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亮 《国际融资》2012,(5):21-24
前不久,中国国内一场有关养老金要不要入市的讨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这个问题,国际上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AIJ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对中国而言不啻为一个值得警醒的反面教材,从中可以得出诸多新教训,请看本栏目文章《AIJ事件:伤不起的日本养老金之殇》;关注社保基金,  相似文献   

2.
蔡亮 《国际融资》2012,(5):22-24
AIJ半数以上业务是负责日本国内企业养老金投资运作,因涉嫌伪造投资报告已成为当前日本最大的金融丑闻。该事件已经给日本社会投下了一颗"震撼弹",不啻为一场金融界的"3·11地震"  相似文献   

3.
田帆 《中国保险》2013,(11):50-53
自2012年2月AIJ丑闻爆发以来,日本劳动厚生省紧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并于2013年4月提出了《厚生年金保险法等部分法律修正案》。该修正案对年金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旨在确保公共年金的稳健性,提高公信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参保人员的利益。日本厚生年金保险法修订始末日本厚生年金保险法的修订源于2012年。2012年2月24日,AIJ事件爆发。  相似文献   

4.
安青松 《中国金融》2012,(15):51-52
一段时间以来,养老金入市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各方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养老金该不该入市这一问题上。实质上这一命题的深远意义在于,一是资本市场发展如何服务民生、惠及民生,二是养老金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实现责任共担。如何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并借鉴国际经验形成市场导向的养老金体系改革方案,值得探讨。美国养老金市场化运作的经验美国现行的养老金体系由三大支柱组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1988年、1995年、2002年和2007年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入分配中的纵向失衡和横向失衡问题。研究发现,在纵向分配方面,我国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它构成了城镇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推动因素。从横向分配来看,不同特征的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也不可忽视,其中两种值得关注的显著失衡是离休与退休人员之间养老金的差异,以及公务员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在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变量后,离休人员比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公务员比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高出很多。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有两件与养老金相关之事值得关注:一是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提出,中国应借鉴美国“401K计划”,加快国内养老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实现养老金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l二是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适当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这两件事都涉及中国养老金的发展与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7.
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发布了2014年养老金可持续性指数,该指数评估排名50个国家或地区的养老金可持续性。中国列45名,位于希腊(43名)之后,仅仅优于斯洛文尼亚、印度、日本、巴西和泰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养老金体系的挑战以及改革的紧迫性。安联养老金可持续指数以及其评估结果对中国养老金改革的体系、组织、机制、政策创新方向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的逐渐显露,日本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已经暴露出了十分严重的问题,日本国民的不信任情绪逐渐滋生。公共养老金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保障的相关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日本各届首相的前后更替和日本政局的稳定。进行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两个角度进行公共危机分析,进一步提出对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体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岳卫  陈昊泽 《保险研究》2023,(2):102-114
以“国民皆年金”为原则,日本国民年金制度的诞生,源于《日本宪法》形成基础性、全面性老后所得保障机制的要求。近年来日本国民年金制度以公平性为主线经历多次改革,扩展主体的全面性实现水平公平,改革年金的基础性推动分配正义,以财政的可持续性及配套改革作为国民年金水平公平、分配正义的支撑。数理上代际公平问题的背后,是日本国民年金制度的国民信赖性问题。因而,历次改革将该问题的解决,落脚在财政的可持续性上。基于日本经验,保障范围的全面性是实现公共养老金制度目标的基础,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项下更应关注水平公平、分配正义与财政可持续性的关联性,延迟退休背景下公共养老金需要实现灵活性改革,基础养老金制度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应在实现各自制度目标的基础上协同。  相似文献   

10.
近期,“养老金入市”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引发媒体、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关注。热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否应该入市、如何人市等问题上。笔者认为,养老金入市具有现实必要性,但养老金入市的内涵及路径选择值得探讨。所谓养老金入市,更确切的理解是指对具有积累性质的养老金进行市场化运作,改变目前只能存银行定期和购买国债的资金运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