。因而 ,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力度 ,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之一。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与范围  公共产品的最主要特征是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并大部分由政府提供 ,典型的如教育、道路建设等。然而 ,农村公共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走向市场是必然趋势。农民在走向市场时必须树立和强化十种意识才能从市场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一、市场意识 许多还没有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走出来的农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不够适应,表现为重视生产却轻视营销,看见别人搞什么就跟着搞什么。这样就不可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不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在全国农村稳步推开。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主体素质不高,将严重影响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政府扶持,社会参与。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扶持。要抓住今年省委把农民教育培训列入全省“五大工程”首位加以扶持这个契机,争取培训资金,把好事办好。二是要组建培训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培训绩效。要在充分发挥政府公共培训机构作用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对办厂农民的诚信意识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记者问。“信息,各种粮食的价格信息。”崔正林不假思索地回答。崔正林,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岗子乡红庙子村农民,初中文化程度。2003年年底,这位种地20多年的庄稼人开始琢磨起期货来。这还要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去年底开播的农民之友期货信息栏目说起。39岁的崔正林是7口之家的主要劳动力,家里承包着40亩耕地,还替别人种了10亩地。除了少量的豆角胡萝卜外,50亩土地每年能收获两三万斤玉米。从去年开始,乡里的粮管所被私人承包了,粮食收购也放开了,种的粮食可以卖给任何人。但是,崔正林的难题是到底应该把庄稼…  相似文献   

17.
18.
《农村工作通讯》2002,(6):11-11
江山市在发展特色农业中,十分重视销售和流通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努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
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一个围绕既定目标和基础条件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间会呈现出由低到高的不同发展层次,这些不同层次及其转换就构成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道路。从理论上研究乡镇企业发展层次问题,就是试图从战略角度探索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乡镇企业发展的特殊性,为指导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依据,明确方向,从整体上把握乡镇企业发展的总过程。尤其是在当前治理整顿情况下,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着困境,根据当地农村实际,寻求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契机和条件,创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对乡镇企业持续稳步发展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