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控股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与抵销例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企业合并形式可以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此外,根据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是否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核算。本文将以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为例,分析合并方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2.
《财会月刊》2007,(1):23-25
一、企业合并的方式 (一)控股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  相似文献   

3.
反向收购中的参与主体谁是购买方、被购买方,在法律和会计上有不同的认定.沿着这一线索,可以发现,无论是合并股本、合并留存收益还是少数股东权益,反向收购之后的合并股东权益信息与一般的企业合并交易产生的合并股东权益信息具有不同的涵义;而对合并股东权益的双重角度解读,既有益于审视相关会计规范的合理性,又有助于合并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财会月刊》2010,(10):78-79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人当期损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发生的上述费用,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5.
反向购买会计处理中涉及法律上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均处于最终控制方的控制之下,由于法律上子公司的合并处理与最终控制方合并处理的内在假设存在较大的视角差异,导致了最终控制方的合并会计问题。本文基于最终控制方的视角,结合一次合并法,探讨了反向购买中最终控制方的合并会计处理,并通过案例的形式分析了购买日及期末的具体合并处理。本文将反向购买中复杂的“套娃”关系转化为明晰的直接合并关系,优化了最终控制方的合并会计处理,可为相关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关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的账务处理,主要涉及购买方(合并方)如何确定合并成本及如何把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纳入自己的账簿进行核算和被购买方产权的界定、资产评估及注销法人资格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7.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具体会计处理时,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购买日按企业合并成本(不含有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  相似文献   

8.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实质上就是购买方通过向被购买方的股东支付合并对价,从被购买方的股东手中取得对被购买方净资产的控制权。由于被购买方和被购买方的股东在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的财税处理与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的财税处理基本相同,因此本文着重介绍购买方在非同一  相似文献   

9.
会计准则明确规定,非同一控制下按合并日合并方的投资成本与其在被并企业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之间的正差额确定合并商誉,在合并日后购买方继续增加持股比例,到底该维持合并商誉不变还是按新的持股权益确认新的商誉,会计准则并未明确规定,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及合并后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划分,企业合并可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基本类型。合并方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而购买方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一、权益结合法  相似文献   

11.
孟娟 《电子财会》2010,(3):35-39
业务合并,是新准则规范的企业合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被合并方不是企业法人.而是企业的某一组成部分。进行业务合并的会计处理时。既要依据一般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又要充分考虑业务合并有别于一般企业合并的特点。本文介绍在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业务合并分别采用吸收合并或类似于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2.
王芬 《财会月刊》2011,(10):35-36
会计准则明确规定,非同一控制下按合并日合并方的投资成本与其在被并企业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之间的正差额确定合并商誉,在合并日后购买方继续增加持股比例,到底该维持合并商誉不变还是按新的持股权益确认新的商誉,会计准则并未明确规定,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要点 首先,确定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实质是一项“交易”。作为购买交易中取得的资产、承担的负债或取得的股权,需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不应该用账面价值计量。取得可辨认净资产或股权的具体方法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情况下,购买方需要将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购买方应当在购买日按所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以确认取得的被购买方的股权份额。  相似文献   

14.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原则其一,合并方在合并中确认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其二,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负债应维持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15.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通常有两种: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企业控制另一个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时,即取得被购买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时,应当采用购买法。如果在企业合并中参加合并的企业股东共同控制合并企业的净资产和经营权,任何一方都不能认定为购买方,此时可以采用权益结合法。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会计处理上存在很大差异,那么在税收处理及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方面是否也有差异呢?文章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两个层次,合并方、被合并方、被合并方股东三个角度概述了企业合并中的会计与税收处理.  相似文献   

17.
吴赛 《财会月刊》2014,(5):41-42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取得构成业务控制权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且明确指出其不适用于企业收购"不构成业务"控制权。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在被购买的子公司不构成业务的情况下,购买方取得其部分股权并对其形成控制时,对该项收购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和报表列报。  相似文献   

18.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合并方式可以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合并的交易价格受控制方操纵,控制主体操纵的合并价往往能在远离市场公允价水平上实现,合并中发生的评估费用、审计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合并直接费用可以理解为集团内部的管理费用,形成合并方的当期损益。由于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后都形成了合并方的单一会计主体,合并主体的会计处理规则类同,本文主要阐述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企业合并作为一种常见的兼并重组形式,其会计核算和所得税处理的相关规定错综复杂.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在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方、被合并方和被合并方的原股东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方法,以辩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取得构成业务控制权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且明确指出其不适用于企业收购“不构成业务”控制权。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在被购买的子公司不构成业务的情况下,购买方取得其部分股权并对其形成控制时,对该项收购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和报表列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