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5,(23):164-165
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Ⅳ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改变提取溶剂,简化样品处理,改变标准物质的溶剂,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 4种苏丹红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均在0.999以上,加标回收率在85.5%-99.2%之间,最低检测限均为10ug/kg。结果表明用本方法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Ⅰ-Ⅳ的含量,具有快速、灵敏、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测定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是食品监测工作中的重要检测项目,尽管检测手段的快速进步已大大减少了手工操作量,但是粗脂肪测定中仍然采用重量法为仲裁法.我们在进行大批样品抽检工作时,自制了一种索氏抽提残渣重量法测定粗脂肪含量,快速、准确、适用.在此提供给同行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二极管阵列─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快速测定蛋白饮料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五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本文改进的前处理方法操作简便,试验精确度和准确度良好,非常适合应用在大量蛋白饮料样品的快速检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李土贵 《价值工程》2019,38(10):176-178
探讨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大米中钙含量方法的可行性。该法是样品经微波消解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样品中钙含量。结果表明,ICP-MS法所测的方法检出限为0.04mg/kg,各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9.9%-104%范围内,标准偏差为4.28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7%。ICP-MS法快速、简便、稳定、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方法检出限低,能满足食品中钙含量测定的实验室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简便、快速地同时测定土壤样品中砷和锑的含量,样品用王水(1+1)分解,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过程中,研究了不同介质、酸度、还原剂质量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用此方法测定土壤标准样品中的砷、锑含量,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开发》2015,(22):28-30
文章对食品当中黄曲霉素含量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依据《化学分析当中的不确定度评估指南》(CNAG-GL06),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ELISA法对食品当中黄曲霉素含量进行不确定度分析。通过对玉米、花生油当中黄曲霉素含量的测定,其不确定度分别为14.13%和13.4%,样品含量分别为(2.64+0.32)ug/kg以及(19.3+0.85)ug/kg,通过测定,我们发现,对黄曲霉素不确定度分析影响较大的是标准曲线的拟合方法以及黄曲霉素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食品检验工作中,由于在现行标准GB/T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和GB/T23495-2009<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没有明确描述食醋、酱油和面酱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液相色谱法的样品处理方法,对检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作者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摸索出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是食品产品标准中一项重要的理化性能指标,其测定的最常用方法是凯氏定氮法,即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食品中有机物分解,其中碳、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蛋白质中的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留在硫酸中,然后加碱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再以硫酸或盐酸滴定,根据标准酸液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但是,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一些环节: 1 样品、试剂加入量的控制 因蛋白质中含氮量较恒定,通常是通过测定食品中氮的含量来确定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固体试样称取0.2~2.0g,半固体试样称取2~5g,液体样品吸取10~  相似文献   

9.
陈枚  刘洋 《监督与选择》2006,(10):64-64
苏丹红是一种化学合成染料,具有致癌性,在食品中禁止使用。目前,测定苏丹红含量的方法有GB/T19681-2005国家推荐方法。该方法较为繁琐、费时,且样品处理不当,苏丹红则不能完全被提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进行色谱分析,采用外标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饮料中咖啡因、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常用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气象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前两种方法不能同时测定多种成分,且样品的预处理比较复杂。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快速、准确、样品预处理较简单,已广泛应  相似文献   

11.
快速消解法测定废水中COD是利用强酸性消解液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废水被快速消解后,用紫外分光度计来测定样品中COD含量,通过大量试验,验证此方法可同时快速测定大批量样品,数据准确可靠,完全满足我厂环境监测分析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提供的分光光度计测定食品罐头内壁脱模涂料中游离酚含量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认为在分析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样品重复性测定是测量不确定度的四项主要来源。基于这一认识,对关系式中的各变量作了分析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量化,建立了分光光度计测定食品罐头内壁脱模涂料中游离酚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和方法。运用该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测定过程中关键环节的识别,将有助于检测人员重视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以更为有效地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合成着色剂作为一种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中,国家对其使用有明确的限量标准,但在市场上却时有发现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被滥用。对它的检测监管是相当重要的,国标中测定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示波极谱法,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涉及样品前处理。国标中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酞胺吸附法制咸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在大量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当遇到含有多量蛋白质、脂肪等固体样品如熟肉制品时,按国标法测定提取色素困难,合成着色剂无法被聚酞胺粉完全吸附,样品回收率低。我们在原基础上加以改进,能较好地将样品中的着色剂提取,从而大大地提高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食品中钙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在多种方法中,选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完成食品中钙的测定。从消化条件、掩蔽剂选择、仪器条件等方面入手,由此确定了最优测定条件。样品消化从样品状态考虑分两种消化方法:液体样品采用浓硝酸和高氯酸(1∶1)混酸湿法消化;固体样品采用微波消解技术消化,消化液选用浓硝酸和过氧化氢(4∶1)。本法采用氧化镧溶液作掩蔽剂解决了磷及其他元素对钙含量测定过程中的干扰等问题。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精确度高、经济环保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7,(8):220-223
为评判中国南方A尾矿库附近植物的铀和镉元素含量是否符合"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14882-1994)"和"食品中污染物限值(GB2762-2012)"的要求,从制定植物样品采集方案,现场采集植物样品,实验室处理样品,测定植物样品中铀和镉元素含量等方面开展了实验测量与初步研究工作。测量结果表明:尾矿库边界以东、南、西100m~800m范围内9个点植物样品中铀和镉元素含量测量结果范围分别位于1.14~1.48 mg/kg和0.15~0.19mg/kg,均大于或等于其对应的本底值0.24mg/kg和0.15mg/kg,小于GB14882和GB2762关于粮食和蔬菜类植物中铀和镉元素含量的浓度限值,此区域内种植粮食和蔬菜是安全的。尾矿库北面50m处植物样品中铀和镉元素含量值大于GB值,此区域内不适宜种植农作物。  相似文献   

16.
近日,《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五项国家标准审定会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举行。该5项标准将有望解决我国食品中胆固醇、糖、糖醇、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检测缺乏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GB/T 8313-2002《茶茶多酚测定》及QB2154-1995《食品添加剂茶多酚》中均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本文对该法检测过程中溶液pH值、样品的粗细、过滤介质的不同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以申基异丁基甲酮(以下简称MIBK)萃取铟、铊的碘化物.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铟、铊含量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低,操作简单快速,能避免共存离子的干扰,提高地质样品中铟、铊的测定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GB/T8313-2002《茶茶多酚测定》及QB2154—1995《食品添加剂茶多酚》中均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本文对该法检测过程中溶液pH值、样品的粗细、过滤介质的不同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以申基异丁基甲酮(以下简称MIBK)萃取铟、铊的碘化物,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锢、铊含量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低,操作简单快速,能避免共存离子的于扰,提高地质样品中铟、铊的测定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