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继沃尔玛斥巨资欲收购1号店后,麦德龙也在中国市场正式开启了线上之旅。登陆麦德龙官方网上商城可以看到,包括食品、酒水饮料、粮油副食、办公电脑、数码用品等十大品类的大宗商品采购已经开通,并提供“全场购物满299元免运费”的开业优惠,新平台的商品种类比麦德龙天猫旗舰店更丰富。  相似文献   

2.
零售盘点     
1沃尔玛持续增资计划控股1号店;2中国食品饮料业信任度最低;3上网本恐将退出历史舞台;4商务部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网店  相似文献   

3.
《上海商业》2014,(9):9-9
"家乐福"为什么不做电商?且不论本土零售商如何展开各种方式布局线上,光从外资同行来看,"沃尔玛"通过控股"1号店"的方式进军线上;大润发打造了电商平台飞牛网;而"麦德龙"在2012年就试水电商。相比之下,"家乐福"有点动作迟缓。用颜菊阳的话讲:甚至连样子都不肯做一下。那么,"家乐福"为什么不做电商?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分析,零售商做电商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相似文献   

4.
《现代商业》2002,(10):67
日前,沃尔玛宣布,年底前其在北京的第一家店将正式开业.此外,世界五百强的英国百安居、法国欧尚、德国麦德龙也将进入北京.在国际零售业巨头加快抢占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有关机构开始制订针对外资进入中国零售市场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北京商业》2006,(3):29-29
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Stores)今年大力收缩其海外业务。继今年5月宣布全面退出韩国市场后,最近沃尔玛又将它位于德国境内的全部85家百货商店,出售给了德国最大、世界第四大零售商麦德龙(MetroAG),彻底撤离德国市场。沃尔玛称,德国商业环境似乎很难使该公司获得期待中的规模和业绩增长,而他们公司不愿再等待德国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6.
文名 《三联竞争力》2006,57(11):18-18
2006年是沃尔玛全球战略大调整的一年。这种大调整首先表现为两次大撤退。今年5月,沃尔玛宣布彻底退出韩国,韩国18家沃尔玛连锁店全都转让给Shinsegae,短时间内不再重返韩国市场。随后的7月28日,沃尔玛又宣布撤出德国,将其在德国的85家链锁店全部转让给对手麦德龙。  相似文献   

7.
罗杰 《现代商业》2007,(1):16-18
“一个木桶的容水量取决于桶壁上最短一个木版的长度”近日,麦德龙集团确定其在北京北部地区的店将开设在立水桥区域。与此同时,有关家乐福即将入住的广告也出现在同一区域的另外一个大型商业中心的广告上。此外,包括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大钟寺明光家装城、王府井伊腾洋华堂、中体倍力、家世界以及乐购都表示了进驻该区域的兴趣。据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介绍,立水桥区域地处已经通车的城铁13号线及即将竣工的地铁5号线的交会处,交通来往方便。随着天通苑、北苑家园、北方明珠以及  相似文献   

8.
环球视界     
《现代商业》2013,(2):10
1麦德龙出售中东欧大卖场业务德国最大零售商麦德龙集团近日宣布,将其在波兰、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的"Real"大卖场出售给欧尚集团,从而削减债务,使企业专注于现购自运和消费电子产品店两项核心业务。交易完成后,与其评级相关的净债务将被削减15亿欧元。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瘦身"是麦德龙遏制欧洲市场亏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来源:搜狐网]最近,一向在电子商务领域低调的沃尔玛突然之间加大了在中国市场上的投入力度,它先是在5月份宣布入股电子商务公司1号店,然后又把其山姆会员店网上商城从深圳拓展到北京,之后,沃尔玛更是宣布要在上海设立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中国总  相似文献   

10.
沃尔玛:稳健中谋扩张 近日,沃尔玛与家乐福为了应对市场的疲软,都采取了降价促销的方式.家乐福华南地区的各门店推出1元商品区,120多种商品以1元的价格销售.从08年的12月份到09年的2月初,家乐福已经推出了四波促销.而在家乐福之前,沃尔玛就推出了号称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降价幅度最大的促销活动.而最近,深圳好又多红岭店开始装修改造,这家门店也将成为第一家好又多沃尔玛化的样板店.距离沃尔玛收购好又多至今已有两年左右的时间,而这么长的时间里,对于好又多的整合工作处于一种渐进式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业》2013,(4):10-11
在沃尔玛、家乐福、Tesco乐购等外资零售巨头纷纷放缓在华扩张步伐的2012年,表德龙却逆势扩张,开出了12家新店。业内人士认为,麦德龙的门店基数较小,因此扩张初期的速度相对较快,也容易进入一些尚是市场空白的二三线城市。此外,麦德龙一直强调自己“批发商”的角色,面向企业用户,并出售大量高毛利的自有品牌产品。这也有助于避开与零售超市的直面竞争。  相似文献   

