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环境。2003年的饮料市场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果汁旋风。由统一“鲜橙多”领头.紧跟着康师傅的“鲜的每日C”、“汇源果汁”、可口可乐的“酷儿”、“农夫果园”,带着“C”、“多”的各类果汁饮料充斥着整个饮料市场,而茶饮料只是偶尔打打游击战,稳居二线.占领小部份的敌后根据地。2004年的饮料市场风烟再起。以乐百氏“脉动”为首的功能性饮料力挫果汁饮料。稳坐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2.
陈阳 《网际商务》2011,(7):86-87
自从凉茶市场被王老吉以精准的定位及符合快速消费品特性的罐式包装加以引爆之后,凉茶销量逐年上升,并且吸引了众多企业进入。据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早在2006年凉茶销量就超过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量,凉茶成为消费者购买饮料的主流选择,是继碳酸、水、果汁、功能、茶饮料之后的“第六大饮料”,极有可能成为世界性饮料。  相似文献   

3.
蒋力 《华糖商情》2001,(23):22-23
随着饮料市场的升温,饮料行业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都在发生显著变化。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进行的CMMS(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调查表明,茶饮料的市场渗透率1999年至2000年急速飙升了71%,与此同时,速溶饮品的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增幅达到53%。业内人士分析,茶饮料和速溶饮品市场的迅速扩大是现代与传统生活方式走向融合的一种必然结果。今年五一刚过,娃哈哈、康师傅、旭日升、宏宝莱……各种茶饮料广告纷至沓来,这使我们相信,茶饮料将成为继碳酸饮料和水饮料之后的第三代饮料主力。而可乐、汽水等传统饮料则开始侧重于“情感营销”,如可口可乐的“亲情阿福广告”,以求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郭羽 《国际市场》2006,(10):29-30
刚刚过去的夏季无疑是审视中国饮料市场的最佳机会。不难发现,除了可乐、果汁、汽水、茶饮料依旧各领风骚之外,偏居一隅的凉茶也频频出现在申城的超市、大卖场、火锅店、川菜馆,成为饮料市场上一支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4,(31):A038-A039
2003年是果汁年,混合果汁、加汽果汁是饮料行业的亮点,2004年功能性饮料最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茶饮料在这两年中一直充当着“配角”,但这两年茶饮料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如2003年1~6月,茶饮料销售收  相似文献   

6.
栗娟 《糖烟酒周刊》2007,(12):24-25
依惯例,春季糖酒会历来都是饮料企业进行新品展示、招商铺市的大好时机。因此,很多业内人士都把春季糖酒会看作全年饮料市场启动的预热期以及产品下一步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在果汁饮料、功能饮料、茶饮料、乳饮料和混合饮料等被陆续引爆之后,饮料行业下一个登场的又将是谁呢?  相似文献   

7.
康师傅方便面在中国已经是妇孺皆知,其市场占有率已近半壁江山;几年后,康师傅推出的茶饮料,又引领时代潮流,首开饮料市场“茶”之先河。据说,康师傅的缔造者魏氏兄弟两闯大陆,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是谁鼓起了他们再闯大陆的勇气,策划出“康师傅”而一炮走红?又是谁引领康师傅进入饮料市场,开创“茶”之新品?  相似文献   

8.
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饮科业的发展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不论是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饮料还是功能饮料,饮料行业一直部引领着国内快速消费品市场的营销创新。  相似文献   

9.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4,(36):A057-A058
果汁饮料、茶饮料等产品在功能性饮料出来后,就像一个个被遗弃的孩子,失去了市场的关注。但是并不是说这些孩子没什么用了,关键是要在它们身上找出新的卖点或新的销售模式,去提升其销量或利润。从单瓶利润来讲,传统的饮料肯定是比不上功能性饮料的,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就像保健品再好也不能总是天天用的,中国不是有句话叫“药补不如食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是饮料行业的果汁年。在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三大品类几年来相继掀起市场热潮以后.果汁饮料以健康时尚的形象成为饮品市场的新宠。去年以来,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各大饮料巨头纷纷挺进果汁市场,行业门槛也进一步提高。新进入者想要有所突破.除了比拼资金、设备、原料等因素外,营销策略的水准也将成为胜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尚阳 《销售与管理》2009,(11):111-112
饮料市场从来都不缺乏热点,各种品类“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片繁荣中,如何抓住轮动热点,前瞻性的做好战略布局,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纵观中国饮料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品种多达几百种,从最初的碳酸饮料发展到饮用水、果汁饮料、功能饮料、含乳饮料、茶饮料、混合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咖啡饮料等等。  相似文献   

12.
果汁饮料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和洗牌,现在进入了成熟阶段。不少厂家在盲目跟风鲜橙多、果园之后,逐渐把精力回归到建设自身品牌,生产特色果汁上来。其中果粒饮料这两年的销量递增,商机凸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饮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各种纯净水、果汁、碳酸饮料以及新概念饮品等层出不穷,在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饮料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而在今年的饮料市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要数有“饮料新贵”之称的茶饮料了,在这个市场上的竞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新生代饮料的茶饮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年增长率接近30%。各食品饮料企业迫不及待抢滩这一市场。  相似文献   

15.
<正>凉茶超越可口可乐成功获得罐装饮料市场的头把交椅凉茶成为饮料市场的新宠儿。我国的凉茶饮料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消费量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张。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饮料行业运行状况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的饮料行业整体稳步增长,凉茶行业更是一枝独秀市场增幅超过30%,远高于同行业10%的增幅。在罐装饮料市场排名中,昔日风光无限的饮料界大佬可口可乐公司让出了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04,(7):23-24
中国的饮料市场一向热闹非凡:从碳酸饮料、茶饮料到果汁饮料、功能饮料,年年看老将不甘寂寞,岁岁有新贵粉墨登场。而进入2004年的第一大新闻,应当算是老牌饮料企业汇源新推出的“他 她一”营养素水。以中国乃至世界上的首款性别饮料的身份,给业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7.
露露是中国饮料行业的奇迹,其运用差异化策略,将一个杏仁露单品做到了十几亿元的销售规模。在销量攀上顶峰之后,露露遇到了市场增长停滞所带来的压力,利润连续两年出现下滑。为了扩张市场,露露发展了多家授权企业。生产出包括瓶装水、果汁饮料、茶饮料、八宝粥在内的多种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市场表现不是很乐观。露露的市场扩张版图到底该如何描绘呢?  相似文献   

18.
近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了6月份汽车市场的产销数据,上半年广义乘用车国内销量达到754.1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为7.3%。在世界范围内看,这一速度仍可算高增长,但与此前连续8年年均增长率超过20%的成绩对比就能看出,中国汽车市场确实已从"黄金十年"走入"微增长"时代。  相似文献   

19.
《糖烟酒周刊》2004,(20):J007-J008
2004年饮料市场可谓风起云涌,热闹非凡。果汁、茶饮料热情丝毫不减,功能饮料又异军突起,声势逼人。就在众多饮料巨鳄为过独木桥而挤破了头之时,一些聪明的厂家却独辟蹊径,开发出具有自己独特卖点的产品,以打差异化牌来谋得饮料市场的一席之地。其中,沈阳天乐饮品有限公司推出的天乐园米露饮料,就比较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王莉 《广告导报》2004,(12):22-24
近几年来每到夏季,饮料市场都会风起云涌,展开激烈的营销大战。今夏功能型饮料异军突起,在饮料大战中独领风骚,成为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其竞争的激烈程度甚至比前两年的果汁饮料和再早的茶饮料更为激烈。在眼花缭乱的饮品市场中,一个全新的声音:“饮料也要分男女”,格外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