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视全国首例因“闯黄灯”遭罚款引发的行政诉讼案的证据、事实和相关法律,结合该案的审判过程和判决理由开展研究,得出的基本观点和结论是:闯黄灯有危险,所以要“警示”;但闯黄灯并不违法,更未违反禁止性法律规范;海盐县交管行政罚款无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两审法院在审判程序、认定事实和解释适用法律方面,均存在不当.  相似文献   

2.
"留有余地判决"是法院和法官在审判中部分地屈从于外在的压力、违背自身内在的理性与良心,忽视法律定罪在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的严格要求,力图在法律的应然要求和现实的掣肘因素之间、在国家权力(或强势群体力量)和公民权利的冲突之间作出调和、妥协处理的一系列判决样态。虽然可以从法律社会学和法律经济学视角中找到这种实然选择的理由,但"留有余地判决"缺乏法理和法律规范的正当性支持。对"留有余地判决"及其错案的预防,应从明确事故责任主体、防止责任外化、转移、强化裁判者个体责任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3.
论法律事实     
随着诉讼制度的改革,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的实施,人们的法律观正由实体公正向程序公正转变,法律事实已成为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的依据。该文时法律事实的界定、法律事实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及认定制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起典型走私案。一审法院认定被告构成刑事犯罪。但未判决没收走私货物,反而判决迫缴应缴税款,二审法院予以维持。海关依据内部规范性文件对走私货物予以没收,引起行政诉讼。尔后,一审法院又对二审裁定径予补充判决,导致案件扑朔迷离。文章对刑事审判、行政诉讼及补充判决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对现行法律条文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5.
刑事再审程序又称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出并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对判决所形成的确定力我们应当尊重,但当这种判决的理由与实体真实不一致时,我们就得为维护正义而改变判决,因为判决的确定性必须以准确性为基础.再审程序是保证法律正确实施的最后一道防线,再审程序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决定了刑事诉讼目的是否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而再审启动主体制度无疑是这一程序的开启性制度.笔者拟就中国再审程序启动主题制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法律适用就是利用逻辑演绎方法从已查证属实的事实和已确定适用的法律规定出发推理出判决或裁定的过程。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通常采用的是形式推理,现代社会强调法律推理的使用、研究,这有助于司法的合理化和法学的科学化,更有助于社会合意的普遍化。  相似文献   

7.
银珩作为金融机构,往往被认定为金融法律关系中的强势方,不需要特别的法律制度来保护,而事实并非如此。在银行业务中涉及票据时,银行也有可能成为受害人.也会遭遇法律风险,需要法律制度保护。  相似文献   

8.
对人身保险合同中因医疗费用引发的纠纷,其焦点主要是能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因现行法律对适用此原则的不明确性与保险理论对适用此原则肯定性的矛盾,致使各地法院对同类医疗费用纠纷案件判决结果呈多样性。从各地的判例来看,大多数忽视了一个重大事实,即合同双方当事人义务履行先后顺序的认定。如从法理上弄清这一先后顺序的逻辑关系,各地判决结果应该是一致的。本案中江某如按条款约定的具体要求,先行履行了提供索赔资料的义务,保险公司没有理由不履行赔偿义务。  相似文献   

9.
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是民事审判的两大基本内容。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似乎更加注重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缺乏对事实认定的必要研究。而司法实践表明,大部分问题案件均是事实认定出现了差错。本文从民事裁判事实认定的价值出发进行分析,把握该认识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分析总结其客观化的主要因素,实现真实发现与诉讼目的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颁布以来,超市通道费纠纷案件数量增多。审理的焦点是超市公司所主张的抵扣费用是否合法、金额是否合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问题看法不尽一致。本文通过诉讼案件实证分析,对超市通道费纠纷案件审理中如何认定滚动结算与诉讼时效、抵销的效力及异议期限、超市通道费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范等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