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沪港经济》2005,(12):8-9
梁红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依旧存在至少20%的低估,汇率严重低估所造成的宏观价格错配已经给国民财富造成了损失,进一步升值应该早日进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经济过去5年的发展良好,未来5年依然看好:另一方面则是美元贬值所带来的升值压力。在她看来,美元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其经常项目下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5%。从历史上看,美国在1985年这一比重曾达到3.5%,当时是通过近38%的贬值,才把贸易赤字调整过来的。换句话说,即使美国现在要自己解决3%的赤字,也需要至少30%的贬值,而到目前为止美元才下跌了12%。因此美元贬值对人民币造成的升值压力,从中期来看也是挥之不去的。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23):16-16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30日】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谢国忠指出,人民币升值太快将妨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人民币自由浮动最快也还要20年后才有机会,但一旦完成,届时港元及其他亚洲细小货币将会消失。  相似文献   

3.
当经济学家们纷纷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底部阶段徘徊,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已经度过底部、并将以“W”状恢复的中国经济在今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何志成 《环球财经》2009,(12):72-73
近期,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度变强,甚至一再地出现强压人民币升值(非官方)的声音。 10月1日,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表示,如果一些亚洲国家抵抗货币升值,则全球经济不可能恢复平衡。显然,他的话语是冲着中国来的。  相似文献   

5.
6.
杨速炎 《上海经济》2010,(11):36-38
10月19日晚7点,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则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11日】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表示,人民币升值可能会扼杀全球复苏。林博士给出的理由是否充分可以暂且不管,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人民币未来一段时间是否有显著升值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5,(29):34-34
瑞银集团投资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师安德森近日表示,中国会逐渐地调整人民币汇率,但他不期望中国对汇率进行大幅度的改变。安德森表示,人民币对全球市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但人民币汇率对美国经济并不会有很大影响。人民币即使升值20%,对美国经济来说可能影响很小。因此他个人认为,美国对人民币施压的做法“可能会有一些政治上的动机”。  相似文献   

9.
观点     
《沪港经济》2007,(1):8-9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中国宏观经济急需解决两个“失衡”;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可维持20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须迈4道坎;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2007年不是中国经济本轮周期终点;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应该严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曾记否,2010年,有一个英文缩写让人们印象深刻:CPI。但人们并不喜欢这三个字母,因为CPI给人的感觉就是口袋里的钱更加不够用了。旧历已经翻过,展望新年,面临的经济形势不比2010年简单,或许更困难更复杂,或许有更多的经济专用术语走入坊间,叫人心神不定。扳一扳手指,加息、升值、通胀、税改……这些词汇在2011年里一个都不会少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热钱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热钱的现状及流入的途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指出,受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利率较高、人民币升值加快的影响,国际资金进入中国的步伐加快,其中热钱2008年第一季度以来比2007年提高了2倍,约为850亿美元。显示国际热钱继续大规模借道流入中国。市场在牟利动机下规避监管的智慧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12.
郑磊 《浙江经济》2010,(3):59-59
欧美经济学家中,对中国有着深刻理解的人并不多,尤其在纯学术研究领域更为少见,相反,在投资界反而有几位“中国通”,任职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的史蒂芬·罗奇就是其中一位。他关于中国经济的分析和预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得到了业界普遍的认可。《未来的亚洲》是罗奇自2006年以来有关世界经济热点地区美国、中国、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分析评论的合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一种历史定式:二战以来,夏季奥运会举办国的经济增长往往会在奥运会次年受到影响。那么,中国能否打破这种持续了50年的历史定式?尤其是在当前的独特背景之下——美国的经济低迷有可能更加持久。而且,就在奥运火炬熄灭之时,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滞后效应恰恰会开始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9,(34):33-34
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兰查德18日公开表示说,世界经济已开始复苏,但进程能否持续取决于“精妙的”重返平衡措施。此前,德国、法国、日本和香港的统计数字显示当地经济已经摆脱衰退。  相似文献   

15.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马骏最近在复旦大学围绕“经济复苏前景、经改方案、PM2.5减排”议题做了精彩报告。  相似文献   

16.
日前,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透露。中国通胀预期减弱。导致通胀压力减弱的三个原因主要包括:第一,通胀预期已经有明显缓解;第二,PPI向CPI的传导远远弱于我们过去的理解和目前普遍的共识;第三。全球经济(包括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增长均呈持续下滑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李斌 《新财经》2009,(3):22-23
2009年2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伦敦接受《金融时报》主编巴伯专访时说,“我们正在探讨、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外汇储备来为我们的建设服务。”于是,国内掀起了一场如何让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刺激中国经济的大讨论,专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办法,为“外储内用”出谋划策。也因观点存在分歧,引起了不少争论。其实,“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怎么花”已经不是新话题了,但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大规模的救市计划需要巨大的资金做支持,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确到了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本期《新财经》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共同探讨外汇储备如何为振兴国内经济作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斌 《新财经》2008,(8):38-39
2008年,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持续升值,股市暴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到17.5%,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当前的中国经济。我们在讨论这些问题时,无法避开与之伴生的另一个话题一热钱大量涌入中国。热钱在中国到底有多少?热钱在中国到底要干什么?本期“经济学人”栏目邀请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汤敏和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听听他们对热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北方经济》2007,(2):35
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企业高层论坛上表示,由于长期以来采取的粗放增长方式和出口导向政策,我国经济出现了对内对外两个失衡:在内部,投资比重过大,而消费需求不足;在外部,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激增,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20.
晓超 《中国经贸》2009,(7):78-78
日前,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房市已经出现复苏迹象.而这种成交量的放大很有希望持续,考虑到政府可能推出的政策预期.他认为房地产股将成为引领大盘走出第二波反弹行情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