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上一篇,我们说了心灵的环保。这一篇,我们来谈谈中年危机。最近,常有弟子和我谈起一个词,叫中年危机。他们常常说起自己和周围的朋友,事业都挺不错的,但是人一到中年,不是身体出毛病,就是精神出问题,或者就是家庭闹矛盾。他们不理解,人生正当年,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危机呢?  相似文献   

2.
《民营视界》是我必读的刊物之一。刊物里一位位企业家艰辛的创业轨迹,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创业感悟,让我开卷难释。尤其总第96期沧州东塑董事长于桂亭的《责任》一文,令我心灵震撼,掩卷难寐,颇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董事长于桂亭道出了我们这些在企业中摸爬滚打“疯癫人”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心灵温度论坛,营造坚守教育信念的氛围 我们深信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必须有教育信念,做一位有品位的教师,必须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我们老师自觉行动的指南,是克服职业倦怠的动力. 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摸索、学习,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确立了我们的教育信念—一就是我们老师用自己的心灵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用自己的专业智慧润泽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老师的建议,2010年6月我们设立了我们老师的庄严仪式:"心灵温度论坛".我们开展"心灵温度论坛"是为了分享我们老师教育教学中的感动和智慧,强化我们的教育信念,营造践行我们的教育信念、坚守我们教育信念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王星明 《发展》2014,(6):62-62
正在新闻作品中,如果说情节是骨骼的话,细节便是血肉。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正是因为那些能引起心灵共鸣、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才让读者经久不忘,才让新闻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运用细节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一、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中的细节当然更要真实。一个典型的细节可能会起到不言而  相似文献   

5.
王乐 《走向世界》2010,(19):64-64
当“低碳”在这个季节里写满每一条大街小巷,充斥每一张报纸,当“环保”出现在满城的橱窗,占据每一篇网页,我们会忍不住想,有多少人在真正的致力于此?  相似文献   

6.
彭显宏 《中国西部》2012,(Z2):122-125
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生长,它的过程是一颗心灵和另一颗心灵的感应。学生最大的需要就是他内心里头要有温度,要有能量,所以有温度的教育就是幸福的教育。心灵有温度的教师永远都不会倦怠。心灵温度论坛,营造坚守教育信念的氛围我们深信做—位有思想的教师,必须有教育信念,做—位有品位的教师,必须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我们老师自觉行动的指南,是克服职业倦怠的动力。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摸索、学习,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确立了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全民做环保!     
读了《中国经济周刊》一篇《郑崇华:“增建电厂,不如教百姓如何省电”》的文章,我深有同感。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环保的新时代,从国人将环保和环卫混为一谈,到空气污染指数进入天气预报,环保在我国的群众基础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环保这杆大旗下随者云集。不仅出现了环保知识水平普遍的反年龄递增现象(学生高于成人,成人高于老人),就连本来完全不关心环保的人,也知道关心自己就得关心环保。随着奥运的临近,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更是日益加强。就在我住的小区,环顾四周,  相似文献   

8.
一部讲述人生哲理的《人生须知》一书,最近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杜贵祥以自己丰富的经历感受,总结人生如何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求真务实,感悟是非。有益人们沐浴心灵,诚信友爱,和谐相处,发展和谐社会。全文分综合篇、从政篇、致富篇、求知篇、识人篇、处世篇、修养篇、文选篇,共八辑100题。现摘录一则:——企“业家应具有的七种意识”,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9.
在每年的年初都有这样一次对我们心灵进行荡涤的洗礼,似春风拂面,又如春雨润物。一张张亲切柔和的面孔再次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一段段至情至深的故事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是他们,让"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一次次响起了"感动"的旋律。  相似文献   

10.
《必须冒犯观众》是李静继使她一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1年年度评论家”的《捕风记》之后的又一部评论力作。和《捕风记》中对主流文坛、当地中国心灵的不同侧面的评论不同,其领域涉及文学戏剧等泛文化。集子中的一篇篇小文,是作者对才华、勇气和创造力的标举之忱,对贫乏、反智和习惯势力的冒犯之意。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时尚和追逐时尚的时代。时尚犹如一只万花筒,哗啦啦把人们炫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世界在呼吸、在运动、在变化,我们身不由己在共振、在碰撞、在迷失。当对外在事物越来越难以捉摸和把握时,我们就会回归,回归到我们自己的心灵。回归的心灵就会反思,反思就会内省,内省的结果:一是哲  相似文献   

12.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环境问题,在我国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化学与环境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化学教育手段,让保护环境意识深入到每个受教育孩子的心灵。本文从结合教材、生活、实验、课外活动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向初中生渗透环保教育,培养中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书语     
纷繁的大千世界,容易使我们的心灵蒙尘。一直以来,我喜欢读书去寻找生命里那种“丰富的安静”。这种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浮利虚名的诱惑;这种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沉浸在书香之中,我们的心灵可以获得休憩,在淡淡的书香中,我们那匆忙的脚步可以暂时停歇。缕缕墨香恰似醇醇清酒飘入鼻孔,而耳朵旱已跨越尘俗,心灵得到一次又一次洗礼。在书的世界里淌佯,犹如未出生的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一样,吸吮着源源不断的营养,感到惬意且满足。读一本书,实则是用心灵去品悟生命的沧桑与关丽。  相似文献   

14.
于丹 《宁波通讯》2011,(23):56-56
旅和游是两件事。旅可以是一种外在的行程,比如说旅行社组织浪漫之旅、体验之旅、夕阳红之旅。而游,我认为是个人心灵的事情。现在不缺乏旅,缺乏的是游。庄子第一篇就是(《逍遥游》,说人生就是“乘物以游心”。  相似文献   

15.
保持敏感     
上一篇,我们谈了专注。这一篇,我们来谈谈读书与旅行。  相似文献   

16.
新论集萃     
要环保主义也要人道主义《北京青年报》年前发表一篇署名文章,大声疾呼:“要环保主义,也要人道主义。”文章说,一名隶属于环保组织“绿色江河”的志愿者冻死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再一次把如下几个关键词推到了读者的视线里:环保、志愿者、可可西里、死亡。近些年来,类似“绿色江河”的民间环保组织不断出现,标志着环保事业正在向民间、个人和社会团体“转移”,普通公众对环保的责任感和参与感不断提升。当民间环保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时候,组织民间环保活动一定要兼顾环保主义和人道主义,毕竟,人的生命价值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17.
上一篇,我们说了医治众生心病的良药。这一篇,我们来说说怎样看待嫉妒心。  相似文献   

18.
上一篇,我们说了中年人的当下.这一篇,我们来谈谈家庭。人在世上活,所倚重的无非是几样东西:健康、事业,以及家庭。家庭,是身心得以依靠的港湾,是伦理得以延续的基本因子,是社会关系构成的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19.
倪钟杰 《魅力中国》2013,(5):265-265
诗歌不仅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高考热点,也是提高中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鲜明特点,诗歌被老师肢解成了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被解的味同嚼蜡,教师无法带领学生去领会、去感悟、去思索。我们如何指望诗歌教学来帮助学生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文学综合素养呢?  相似文献   

20.
郑燕 《魅力中国》2010,(5):132-132
造就一篇好新闻,绝不仅仅是靠漂亮的文字、敏锐的嗅觉和技巧的处理,最重要的是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记者应当是一位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仁智之人,怀着悲悯的情怀,用心灵去写作,用人性去报道,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