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是《产品质量法》颁布的第10周年,而9月份又是产品质量月,本期特选编几条涉及产品生产企业,经销商,消费者,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和服务业经营者的义务及权利的解释,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产品质量法》。  相似文献   

2.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提起诉讼的期间内不行使其权利,即丧失了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三条就产品质量案件的诉讼时效作出了专门规定。与《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一百三十七条相比较,《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三  相似文献   

3.
《上海质量》2008,(12):63-65
1.什么是产品质量的基本法 所谓产品质量基本法,是指调整在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法律,在我国.即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  相似文献   

4.
《产品质量法》赋予生产者、销售者哪些权利? 《产品质量法》自1993年9月1日起施行(于2000年7月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正)至今已有12年,法律在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履行义务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相应的权利。了解并掌握这些权利是企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前提与基础。那么,有哪些具体规定呢?  相似文献   

5.
《产品质量法》在规定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履行义务的同时,也赋予生产者、销售者一定的权利。一.申请质量认证权 1.申请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权申请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产品质量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赋予生产者、销售者的权利。企业有权根  相似文献   

6.
郭坚 《监督与选择》2004,(12):A006-A007
《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这是法律要求生产者必须履行的产品质量义务的概括规定。法律的这一规定主要出丁以下的考虑:  相似文献   

7.
《产品质量法》对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行为规定了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等三种法律责任,即产品质量责任。执行《产品质量法》要区别不同的法律责任。 所谓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对其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民法通则》规定了两种民事责任:一是“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构成“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也称“违约责任”。二是“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构成“侵权民事责任”。《产品质量法》第四章针对违反产品质量义务行为的不同性质,也规定了两种民事赔偿责任。 一、产品质量的违约责任 产品质量的违约责任,又称之为“瑕疵担保责任”。产品质量的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8.
《产品质量法》和《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条例》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者和销售者要切实履行其产品质量义务,即对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首先必须明确认识其应履行的义务的具体内容。作者潘光政撰文表述,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为:一、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二、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三、保证产品包装应当符合规定要求;四、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为:一、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二、保持产品原有质量;三、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四、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相似文献   

9.
《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已进入第10个年头,这10年,既是《产品质量法》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也是企业不断追求管理质量和效益的过程。《产品质量法》不仅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而且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产品质量法》为企业提高质量水平,保证产品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在《产品质量法》颁布10周年之际,我们请来了几位嘉宾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0.
制定《产品质量法》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产品质量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涉及亿万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就应当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那么《产品质量法》赋予消费者哪些权利?  检举权《产品质量法》第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检举”。对制假、售假等损害国家利益、名牌企业利益及广大消费者利益的质量违法行为,应当予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检举产品违法行为,既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亦是每个公…  相似文献   

11.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主要包括:保证产品内在质量,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四方面的义务。 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必须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随后,法律又进一步提出了三项内在质量的要求以及判定这些要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已于 2000年 9月 1日正式发布实施。制定《产品质量法》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产品质量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涉及亿万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就应当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那么,《产品质量法》赋予消费者哪些权利呢 ?笔者归纳如下: 1检举权   《产品质量法》第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检举。”对制假、售假等损害国家利益、名牌…  相似文献   

13.
论生产经营者的告知义务王淑焕《产品质量法》是我国调整产品质量关系的一项基本法,它在规定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义务时,明确了国家对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标识、包装等方面的要求。例如,《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限期使用的产品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两部法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产品质量工作已进一步走向法制管理的轨道。该法律全面、系统的提出了国家关于产品质量宏观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规定了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履行的产品质量义务和质量责任;  相似文献   

15.
《产品质量法》对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共规定了七条。一般来说,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存在两种情况: 一、主观故意违法。 这是指销售者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实施了伪造产地、伪造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冒用质量标  相似文献   

16.
科技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体制在改革,世界在前进。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我国先后颁布了《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三部法津及有关配套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从不同侧面对生产者、使用者在产品质量上的责任、义务、权利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并制定了“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化、计量工作为基  相似文献   

17.
方言 《上海质量》2003,(12):35-37
根据《产品质量法》、《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采取了培训学习、督促检查等措施,并规定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在整改期间不得销售;整改后复查不合格的不得生产经销,认真规范地做好不合格产品生产经销企业的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赠品是假货,要确定谁是质量违法的主体。《产品质量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本法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对类似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兑奖产品和对购买奖券未中奖者赠送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当将其作为追查该产品的生产者、供货者(销售者)的线索,追究有关责任者的法律责任。对赠品的法律保护,可从现有法律中寻求依据。第一,商家有禁止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的义务。《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必须“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销售者应当执…  相似文献   

19.
《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者应当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义务,对所销售的产品负责。那么,销售者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呢?(1)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对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2)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证销售产品的质量;(3)销售者销售产品的标识应当符合《产品质量法》第27条的规定,即产品的标识上应有如下内容:合格证明、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限时使用的产品,应在显著位置标有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  相似文献   

20.
《产品质量法》规定,经过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产品,适用于产品质量法;但建筑工程不适用于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本法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