12.
淘宝欲打造零售业航母品牌盈利静等市场检验 事件回放:淘宝网电器城于2010年1月13日正式上线,目标直指实体零售社区店,不仅将正品行货、正规发票、国家三包、全国联保等售后服务保障措施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并且大打诚信和价格两张牌,直接让厂家来开店销售。企图把中国10亿不上网的人口也纳入到淘宝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3.
"麦米尔"是一家专售女装牛仔裤的网店。今年3月8日,它迎来上线后的首个妇女节,创下日销量1万件的纪录。网店老板卢云兴奋不已。上线不到一年,卢云是如何将网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呢?2011年5月,在软件行业摸爬滚打近十年的卢云,想利用自己软件开发方面的优势搭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但他没有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经验,很难让这个平台有效运转起来。他决定先开一家网店,试探一下市场行情。但一时之间,他想不出网络上什么东西好卖。2011年6月,武汉市国税局对一家网店开出了"天价税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月26日,阿玛尼集团(Armani)旗下品牌Emporio Armani在中国的网上商店正式启用,这是继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开通网购业务后,Emporio Armani品牌的网络第四站,它也是中国市场第一个开展线上业务的奢侈品牌,据报道网店中的商品都以正价销售。  相似文献   

15.
张卫星 《现代商业》2002,(12):48-51
加入WTO后,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明显加剧,在快递、零售领域一下子出现了诸如UPS,沃尔玛、家尔福等国际巨头.2000年9月,政府高层主客官员宣布,中国允许外商有条件地控股商业企业,并将逐步取消对方控股的限制;外资可以进驻中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世界第三大零售商德国的麦德龙也宣布要在中国新开8家店.而巨头的物流配送无论从方式上、战略上,还是在物流设施和配送技术上都是一流水平.研究第三方物流配送在物流业中的发展有意于我国企业提升物流整体作业水平,应对海外企业对我国物流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网上开店,成为时尚,甚至许多工作繁忙的白领也纷纷开出淘宝店,有的从不务正业开始到越做越来劲,到辞职专业经营淘宝店,佼佼者们做到了,做出了所谓的"淘宝牌".在淘宝C2C平台上积聚了号称600多万个店铺. 除数码、电器品牌产品之外,原来销售渠道以线下为主的百货业主打产品,品牌服装、鞋帽、化妆品、食品企业也坐不住了,纷纷网上开店,大概起码60%以上开出了网店,主要集中在电商大平台上.有天猫,亚马逊、京东、苏宁、1号店等. 开网店,做网店架构,淘宝店主们形象的表述为:店铺装修.店铺装修已经成为电商服务的主要类别之一,每个大平台均积聚了许多店铺装修,维护的服务团队.淘宝平台据此似乎还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这个链上挂上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装修公司".当然还有提供"装修模板"的大大小小的店铺.  相似文献   

17.
月评     
《成功营销》2012,(7):20-21
正电商物流"跨界互博"编辑/本刊记者刘晓云继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向国家邮政局递交"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之后,快递企业也开始反向渗透自建网购平台。6月1日,顺丰的网购平台"顺丰优选"正式开始运行;申通快递旗下"爱买网超"即将在7月初上线,模式类似于1号店。  相似文献   

18.
李向东 《华商》2014,(9):40-41
继今年3月“柳桃”在成都开卖后,4月15日,联想旗下“佳沃鲜生活”微信商城正式开张,这是微信上第一家实现微信支付的水果铺。顺丰优选负责人李东起近期也对外透露,上线一年的顺丰优选已经完成了一张覆盖全国范围的仓储配送网络,并在10个以上城市建立了冷链配送体系。同期,天猫、淘宝、京东、1号店、亚马逊等电商巨头也都在生鲜电商上发力。  相似文献   

19.
看起来很美,干起来很累。生鲜电商们如何保持鲜活生猛?忽如一夜春风来,当下的电商界,生鲜热潮涌动。2013年开春,网上综合超市1号店又给这股热潮加了把火。3月28日,"1号果园"高调上线,1号店计划先从水果做起,再逐步向冷冻食品、蔬菜等品类扩张。"做超市,没生鲜,会缺少很大一部分商品。"1号店董事长于刚说。2012年被喻为"生鲜电商元年"。去年5月,顺丰旗下的"顺丰优选"宣布上线,开卖中高端食品,包括生鲜;到了6月,淘宝生态农业频道  相似文献   

20.
艾琳 《光彩》2010,(11):18-19
2008年7月11日,"网上超市"1号店正式上线。"我们通过多方调研决定从风险最大的综合性B2C模式入手,以形成差异化的特色。"1号店并没有将目光锁定在某个狭小的特定行业,而是以"家"为经营主题,销售与家息息相关的各类商品。此时,网络的垂直细分概念盛行,网购消费品被看作充满风险的红海。但两年后,这个当初看似冒险的行为被证实是个妙招。到2010年9月,1号店注册用户已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