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人才回流",含义似乎颇为广阔。大到区域间的人才回流,小到一个单位的人才回流。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人才回流的现象,如何面对"吃回头草"的"马"?对于原先在某单位工作,在"跳槽"或者自主创业之后又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自1997年以后出现,到2011年初更趋明显。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现象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农业大省黑龙江省为例,运用“推一拉”理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现象做出了深层次分析,并指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问题的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的提出是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成果的产业化以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相关联的。本文是如何将“校企双主体”育人作为一种教育机制理念移植运用到宿迁学院校企合作的有益经验分析上,并探索在宿迁区域创业文化语境中宿迁学院是如何践行并实现“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一办学定位的?过程中,“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是如何可能得以彰显的?同时,“校企主体”育人机制又是如何通过宿迁学院经验而被加以建构、形成与完善的等等都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4.
日语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是高职院校必须关注的市场信息,但培养出合格的日语专业毕业生更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如何从“好之”到“乐之”,关系到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的形成和提高,这是教师的教学艺术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陈坚勇 《新智慧》2004,(5C):41-41
现在,“引进”的概念早已被温州众多企业所接受,它的益处在于常能解一时之“渴”。“拿来主义”是一种在企业经营规模有限、自身条件欠缺情况下的用人模式。有“捡现成”、强调用人“短平快”的特征。通常企业直接在社会招聘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并快速地充实到各个要职,让人才快速、直接地进入管理决策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温州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大批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用人单位竞相提高被聘人员的学历标准,以致于在人市场刮起了一股“人才高消费”的浪潮,一些单位招收人才时,不是根据用工需要,而是相互樊比,以高文凭、高职称为条件,出现了“大材小用、高能低用”的现象。尽管这种现象一出现就受到舆论质询甚至谴责,但“人才高消费”现象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相反,在一些地方或单位,“人才高消费”行为不仅“涛声依旧”,而且呈汹涌澎湃之势。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中国需要卓越法律人才。要培养我国的卓越法律人才,就需要使学生同时具备“法”、“商”的知识结构,能综合运用“法”、“商”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法律专业学生就业困难El益加剧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五维一体”的“法商结合”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效的路径,它可以突破湖南省乃至我国法律人才就业瓶颈,提升法律人才培养的社会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教育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要求,并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了“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以及“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等新要求和新思路。在人才的培养上,高等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所以,就毕业就业层次而言。专科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应是为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生产、服务、技术、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职教所培养的人才只有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相适应,才会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教学属于专科层次的教学,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的毕业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如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国际商务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高职高专的“两课”教学中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以实现高职高专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两课”教师的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本人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对“两课”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模式加以探索,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门”事件最近闹得沸沸扬扬,而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已经不限于一人一事,而是扩大到了对当今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拷问。随着此次事件的进一步扩大,从商界到政界,从高官到职场普通一员,都在反思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对于不诚信的容忍甚至纵容、支持?如何重建诚信体系来取信于你、我、他?  相似文献   

11.
释永芳  李霞 《新智慧》2007,(10):25-25
“混混”者,是人才,但出工不出力,无明显毛病,总似心有旁骛;是“混混”,却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偶一发力,还真能独当一面。老板遇见这类人才,用之,不大顺手;不用,颇觉可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曾明福 《新智慧》2005,(4):37-37
赛马存在的问题 “赛马”是企业界普遍采用的人才选拔机制,也是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赛马”机制确实能激发企业的活力,提升工作效率。但是,日前采用“赛马”机制的企业,有很多却赛出了一些恰恰违背“赛马”本意的结果。综合起来看,这些问题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张小明 《新智慧》2004,(5C):43-43
“扬长避短”似乎是用人的一条金科玉律。细究起来,“扬长”无可厚非,问题就在“避短”上。避,有两种解释:一是回避,避而不谈,对人才之短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不认同、不认可;二是改正,克服“短处”,之所以要改正克服,就在于认为“短处”就是缺点。笔认为.人无完人,“短处”是每个人的客观存在,完全没有理由去避之,而应像包容长处那样去容忍人才的“短”。  相似文献   

14.
在这场留学人才大战中,各地大显神通,纷纷制定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前来创业。但纵观全国“战局”,最有实力的当属京、沪、穗三地,利用本地特有的优势,互为竞争对手,成为人才争夺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不断增强,如何适应社会、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成为有关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二一制”模式的选择,纳入化解矛盾的宏观措施,在此背景下进行高职高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现在说到理财,动辄就是数十万元,其实许多人还处于“小钱额余”水平,那么“小钱大理”该如何进行呢?方案一:要有“6分钟理念”考虑到你个人与全家收入的限制,如果多年来你只是大致地凭着一种感觉生活,而你又对自己的经济现状不满意,那你现在就要有“小钱大理”的“6分钟理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实施“科教兴商”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企业培养人才的“八项原则”,并对为了企业的发展,如何使用人才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主导地位,其发展的速度加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传统企业的内涵、管理模式、竞争行为。人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人力资源的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资源,“新经济”加剧了对人力资源的争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才问题,我们在人才观上有许多误区需要打破,树立对人才的认识、培养、使用和激励的全新的人才现,是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80周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精辟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号召全党继续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而奋斗。“七一”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薄,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作为教育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以发展教育为已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四有”人才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20.
入世前后,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战”已拉开了序幕。外企凭借其雄厚的财力,挖走国企的人才,为其所用;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也因应期 发展需要,纷纷使出“杀手锏”,加紧人才争夺,加剧了国企人才的流失。面对入世后咄咄逼人的“挖人”攻势,国企应如何应对?本从人才战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国企如何招引人才、善用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等应对人才争夺战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