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必须客观公正地评价新自由主义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为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而涌现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改革开放后,新自由主义传入我国。出现部分人主张用新自由主义的一套理论来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因此,对新自由主义应抛弃极左和极右的看法,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借鉴新自由主义的有益思想,消除其负面的影响,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体经济》2010,(3):30-30
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以“华盛顿共识”为其完成形态的新自由主义。从经济上看,新自由主义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进行全球扩张、  相似文献   

3.
张军  郭旺 《理论观察》2005,(6):36-37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由经济理论演变的一个新理论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蔓延。时代性、两重性、阶级性是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特征,这种思潮经历了创立时期、沉默时期、发展时期、嬗变蔓延时期,成为了“华盛顿共识”政策的理论基础,这种政策的实施加速了拉美地区及亚洲国家的经济改革,也加速了金融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的爆发。针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地位,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进行批判和应对。  相似文献   

4.
新自由主义走向国际舞台是在20世纪初,这种思想打着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的旗号,无一不是在庇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20世纪末以来,其政策主张在国际实践中被广泛运用,对我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全面了解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努力避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也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发展产物的新自由主义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对社会主义国家展开了新的攻势,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堪称其核心。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则成为其攻击的首要目标。因此,正确揭露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正确应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及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6.
张江瑜 《魅力中国》2011,(14):85-85
新自由主义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融合了中国本身的自由主义思想,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在经济领域内的影响最为广泛。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新自由主义的态度与看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经济学“非主流”的对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帆 《开放导报》2004,(1):52-59
提出“非主流”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垄断,防止其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误导。非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点是反对市场教条,资本运动万能,主张在全球化和市场化条件下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强化政府职能;主张以动态比较利益为出发点,以国家力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独立自主的战略产业;主张以国家安全为核心进行战略调整,以低成本反对腐败;主张可持续发展,反对两极分化。这与新自由主义所谓“理性人”即资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非主流经济学家”在90年代的主要贡献不在于理论创造和决策支持,而在于打破学术垄断,维持“均衡”和思想学术自由。这在理论上本来应该是“自由主义”的任务。但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反而搞学术垄断,而被他们称为“新左派”的经济学家却在实际上起着反垄断的作用,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温雪 《中国城市经济》2011,(8X):326-326
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预示着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是否意味着资本主义有崩溃的趋势,可行的社会主义模式究竟是什么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的不仅是中国的高速发展,而且是一种新思维、新思路、新范式。因此中国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性,体现为其对内与对外较强的融合性上。但是中国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作为一种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它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刘文霞 《改革与战略》2008,24(11):33-34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战略过程中不免有借鉴的成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理清这一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和继续深化改革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自由主义在实质上,是维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是作为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经济范式和政治性纲领的主要标志。我们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坚持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视角来分析它,这也是我们对待一切事物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新自由主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价值支撑。新制度经济学充当了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代言人。作为一种新自由主义思潮,新制度经济学缘起之意识形态归因主要有:凯恩斯主义的失效与福利国家的“破产”、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领域的修正发展、经济全球化大肆渲染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竞争与对立等。对新制度经济学缘起之意识形态归因的透析有助于深刻认识其本质。  相似文献   

12.
岸田文雄的“新资本主义”政策是在对日本长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进行系统性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其内在的理论渊源、政策框架和运行逻辑。岸田内阁希望通过“新资本主义”政策解决日本经济长期存在的增长停滞和阶级分化等问题。通过对新自由主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正,强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寻求分配公平基础上的增长,力图通过强化高科技投资增强日本国际竞争力,为日本经济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但是,“新资本主义”政策实际上是新自由主义主体向凯恩斯主义妥协的产物,无法解决日本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甚至可能使日本陷入新一轮危机中。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新自由主义打着经济自由的旗号在全球盛行,然而若干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灾难性后果无情地证明了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失败。认清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虚伪性,自觉抵制其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攻坚阶段的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自由主义作为西方主流的意识形态,主张私有制,维持市场竞争,倡导公民自由.改革开放后,新自由主义传入我国,一些人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其本质,从而对我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削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公有制地位造成威胁、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威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文化建设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自由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三位里程碑式的思想家对自由主义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洛克奠定了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石;贡斯当区分了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成为自由主义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密尔最终建成了自由主义的理论大厦。从理论功能来看,自由主义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词,而且是预防专制的警世钟。  相似文献   

16.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是二十世纪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是当代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而著称。哈耶克早期以研究货币和经济周期理论成名。我国学术界对哈耶克的经济与政治思想的研究比较重视,但对其社会福利思想的研究并不太深入。本文试对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做初步地总结。  相似文献   

17.
认清新自由主义价值实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建设.重读经典原著,将使今人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批判仍是当下认清新自由主义价值虚伪性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8.
肖燕 《黑河学刊》2011,(5):100-100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正视新自由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深入探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常亮 《魅力中国》2013,(31):279-279
尽管新自由主义理论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流传很广,但实践证明它是不但没有导致更加自由的市场和稳定的经济发展,反而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垄断化,加剧了实质经济与金融泡沫之间的矛盾,贫富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从我们的国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中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经济学思潮。该思想在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凯恩斯时代"受到冷落,在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时得到兴盛,成为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不断扩张。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中曾根政权展开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