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信用与信用消费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费信用和信用消费可使消费得以较大限度地扩张和结构提升。制约消费信用和信用消费的因素有:预期收支不确定、供给结构矛盾、市场无序竞争、消费观念未更新、消费信贷缺风险防范机制。消费信贷操作不规范、消费信贷资金来源有限。制定消费末提高居民货币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健机制、创造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开拓农村市场、调整税费政策,要建立规范的消费信贷制度、鼓励商业银行和流通企业进行营销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信用消费:自由还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炜 《西南金融》2006,(10):29-30
在信息经济和大众传媒时代,信用消费作为一种生活常态,正逐渐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传媒时代的超前消费和奢侈消费行为不是简单的理性经济行为,它更多地受制于以传媒为中介的符号“场域”诱惑;信用消费大众化不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由媒体制造的符号需求造成了消费迷失与消费异化的现象,信用消费扩张的背后隐藏着若干价值扭曲与价值偏差等文化认同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超前消费文化是一种“异化”的文化,超前消费者在无度的物欲中付出了“异化”自己的代价,加剧了人的自由时间、自由空间被挤占,成了物品消费和符号消费的奴隶。  相似文献   

3.
常丽娟  薛英 《新金融》2004,(8):47-47
信用交易风险大部分是在交易前控制不当造成的,在信用交易之前对客户的信用信息调查收集和分析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客户既是信用交易的财富来源,又是信用交易的风险来源,强化消费信用的风险管理,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开发和筛选工作,对能否提供信用及信用额度的大小做出判断。为此,在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客户信用判别系统,为客户建立资信档  相似文献   

4.
(一)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在美国消费信贷之所以能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消费方式,是因为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健全,银行有周密完备的信用网络,银行和  相似文献   

5.
消费信贷也称消费贷款,它是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消费品或享受劳务的贷款,是使消费者在他们有财力付款之前,享受商品或劳务消费的一种重要信用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如何拓展消费信贷业务,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消费信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商业银行是消费信用的主要经营者,但是消费信用领域面临着的矛盾和冲突,导致消费信用的风险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就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消费信用中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消费信用的内在风险因素可以分为宏观经济环境、商业银行自身、借款人三大方面,借鉴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因素,对消费信用的风险管理应该着重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八十年代引进信用卡信用消费,信用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今天消费信用已长驱直入住房领域,装修和汽车等信用消费也有所发展。但是消费信用走到今天———从零敲碎打式到要求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管理明显跟不上消费信用的规模发展。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商业银行只能有限度地开展消费信用业务,这与中央把消费信用作为刺激内需的重要举措不大吻合。本文从消费者个人信用问题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当前个人消费信用风险防范的矛盾,试图协调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用风险防范与消费信用业务发展两难选择的关系。  一、个人消费…  相似文献   

8.
薛亮 《金融纵横》2002,(5):21-23
一、社会信用体系 我国传统的信用体系习惯上是指办理信用业务的组织体系,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被严格禁止,个人也无需采取信用方式获得生产和生活消费资金,  相似文献   

9.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合约。它的出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本文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概念及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信用衍生工具对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的借鉴意义;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消费信贷在促进消费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已有文献主要基于宏观消费信贷数据不同,本文基于国内某银行信用卡中心信用额度调整这一独特样本,以信用额度的变化来衡量消费信贷的变化,从微观角度考察消费信贷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人口特征如何影响消费信贷作用的发挥。本文发现:信用额度调增从而消费信贷增加对消费起到促进作用,显著提高信用卡使用频率和交易金额;此外,信用额度调增从而消费信贷增加会促进消费者调整消费结构,减少日常性消费,增加经营性消费和耐用品消费;最后,消费者在信用额度调增从而消费信贷增加时还会更少地采取全额还款方式,并增加取现行为。从影响因素上看,消费者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状况等因素会对消费信贷作用的发挥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为理解消费信贷与消费行为的关系提供了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11.
一、消费信贷中的风险因素(一)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在美国消费信贷之所以能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消费方式,是因为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健全,银行有周密完备的信用网络,银行和商家通过网络可及时了解消费  相似文献   

12.
为支持扩大内需和适应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商业银行贷款发放时选择信用错配,提高个人贷款投放比例.对实体经济发展和扩大民间投资消费产生了积极影响,但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显现,亟须防范和控制。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贷款选择信用错配的主要原因及所产生的效应,指出商业银行贷款选择信用错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错配监管和引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法律和信用是维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制度。事实上,与法律制度相比,信用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银行则是天然与信用联系在一起的,良好的信用制度对中小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十分重要,正因为此,许多经济学家将我国的信用现状看成是制约中小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内部信用评级制度,同时采用信用评级机构的外部信用评级,已成为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建立我国信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从政府到民间,都存在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痛苦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出现的信用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信用缺失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市场秩序和消费带来了严重损害:信用缺失使国内生产总值中存在大量无效成本:信用缺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信用缺失扰乱了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6.
消费信贷也称个人消费信贷,可以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狭义地讲,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利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形式,对消费者发放贷款用于消费,因此也称为消费贷款;广义地讲,除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的消费贷款以外,经销商采取赊销或分期付款等方式推销商品所形成的信用也属于消费信货,因此消费信贷也称为消费信用。本文在分析中以狭义的消费信贷为主。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消费信贷通过改变消费的预算约束条件,使消费者的消费建立在扩大了的收入基础之上,从而对当前消费产生倍加的扩大作用,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西方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建立了以个人信用体系为核心的完善的制度基础和规范的法制保障,而这些正是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约束条件,西方发达国家经过100多年发展起来的个人信用制度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美国在这一方面是做得最为出色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信用分析(上)□刘姝威在做贷款决策之前,商业银行必须对借款企业进行信用分析。信用分析是商业银行贷款决策的基础,也是控制信用风险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在全面、准确的信用分析基础上,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保证银行的贷款质量。信用分析的核心是评...  相似文献   

19.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构建与完善我国消费信贷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方式。它以刺激消费、扩大商品销售和加速资金周转为目的。它是纯粹用于消费的融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住房消费信贷是金融机构为消费者购买、建设、改造和维修住房等活动融通资金的一种信用方式,围绕这一信用方式而形成的筹资市场、资金投放市场、融资商品、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要素的总和就构成了住房消费信贷市场。近年来,在银行商业化强,对住房的有效需求不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决定行为能力人有效需求大小的因素有货币收入、消费倾向、资金利率、心理上的灵活偏好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