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讼"实质是官方与士人阶层的一种政治社会的理想,有它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根源。中国古代儒家和谐观思想对其形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和谐"是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身心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总法则,是形成无讼思想的基本原因之一。研究和谐理念,也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娅媛 《金卡工程》2010,14(8):46-47
"以人为本"理念无疑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中国文化中,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文精神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在中国,"以人为本"的文化源头可以追溯到殷末周初,并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逐渐成熟,特别是儒家倡导"民本"思想之后,已有两千余年的传统。在西方,表达"以人为本"的含义时,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提法。本文在梳理"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中的脉络的同时,结合近年来的立法、司法实践,探索以人为本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乔存存 《金卡工程》2010,14(10):103-103
"慎刑"思想是沈家本法律思想中的一个闪光点。他的慎刑思想既受了中国传统儒家法律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他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其慎刑思想中还融合了西方法律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特点。沈家本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慎刑"思想,更将其运用于实践,在清末修律中的相关制度设计上体现了其"慎刑"主张。  相似文献   

4.
黄玲娟 《金卡工程》2010,14(6):61-62
“无讼”理念一直是中国古代司法领域的指导思想,然反观古代司法特点时,不难发现“无讼”与“好讼”亦步亦趋。本文从此对矛盾出发,以明清时期为研究基础,首先具体分析了官方贯彻“无讼”精神的相关规定,进而回归乡野社会反观民间“好讼”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无讼”与“好讼”之间的博弈原因以及对于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民的诉讼意识呈现出轻讼意识日趋瓦解、择讼意识浓厚、畏讼意识仍然存在等特点,这是传统诉讼意识、农村"乡土社会"的现实状况、农民本身条件、法治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实现农民诉讼意识的现代化,扬弃传统诉讼意识、发展农村经济、坚持送法下乡、完善涉农立法、加强司法制度改革是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志胜 《金卡工程》2009,13(4):14-15
法治与人治的分野其源头是对民的身心利益的保障方式,其核心是法律主体对法律的认可。中国法治需要法律主体对法的伦理认同,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体现对人的形上关怀,继承中华传统中亲属伦理的合理成分,突出市场经济伦理的启蒙意义,完成对法的伦理认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伦理。  相似文献   

7.
押静 《金卡工程》2010,14(11):63-64
中国在不断寻求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儒家传统与现代法治之间的碰撞、交磨当之无愧地成为焦点,文章从总体上概述了儒家传统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与现代法治之间的某些悖逆,最后考察儒家传统在当代的命运,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即儒家传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精神底蕴,所以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以适应中国法治建设的要求并不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8.
徐健 《金卡工程》2010,14(11):99-99
本文试着从"常识、常理、常情"的含义这一角度出发,具体阐述"常识、常理、常情"在司法审判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以此论证现代法治是良心之治,"常识、常理、常情"是现代法治运行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姚笑圆 《金卡工程》2009,13(3):9-10
清末法律变革是一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意味着古老的中华法系开始发生解体,同时中国的传统法思想也开始发生动摇,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不受质疑和挑战的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法思想也开始受到了来自西方法治思想的冲击,从而掀起了著名的礼法之争。《大清新刑律》的出现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法律所产生的最典型的产物,其意义非同一般,其中更能反映出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变迁和走势。所以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法思想最后的代表即《大清律例》开始到《大清新刑律》的产生为止这段历史着手,通过其中法典以及法律条款的变化和对比来分析传统法思想即儒家法思想的走势。  相似文献   

10.
非讼程序,是公力救济在民事非争议案件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和谐社会语境下,非讼程序的内外双重价值凸显,既可以高效快速地完成对非争议案件的审理,又可以及时有效的达到对民事纠纷的事先预防。于立法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我国非讼程序的现状和缺陷,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维度提出切实的完善路径,将有效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已然形成"迈向"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   

11.
刘钊 《金卡工程》2010,14(10):164-165
网络游戏进入"后免费时代",将导致其中虚拟物品的定性问题呈现出新的"区分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区分于小部分"仍与各种真实付费挂钩"进而得保持其财产性质的虚拟物品,大部分虚拟物品由于"已经彻底免费"将失去原有的被普遍认同的财产性质;随之而来,以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皆具有财产性质为前提,直接对其进行各种"一统化"法律性质认定的思维模式,也终将被一种"类型化"的研究思路所取代,即根据具体虚拟物品是否仍属于"财产"范畴,而分别对其法律性质做出不同认定,进而分别将之纳入现有民法体系的不同部分加以规制和保护。这也将对我们今后的各项理论和实践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旺的决定性因素。研究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体、以儒家伦理为本的国家的"共同价值观"的探索路径,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璐 《金卡工程》2010,14(11):296-297
"8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其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特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现实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80后"现象,完善教学内容,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和打造工作网络平台等方面着手积极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4.
钱芳芳 《金卡工程》2010,14(8):64-65
行政合同兼具"行政"与"合同"的双重属性,是政府利用合同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行政法律制度。行政合同的出现是政府职能的扩大对行政权机动性和行政手段多样性的内在要求,其在本质上并不违背行政法治,与"行政法治"是一种互补、互动的关系,推动着行政法治由形式意义向实质意义发展。同时,行政合同要受制于依法行政原则,而不是游离于法治之外。  相似文献   

15.
张莹 《金卡工程》2010,14(8):336-336
自2009级大学新生开始,我国高校的学生群体完成了由"80后"向"90后"的转变。"90后"大学生是新一代学生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既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集中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个性。由于学生群体的变化,高校的学生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与以往不同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理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认为 ,理财道德是与会计道德相区别的一个独立范畴 ,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财应当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对于以德理财 ,理论界关注甚少 ,以致理财学的研究与实践过分强调“工具理性”。实际上 ,企业理财不可能是完全理性化的 ,理财的秩序不能撇开伦理理性 ,这正是儒家伦理在现代企业理财中可以发挥所长之处。总的来看 ,儒家伦理道德模式对于现代企业理财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奠基于儒家家族伦理关系之上的家族制企业在中国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基石的“诚信”对现代企业理财也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瑞 《金卡工程》2010,14(8):14-15
在学界引起轰动的张海超事件已经过去,但"张海超"也许还会继续出现在社会上。近年来,身体维权映入人们的视野,在这种"非典型"维权方式面前,大家不但同情当事者的遭遇,感受更多的是面对法律的无奈,不在于法律不完善,而是写在法条里的公民权利,有时真的只是存在于法条里。这些类似事件的发生不是没有理由的,我们也许应该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8.
边芳芳 《金卡工程》2010,14(10):104-104
在我国普通老百姓中曾长期流传强烈的厌讼心理。传统中国的厌讼现象及其原因作为一个法学、社会学问题已经被学术界关注多年。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即厌讼心理的存在是厌讼现象的关键原因。传统社会的和谐观、无讼理想等思想文化方面的因素都不是厌讼传统形成的本质根源。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厌讼这一现象及其反映出的问题来探究厌讼思想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杨婧 《金卡工程》2010,14(11):74-7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是指导和调整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  相似文献   

20.
道家的“道德”是一个哲学范畴,儒家的“道德”是一个伦理范畴,法家的“道德”是一个法律范畴.西汉时期,道家的“道德”哲学理念逐渐被儒家和法家吸纳而成为社会伦理和法制的基本原则.从周敦颐到张载,从陆九渊到王阳明,中国“道德”概念完成了“本体论”—自然人性论的艰难历程,尤其是王守仁的“心物合一”理论将道器融为一体——从而使道与德融为一体.正是在心学的意义上,“道德”即“得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