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实体企业数据,实证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交易成本效应、内部融资效应、科技创新效应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主要途径。同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企业与区域异质性,在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由此,提出优化内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发挥资本市场有效调控作用、打造差异化实体经济价值投资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对出口、房地产及资产价格等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着通胀增速过快及经济过热的双重压力,同时人民币又处于升值周期,这无疑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难度.次贷危机也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的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速呈现大幅下滑态势,目前已经跌至历史低点。本文认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外贸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经济发展的"脱实向虚"等因素共同导致当前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大幅下滑。为此,本文提出五点建议: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制造业技改投入强度;继续加大降成本工作力度,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增强企业投资与生产动力;采取优惠政策改善市场主体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实体经济资本存量与投资效率:1981~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当前学者普遍采用的固定资本存量估算方法,在已有的文献基础之上,根据目前国内的最新统计数据,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81~2009年中国实体经济部门的资本存量,并借此进—步从三个维度分析了1981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部门投资效率的变动状况,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部门的宏观投资效率持续走低.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2000—2012年第2季度的季度数据,通过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对北京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北京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芳 《经济问题》2003,3(5):10-11
虚拟经济源于虚拟资本的运行,它一旦形成,便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这里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者的关系,使虚拟经济成为实体经济有益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条件下,虚拟经济所具有的独特的资源配置功能以及由这些功能而带来的负面效应,成为各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基本上有五个方面,即财富分配机制、产业结构机制、股权变动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和风险累积机制,通过这些机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能够产生促进和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双刃剑"特征。  相似文献   

8.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郑利 《当代经济》2008,(9):150-151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及时提出了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的科学论断,为虚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理论认识方面的障碍。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防止其过度膨胀而产生消极破坏作用,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6-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上海和重庆在2011年实施的房产税试点政策,运用合成控制法检验房产税政策能否抑制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房产税政策能够有效地遏制地区房地产业新增产值占GDP的比重的上升,促使实体企业回归主业,增加实体投资,实现促进实体经济朝着脱虚返实方向发展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应加快推进房产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并在政府补贴、银行贷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鼓励实体企业进行更多的实体投资.  相似文献   

10.
王君  郭玲玲 《经济纵横》2019,(9):121-128
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是国民经济畅通循环的重要体现,人口结构、科技创新及体制机制是影响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增速减缓、金融与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制约了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而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不足及制度固化进一步推动了二者的非良性互动。因此,要以激发实体经济增长潜力为根本,以科技金融为切入点,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手段,增强实体经济与金融的适配性,从而推动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公共债务将如何作用于实体经济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思考。文章简要描述了国内外公共债务的实践历程及现状,并在对早期西方公共债务理论以及近期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关于公共债务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表明,公共债务分别通过三个层面实现对实体经济的传导:基于宏观层面,通过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实现公共债务对实体经济产出的传导;基于微观层面,通过刺激消费与投资,实现公共债务对实体经济总需求的传导;基于金融层面,通过调整流动性和利率,实现公共债务对实体经济运行的传导。因此,应当合理调控公共债务规模,提高公共债务的投资效率,有效地发挥公共债务对实体经济长期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实施了三次重大减税让利政策。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及我国三次减税的实践证明,对中小实体经济实行减税让利政策是大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中小实体经济空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未来新一轮的减税让利政策应重点向中小实体经济倾斜。  相似文献   

13.
陈阳 《现代经济信息》2021,(35):120-122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发展主线背景下,需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中的服务问题,加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进程.本文主要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行阐述,分析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的意义与问题及整改对策,希望对融资结构的优化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和实践均表明,正确理解和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对于把握当代经济金融运行的本质,以指导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探讨虚拟经济实质的基础上,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据此提出了我国发展虚拟经济以实现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琦 《发展研究》2013,(1):42-44
实体经济在外部经营方式上深受虚拟经济的影响,其完成运作以及发展需要的充足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虚拟经济提供。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发展虚拟经济必须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做牢做实实体经济,这是保证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前提条件。四川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显然与虚拟经济的培育不足有一定相关性。发挥虚拟经济对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促进作用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设适合于、适应于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金融体系;二是将金融资金引向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金融发展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可是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我国的实体经济出现了发展相对低迷的一个态势,经济发展呈现虚实不对称的危险.当实体经济跟不上虚拟经济的脚步时,经济往往会出现泡沫,增大经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望通过改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此来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来达到虚实相称的健康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虚拟经济作为独立运行的价值形态,产生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其过度发展将导致与实体经济的脱离,形成经济泡沫,损害经济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0.
洪银兴 《当代经济研究》2012,(10):28-32,94,92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下行的双重压力,两者都会在实体经济上反映出来。针对通货膨胀应该高度关注并采取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但不能反应过度。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到经济增长下行问题。宏观经济学的精髓在于均衡,合适的宏观政策应该是在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均衡,选择一个合适的均衡点。我国近期根据宏观经济的走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将会释放出数量较大的流动性,而这些流动性应该重点流向实体经济。有效的宏观调控必须是以市场化改革所形成的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不能因为宏观调控而放慢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尤其要支持实体经济领域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