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2009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石凯 《新金融》2009,(9):25-30
英国<银行家>杂志2009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对美欧银行的业绩形成了巨大冲击,但美欧银行的资本实力和资产规模仍然具有显著优势.显然,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美欧银行主导全球银行产业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3.
2012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显示,虽然2011年全球银行业整体上呈现复苏态势,但复苏的区域差异和国别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欧洲银行业衰退仍在继续,美国银行业复苏态势明显,中国银行业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球银行业美国、欧洲、中国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业已形成。我们有理由相信,欧债危机将进一步改变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国主流银行应该利用这一契机拓展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2011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英国《银行家》杂志2011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银行产业的运行具有三大特征:1.全球银行产业在整体复苏的同时具有区域差异性特征;2.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加强得到确认;3.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新格局的形成。我们有理由认为,在主权债务危机和巴塞尔协议Ⅲ的双重冲击下,美欧银行产业竞争力将进一步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林璇 《云南金融》2012,(4X):90-90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不断拓展新业务。对中国的银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竞争状况和竞争点分析了中外银行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不断拓展新业务。对中国的银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竞争状况和竞争点分析了中外银行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本质上是银行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也正在向银行危机演变,所以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银行产业的运行产生了巨大冲击。研究显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冲击,欧洲、美国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旧格局已经瓦解,欧洲、美国、中国、日本共同主导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新格局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业的跨界并购中,银行和保险似乎一直是分不开的两个领域。随着2013年1月8日农行发布公告称已完成认购嘉禾人寿51%股权的交易,嘉禾人寿完成工商登记,更名为农银人寿后,意味着"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已全数入股保险公司。这一场"会师的盛宴"既引发了银保竞争格局的变化,也进一步加剧了寿险公司的银保渠道竞争,更倒逼了渠道的转型。四大行会师自2009年以来,国有银行纷纷拉开入股保险公司公司的浪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 0 0 0家银行排行榜的数据,分析新世纪交通银行的成长历程与全球竞争力的演进过程。交通银行无论是资本实力、资产规模还是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都已经具备较强的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本文深入考察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出口企业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业结构性竞争水平的上升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国内附加值率跃升,在克服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旧稳健。机制检验证实,促进供应链本土化和研发创新是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影响出口企业国内附加值率的重要渠道,并且产业集聚会强化这两条渠道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规模、所有制和所属地区异质性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扩展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出口企业国内附加值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产业集聚是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影响出口企业国内附加值率的重要阈值变量,并且当产业集聚程度超过某个门限值,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出口企业国内附加值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能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2009年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的新特征,分析全球银行业格局的变化。结论认为,金融危机对未来全球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欧银行业将很难再现过去10年的辉煌,部分坚持传统稳健经营模式的发达国家银行可望取得良好发展,新兴市场银行仍将是发展亮点和全球银行业角逐之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银行业曼奎斯特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银行业1999-2008年的经营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其效率变动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生产经营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与自身规模不相适应。同时,银行业结构、区域分布、规模大小以及企业类型等因素会使银行业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存在差异,银行业生产率改进大部分来自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业也因此迎来变革。本文基于2014年至2019年我国县级行政区数据,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减缓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体网点的扩张势头,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上,并主要影响这两类银行的基层机构。同时,我们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转型和网点退出,但对国有“六大行”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影响效果会随着经济发展程度提高和地区金融可得性增加而增强,但随着在位银行的市场势力提升而下降。本文为理解数字经济时代银行业的变迁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8年7月,英国《The Banker》杂志公布了本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展示了次贷危机后国际银行业新的变化形势。本文结合1000家大银行历史数据,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银行业的重要发展特征、风险因素及其内在逻辑,并分析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银行业的地位变化。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迅速,地位仍有上升空间,若措施得当,可望在未来实现更高的崛起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贡献率、M2和金融业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速度、价格波动、金融相关比率变化和股票市值占GDP比重变化等多角度的分析发现,中国金融业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总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近十年两者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有了显著变化,金融业竞争加剧、金融需求多 元化、综合经营步伐加快,对商业银行利润持续增长提出挑战。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银行 业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Fintech)所带来的机遇,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 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和流程,整合传统服务资源,联动线上线下优势,充分的结合互联网技 术、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转型,以提升整个银行业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7.
马旭丹 《海南金融》2007,(11):66-69
2007年是我国加入WTO后承诺开放金融市场的第一年,外资银行的生存发展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这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现状,从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市场运行和市场退出三个方面探讨了外资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以及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国内商业银行在现有监管环境下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资金、客户、网点、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搭建若干投资银行业务平台,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拓展投资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业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服务的竞争。本文针对上海银行业服务存在问题,分析了构建上海银行业优质服务体系的方向与突破口,并提出构建上海银行业优质服务体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96~2007年台湾银行业稳定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台湾银行业利润和资本水平呈下降趋势,台湾银行业的稳定性总体水平不高;台湾银行业的过度开放导致风险增大、金融动荡频繁发生。台湾银行业自由化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大陆认真借鉴,两岸合作为台湾银行业走出困境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