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揭萍  熊俊 《消费导刊》2013,(8):181-181,183
社会因素是导致女性暴力犯罪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家庭暴力是诱发女性杀人、伤害犯罪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人口管理失控、家庭残缺和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妇女的增多等各种不利因素对女性暴力犯罪产生刺激作用;社会道德观、文化价值观的错位和妇女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也会导致女性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黎曦 《华商》2008,(12):49-49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犯罪始终保持一个高发的频率,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在各种传媒中不断出现,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探讨了造成青少年偏离正常社会轨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3.
吴艳华 《中国市场》2007,(52):90-91
面对当前我国女性犯罪不断上升和蔓延的态势,关于女性犯罪的原因等问题已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在社会学、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阐述了当前我国女性犯罪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女性犯罪的一般规律,探寻我国未来女性犯罪的变化趋势与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4.
金融诈骗犯罪是指在金融活动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金融法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进行诈骗,从而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本文论述了金融诈骗犯罪的特点,分析了当前金融诈骗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防治金融诈骗犯罪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魏丹丹  艾媛 《华商》2008,(15):80-8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女性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增加。所以在受外采因素的不断冲击下,一部分女性迷失了自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国女性犯罪占犯罪总数的2%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犯罪增长很快。70年代至80年代,约占整个犯罪的6~7%,现在则高达10~20%,女性犯罪占整个犯罪比率不断上升,对整个社会稳  相似文献   

6.
陈燕 《中国市场》2009,(39):27-27
女性是家庭的纽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剖析女性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关注女性犯罪,尤其是防止女性犯罪是当前综合治理、稳定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7.
赵强 《商业研究》2002,(13):127-129
涉税犯罪不但具有犯罪的一般特征,更具有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预防和打击涉税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定和正确实施一系列配套措施,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努力将涉税犯罪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8.
邓仁玫 《商》2014,(50):186-186
柏拉图说:“美德只有一种,而罪恶的形式却是无数的,女性犯罪就是社会生活中的恶行之一。”女性逐渐在犯罪性别比重中占据越来越高的分量,其中一直在人们眼中勤劳朴实、善良本分的农村女性又占了女性犯罪中的越来越高的比重。本文将对农村女性的犯罪现状统计进行汇总,试对犯罪的特点与犯罪心理进行探讨分析,寻找对策,以期能有效遏制农村女性的犯罪势头。  相似文献   

9.
任何犯罪现象是犯罪原因的外在展现和结果状态,社会各种原因的互动驱使犯罪归因的形成,犯罪原因无疑是自然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因素、犯罪者个体的不协调状态的综合作用等。其中犯罪的社会原因又由相关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教育和家庭因素等,其中家庭因素是犯罪的社会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笔者着重简要从家庭原因浅析对青少年犯罪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赵强 《商业研究》2002,(7):127-129
涉税犯罪不但具有犯罪的一般特征,更具有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预防和打击涉税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定和正确实施一系列配套措施,采取法律的、 经济的、行政的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努力把涉税犯罪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1.
汪萌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4):223-224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与毒品泛滥、环境污染一起,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公害。促进预防、惩治和矫正青少年犯罪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趋势一直呈居高不下态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的特点。根据青少年犯罪这些特点浅析犯罪的原因。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原因中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当今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社会化的角度去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找出防治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与毒品泛滥、环境污染一起,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公害。促进预防、惩治和矫正青少年犯罪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趋势一直呈居高不下态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的特点。根据青少年犯罪这些特点浅析犯罪的原因。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原因中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钻孔灌注桩具有单桩承载力大、适应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在各种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本文就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在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未成年人.大学生犯罪因为其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独特的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针对大学生犯罪的案件,我们应该从家庭、社会、学校、立法执法等各个方面具体分析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全面认识大学生犯罪,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防止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16.
汪燕红 《现代商业》2011,(32):274-275
近年来,盗窃、破坏电力设施问题在供电领域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严重威胁着上海电网的安全和电力行业的发展。本文从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的特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防治电力设施被盗窃、破坏的主要措施四个方面,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刑事犯罪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开拓思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依法治理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刑事犯罪问题提供法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胡乐乐  韩金甲 《商》2012,(23):130-130
"小金库"其外表形形色色,内在错综复杂,表现五花八门,是滋生腐败和产生社会中形形色色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的检察机关、司法机关、公安机关都应当共同采取有效的相关举措打击"小金库",从而防范职务犯罪。在此文章中,笔者将从"小金库"的产生,"小金库"诱发各种犯罪的原因,这些案件都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最后对此类犯罪案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解决对策和建议的角度进行了简单地论述。  相似文献   

18.
激情犯罪是在强烈而短暂的激情推动下实施的爆发性、冲动性犯罪。造成激情犯罪的原因主要有犯罪主体人格上往往存在缺陷,人员大多为社会弱势群体,诱因多为强烈的刺激事件。应提高行为人个体素质,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严惩违反犯罪现象,加强对特殊群体的防治,同时要把青少年作为防治激情犯罪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网络犯罪的种类及表现形式,分析了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原因,进而提出了网络犯罪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网络犯罪是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形态,涉及商务、经济、文化等领域,严重威胁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网络犯罪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的深刻分析,提出了如何防治网络犯罪的建议,对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