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贸经营权放开对民企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对外贸易法》实现了外贸经营权的全面放开和外贸经营资格由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转变,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促进了我国外贸主体多元化的结构更趋合理,尤其释放了以集体和私营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一、挑战就是机遇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外贸公司垄断经营进出口贸易的状况已彻底改变,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到1996年底,我国已有各类公有制外贸企业12366家,其中外贸专业公司(含工贸公司)4846家,自营进出口的生产企业5...  相似文献   

3.
张慧文 《商场现代化》2012,(31):157-159
本文分析了西安、成都对外贸易的现状,比较了两地的外贸竞争力,认为成都近年来不管是外贸规模和外贸竞争力都显著提高了,而西安的外贸增长较慢,且外贸竞争力也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西安应借鉴成都外贸发展的一些经验,并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通过扩大利用外资,发挥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出口支柱产业等措施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外贸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外贸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国有、私营、中外合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内部职工持股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相互竞争;外贸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涉外法规日益健全;外贸中介服务体系开始形成。总之,我国大经贸格局初显,外经贸宏观管理正在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发展变化是与整个我国改革开放,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的.由中央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到开放;综合国力由弱小到渐强;由贸易小国到贸易大国;由外贸垄断(统制)到非完全竞争;经营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经营产品由资源性为主到以加工制成品为主;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也由产业间贸易逐步过渡到产业内贸易;经营方式也由专营到代理和自营;由单一进出口贸易到国际市场营销.这些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使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成为一种社会自然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海南实施"大外经贸"战略的重要性,提出实施"大外经贸"战略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并且指出海南实施"大外经贸"战略的条件日趋成熟;其次,分析了海南外贸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构建海南大外经贸格局的对策: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出口产品以质取胜、吸引外资并提高资金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7.
外贸经营权改革与外贸经营主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放开,外贸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各类外贸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在“依法登记,公平竞争”的新型外贸经营权制度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潜力,积极培育我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杨明强 《价格月刊》2009,(7):41-43,47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湖北省对外进出口业务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对湖北省外贸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外贸经营环境,构建外贸多元化格局、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实行市场多元化等促进湖北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各项外贸制度全面与国际接轨。外贸经营不断降低门槛,并按照入世承诺,最终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在全国实行备案登记制,同时去除了关于外贸经营资格的条件要求,个人也能从事外贸经营,外贸领域各类经营主体的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的制度、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贸经营主体演变中生产企业的自营出口长期以来,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体主要局限于少数纯流通领域的国营专业外贸公司,政企不分造成主体地位残缺,使外贸为实现出口创汇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也落入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低落所呈现的要美元还是要人民币的两难境地。为顺应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外贸经营主体日益沿着国家—地方—企业的轨道发展,从传统的对外贸易国家专营制,到80年代后转向由地方主营外贸,再到90年代由企业真正充当外贸经营活动的主角,逐步确认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地位。这样…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是对外贸易的主体,优化贸易经营主体对增强外贸发展动力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贸易经营主体发展趋势及特点出发,探讨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动因、参与方式及阻碍因素,提出增强我国外贸发展动力活力的思路和建议。一、我国贸易经营主体发展趋势及特点(一)从企业性质看,外  相似文献   

12.
陈茹 《大经贸》2004,(9):30-33
今年7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对外贸易经营主体再次放宽,首次允许个人从事外贸经营并且没有门槛限制,这标志着我国外贸经营领域中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被取消了。但个人外贸能否形成气候并影响整个外贸格局却仍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13.
自然人亦称个人,是最古老的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其资格几乎都已得到各国法律的确认。然而,我国主要法律则一向未承认自然人的外贸经营主体资格,直到2004年修订新《对外贸易法》时,才确认了本国自然人的主体资格,并确立了备案登记制。各国法律、我国外贸法关于自然人外贸经营主体资格的认定和取得;我国自然人主体在国际贸易经营中的作用与缺憾。  相似文献   

14.
一、导致国有外贸企业陷入困境的外部因素如果只有少数外贸企业不景气,我们可以归因于企业自身的经营因素;但当大量国有外贸企业长期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时,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客观地看,大部分国有外贸企业的窘境确与生存环境巨变密切相关。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的国民经济体制和外贸管理体制开始了历史性转变,由此也给国有外贸企业的生存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经营主体多元化在计划经济时期,外贸实行国家垄断制(或称国家统制),即进出口经营权仅授予国有外贸专业公司,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鼎足之势中之私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私营外贸经营主体是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实际从事外贸经营活动的经营主体.之所以做这样的归类是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私营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众多私营企业日益成长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许多以前不能或不愿明确产权关系的私营企业现在已经明确.  相似文献   

16.
对外贸企业试行股份制初探王志君,郭常春我国大中型外贸企业试行股份制的设想是在外贸垄断地位被大大削弱的背景下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趋势是不断地由国家垄断经营走向分散化经营。现在外贸领域中至少活跃着三类经营主体:外贸专业公司、工贸公司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和新<外贸法>的实施,进出口经营资格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外经贸经营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但在实际业务中,由于新企业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造成损失的原因很多,不能全面系统地开展国外客户调查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借鉴联合国采购组织成功经验,促进对国外客户调查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中小型外经贸企业,是江苏省外贸经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外贸体改的深化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三资”企业、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和大型贸易集团逐步成为外贸经营的主体,而中小型外经贸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则相对萎缩。进入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9.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5,(5):F0002-F0002
省外经贸厅消息,外贸体制改革引发我省外贸队伍大扩容,截至11月.全省对外贸易经营主体已突破16万家.达到16218家。其中民营企业13万余家,占全省外贸主体的85%。有出口实绩的企业由2000年的不足100家增至5800多家。  相似文献   

20.
斯夫 《中国海关》2003,(12):50-51
随着进出口经营权的加速放开,我国以国有外贸公司、大型生产企业、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出口格局发生了变化,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中的经营主体之一.但目前,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中仍处于"陪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