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将对中国粮食生产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是改变农业生产传统布局和结构以及影响粮食安全,但是同时也给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带来了农业发展的机遇.本文提出了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在结构和区域上的差异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提升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路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核密度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结果:(1)2000—2018年,中国各类粮食生产能力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极化态势增强,区域差异逐渐扩大。(2)粮食主产区各类粮食生产能力与中国整体层面的变化趋势相似;粮食主销区各类粮食生产能力均呈现下降趋势;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生产能力和饲料粮生产能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口粮生产能力呈现波动下降特征。(3)各类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存在"棘轮效应";各类粮食播种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对各类粮食生产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能力和口粮生产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总值对饲料粮生产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在结构和区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可通过"强化区域粮食生产联动效应""挖掘粮食生产新动能""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稳步提升中国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疆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耕地的数量、质量在时空上存在较大差异,科技进步等人文因素对各个区域的粮食单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新疆的16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水平的分异.从新疆各个区域1996-2004年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及粮食播种面积等农业统计资料出发,分析新疆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从而为新疆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通过应用国内资源成本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中国主要粮食产品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的测定和差异分析,验证了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可以也应当引导各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
论村级负债的区域差异——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界与政策部门往往从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差异,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来解释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本文以村级债务的区域差异为例,试图从农村社会内部的差异:其中之一即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差异的角度,来解释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本文不仅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而且借公开发表的关于全国及地区村级债务报告的数据,检验了从农民行动单位视角解释村级债务区域差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农户之间收入水平差距的扩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主成分析法和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分别从新疆各地州的层面和新疆三大区域(北疆、东疆和南疆)的层面实证地分析新疆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现状,找出目前新疆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粮食单产波动的地区性差异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考察了各省市粮食单产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波动水平并不能反映各地区粮食单产波动的真实状况;粮食主产区的波动系数和波动幅度要比其它地区高;西部地区现阶段尚不具备充当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条件。要加强粮食安全,必须稳定粮食主产区粮农的预期收人,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绿箱政策”中一项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侧重从区域经济差异的角度对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三个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投资、消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区位商分析三个地区的相对差异及其变动趋势,从而为发展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缩小二者与珠三角的差距制定因地制宜的战略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增产因素分析与区域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40多年业粮食生产跨上7个台阶,粮食增产的潜力在于科技的进步,改造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地,提高复种指数等,在地域生产布局上应充分发挥产大于需类型区粮食的生产优势,特别是东北,黄淮海,长江中游三大余粮区,挖掘产需趋向平均类型的生产潜力,提高产小于需类型区粮食的自给水平。提出了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经过努力,本世纪末,我国粮食能再增产5000万吨是能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与区域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与区域差异魏后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差异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由于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主要是依靠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来推动的,因此,农村地区发展差异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然而,至今为止,人们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地区差异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均耕地资源、非农收入比重、粮食单产、成灾面积、畜牧业发展状况、复种指数、经济效益比等都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其中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和经济效益比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矛盾焦点,是国内供给增长慢于需求增长。而在众多的促进国内供给增长的手段中,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从理论上说,完善的市场机制会自动地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安排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3.
张红梅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1):23-24
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衡量江苏区域经济差异,通过比较三大区域和县域经济的差异情况,发现江苏区域差异基本体现在三大区域差异,进入21世纪以来差异更加明显。以分形理论为基础,预测江苏区域经济差异未来发展趋势,旨在强调继续深入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策略,尽可能缩小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4.
15.
1949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区域流通形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解放初期不发达的商品经济下的小范围、小数量的自由流通;二是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下的全国性大批量计划调拨;三是八十年代末期粮食调拨体制的改革调整,以及多种区域流通形式出现。这种发展过程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调整,改革的必然结果。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还会相应出现新的粮食区域流通形式,这些形式对中国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必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原因及对策覃志豪,尹昌斌,黄小清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先导的农村经济改革,近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形成地区经济与利益分配新格局,其表现之一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农村经济地区差异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规律黄爱军粮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国四十五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国粮食总产连攀高峰,基本上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农地非农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数量方面入手对江苏省农地非农化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比较,对引起农地非农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苏南的农地非农化率远高于苏中和苏北,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益等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黄爱军粮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国1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国粮食总产连攀高峰,基本上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