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抽样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对其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治疗,36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4例术后形成单侧深静脉血栓疾病,无其他并发症出现;2例患者术前因瘤体破裂而病死。结论给予腹主动脉瘤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术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5月我院接诊的宫颈癌患者60例,给予患者术前准备与心理疏导,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各方面的护理工作。结果60例患者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精心且专业的护理,均恢复良好,并且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7.0±2.1)d,无1例发生并发症,出院后随访3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均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结论通过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通过入院常规检查和问诊确定术前高危人群,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及干预性护理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干预。结果我院住院105例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无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本组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患肢肿胀,经过抬高患肢,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和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并康复。结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术后进行预防性干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股骨粗隆骨折的高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充分准备;术中由专科护士娴熟配合,密切观察高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心、脑疾病等意外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加强病情监护,预防感染及功能锻炼。结果患者骨折固定理想,愈合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提高高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强度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内膜增生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研究组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1次/d;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1次/d。记录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及6~9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观察支架内的最小冠状动脉血管直径、内膜增生面积等,并检测患者支架植入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和再次支架植入术。研究组有112处病变植入支架,对照组有91处病变植入支架,且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随访。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0.18±0.29)mm比(0.33±0.71)mm]和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0.17±0.04)mm比(0.39±0.43)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平均内膜增生面积与对照组[(0.4±0.6)mm2比(1.3±1.3)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9、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40 mg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抑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有效减少内膜增生,减少支架内管腔丢失,从而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156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资料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1%(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但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经及时对症治疗后,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对急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对术后并发症应及时治疗,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干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28例,均展开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共放置球囊扩张支架35枚,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动脉颅内段残存狭窄率显著低于术前,随访时狭窄率逐渐降低。结论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治疗中采用支架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并采取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38例,均于术后给予心理护理、术后卧位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138例患者均解除紧张、焦虑、恐惧、烦躁等情绪,能配合正确卧位者129例,无1例术后并发症。结论手术虽然是静脉曲张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对其病情好转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和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30 d后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程度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手术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手术室感染情况的发生,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应用颅脑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治疗112例,死亡18例,存活94例。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颅脑微创穿刺术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对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严密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是预防护理并发症,取得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显微外科修复上肢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显微外科修复上肢组织损伤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交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显微外科治疗上肢组织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交接时间,改善患者VAS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分析330例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治疗结果。结果置管期间所有患者无胸膜反应、引流管脱出、感染、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引流成功率为100%。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腔积液,应注意进行术前、术中心理护理,分时分段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做好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恐惧及减轻痛苦,增加引流成功率,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术前和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行肝动脉化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80例,给予术前和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过术前和术后的精心护理,均治疗顺利,无1例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行肝动脉化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给予术前和术后护理,能有效促进肝动脉化疗介入治疗的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下肢骨折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比干预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较干预前评分明显升高,且治疗依从性显著增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平均住院时间为(13.8±2.7)d。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输尿管支架双J 管留置后各种并发症及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式.方法 总结2009~2011 年间行经输尿管镜下手术后植入双J 管患者109 例,术后随访2~12 周,统计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肉眼血尿56 例,尿路刺激症31 例,膀胱肾盂返流症13 例,双J 管移位2 例,附壁结石形成10 例.结论 双J 管留置后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多能耐受.术中合理正确的置管及术后密切随访,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甲状腺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经验。结果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共5例,包括2例出血,2例甲状腺危象,1例手足抽搐。经过及时发现并处理,采用精心的术后护理,患者恢复良好,均得以康复出院。结论对于甲状腺患者术后病情的密切观察、精心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只要实行全面的健康教育,积极的心理辅导,就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拯救患者生命,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癌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着重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5例胰腺癌患者术后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均未发生重度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全部康复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达91.4%(32/35)。结论对胰腺癌患者术后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其早日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经侧脑室引流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11例,好转26例,无效6例;对照组痊愈5例,好转22例,无效16例。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9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引流手术是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后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中低体温与寒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8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保温护理,比较术后两组患者体温变化和寒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及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适当的体温护理干预,可减少术中低体温与寒战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手术中的身体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