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四项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正式颁布,并在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公允价值成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在实际运用中公允价值计量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我们应如何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条件,本文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使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及其监管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该文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导出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运用的会计监管问题,并提出创新监管指标以完善会计监管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本质入手,深入分析了现实应用中产生种种问题的原因,认为现行的公允价值估计方法是应用中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这部分内容论述了我国准则规定的两类估计方法在实务中带来的弊端,并针对公允价值的估计方法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更准确地计量了各类金融资产和负债,但同时也暴露了现行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存在的多种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审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审计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改进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审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文利 《中国外资》2012,(19):17+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国际上也在不断加大对规避风险的需求,由此产生了衍生金融工具,并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关计量问题受到质疑,一直是金融界研究的重点。在我国仅于2006年才在新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衍生金融工具,其发展尚属初级阶段,还存在在一系列问题,当前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较为困难。本文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优越性,并对我国目前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存在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曾邗  宋曲 《财政监督》2014,(4):27-30
本文以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新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并借鉴FASB和IASB准则制定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完善衍生金融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新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并借鉴FASB和IASB准则制定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完善衍生金融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吕柏石 《会计师》2010,(1):34-35
<正>一、公允价值所引发的金融市场中的问题及争议(一)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问题的提出国际金融协会(IIF)在08年4月份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进行游说,要求银行终止使用公允价值会计,但那时次贷风暴还未完全肆虐,这一说法未得到认可和支持。随着08年9月15  相似文献   

9.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断扩大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此,各国纷纷剖析原因、研究对策、加以应对。10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8年紧急稳定经济法案》,其中,第132条规定明确美国证交会在其认为必要或适当的情况下,有权暂停执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为此,公允价值计价问题成为国内外各方关注和争议的焦点。12月30日,美国证交会公布了公允价值会计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公允价值计价给投资者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满足了其信息需求。报告建议不应暂停执行第157号准则,但应对其予以改进。我们对公允价值计价问题进行了跟踪研究,现将国际上发生的有关公允价值计价争议的大事作记录。  相似文献   

10.
衍生金融工具以其独有的特点,在会计处理上一直有所争议。该文主要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然性。最后提出关于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会计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君 《现代会计》2006,(3):9-11
“公允价值”作为一个全新的计量属性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与金融界之间,关于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计量的争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90年以来发布了一系列涉及确认与计量以及现值技术应用问题的财务会计准则概念公告,随后于2000年2月又正式发表了第7辑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继而在国际国内都掀起了一股“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旋风。目前在国内,讨论的焦点主要是“现阶段公允价值是否可取代历史成本”以及“公允价值加何计量”。大体上存在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比历史成本更具优越性,且已经具备使用公允价值的条件,所以,应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另一种观点认为,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一些弊端,且受客观条件所限,现阶段还不应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第三一种观点认为,在现阶段应该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同时并存。笔者比较倾向于最后一种观点,实行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是未来一种趋势,但是,在现阶段还不宜用公允价值完全替代历史成本,即在我国这一特殊国情的条件下,采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共同计量这一过渡模式还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产生,人们日益关注对企业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而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及时性,使得现行的财务报告存在重成本轻价值、重历史轻未来、重利润轻现金流的局限性,已不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讨论公允价值概念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具体应用方法。通过本文探讨旨在帮助读者在应用企业会计准则时注意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池源 《财政监督》2009,(8):47-48
市场的创新,金融的创新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特别是金融的创新,目前已经产生了数量众多、特征各异的衍生金融工具。而公允价值作为现有计量属性的扩展,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选择。丈章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含义及特征和公允价值计量的特点出发.得出公允价值作为金融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属性唯一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张灿 《河北金融》2011,(5):52-53,57
在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探讨.研究的内容主要涵盖了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监管以及会计信息的披露;研究的方法以规范研究为主.文章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提出应该以资本市场为核心,建立相关的配套机制,使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亚星 《时代金融》2013,(32):187+192
本文首先介绍在新会计准则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原则。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重点分析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信息披露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最后,提出了防范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在会计领域一直被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进一步开发,公允价值凭借其自身的优点被全世界所推崇,因此公允价值也就越来越被重视。但是我国对于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公允价值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论文结合笔者研究,分析了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梁金祥 《时代金融》2014,(7Z):61-61
公允价值在会计领域一直被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进一步开发,公允价值凭借其自身的优点被全世界所推崇,因此公允价值也就越来越被重视。但是我国对于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公允价值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论文结合笔者研究,分析了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等大量“软资产”不断涌现,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难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界要求对计量模式进行改进甚至彻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首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了“公允价值”这一全新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少勇 《上海会计》2010,(8):43-43,2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以下简称公允价值准则或准则),就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予以规范,为注册会计师实施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提供了相应的指南。笔者认为,该准则的制定缺少与自身特色的结合,难免给准则的应用和推广带来些许困难,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