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用PPP融资模式促进城市基础建设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在基础设施领域应用PPP融资模式,可以加大对私人投资的吸引力度,减轻公共财政的压力。本文在介绍PPP融资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基础设施领域项目PPP融资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在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应用PPP融资模式的对策,旨在拓宽城市基础建设融资渠道,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PPP融资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分析PPP融资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运用与发展,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各部委一直在研究PPP项目的推广和落地,地方政府也开始运用PPP模式引导和建设项目.然而,PPP模式一片火热,落地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就是民间资本或者说是社会资本参与的热情不高.为促进PPP模式落地,银行、基金和信托等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五十多个.在银行贷款、项目基金、信托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参与PPP项目的效果看来,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是最适合PPP模式特点,最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鹏  曾靓 《现代经济信息》2015,(6):71-72,116
PPP项目部由于其参与方众多,各参与方之间需经过周密的合同安排,再加上PPP建设项目本身的复杂性,PPP项目必然涉及到复杂的风险因素。本文首先根据PPP项目风险是否可控把PPP项目融资风险分为不可控风险和可控风险,其次结合原有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提出了风险影响图法-蒙特卡洛模拟分析-敏感性分析方法对PPP项目融资风险进行量化。并介绍运用该方法量化PPP项目融资风险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融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融资模式,PPP融资模式在实际的运行中得到了很大的认可。各个企业在进行PPP融资模式的时候不但要把握好为之产生效益的部分,而且还要避免这种模式带来的结构风险,进行风险分担是项目采用PPP融资模式成败的关键。由于这种模式没有形成一种很好的评估标准,很大程度上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性,成为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阐述PPP融资模式结构的风险分担。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尤其是近年来PPP模式的推广运用,人们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以及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存在着资金匮乏,成本管理不足,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PPP融资模式的特点以及在市政建设领域中应用的优势,提出一系列在融资阶段管理成本的措施,促进PPP融资模式在市政建设领域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PPP项目的长周期性、投资金额大以及融资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PPP项目中的资金流动情况需要用现金流这个指标来进行体现,所以PPP项目资金风险的管理在于在项目资金的预测.文章结合了项目评价的方法以及企业财务预警,从现金流的视角出发,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以达到提升PPP项目资金管理效率的目标,从而保证PPP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采用PPP融资模式可以有效控制融资风险.过去,长期以来,国内公共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忽视了风险成本.PPP融资模式不能照搬照抄他国的经验教训,而是要将PPP项目中各种融资模式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分类,从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控制模型.本文旨在对PPP融资风险进行初步剖析,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BOT/PPP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模式,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解决政府财政压力、引进外资、促进民间资本投入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有很大优势.然而,BOT/PPP项目同时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在详尽汇总原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BOT/PPP项目的特点,试图建立一套适合BOT/PPP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0个,以方便评价人员依据项目的特点选择指标体系进行社会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6,(4)
PPP项目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工具,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青睐和有效推动。然而,实践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PPP项目签约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私人资本参与PPP项目的动力和积极性还有待提升。文章认为,PPP项目"叫好不叫座",根本原因在于收益和风险的不匹配。因此,重塑地方政府信用、明确地方政府角色、构建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和科学的利益平衡体系将成为破局之策。  相似文献   

11.
姚方敏 《经济师》2008,(3):235-235
近年来我国商业街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所需融资也越来越多,融资渠道也随之需要多元化拓展。在商业街项目中引入PPP融资将是一种有益的的探索模式。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街采取PPP融资模式的优势和风险,以及我国商业街项目PPP融资模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结构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城市政府采取BOT、TOT、PPP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建设中发现,运用单一的BOT、TOT、PPP模式进行建设时,由于环境的变化,往往会打破项目相关群体原有的收益与风险的平衡,激化项目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矛盾,导致项目出现危机.本文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集成融资结构框架,即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根据各个子项目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变更或组合为其他的模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证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当前最新型的项目模式入手分析了PPP项目投融资模式的特点,构建了该模式的融资框架图,并分析了不同融资工具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从而为不同企业的差异化融资方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运转背景下,传统公共项目融资模式在当代社会经济环境下应用不足逐渐显现出来,而新型PPP模式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公共项目融资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尤其是我国基础设施等建设的需要为PPP模式的向前推进提供了一定的动力.从实践情况分析发现,利用PPP模式一方面可以妥善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对提升项目管理效率也具有积极的影响,故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PPP模式的支持力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关于PPP项目文献研究分析发现,从会计角度对PPP项目进行研究分析的资料还比较少,对PPP项目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不深入,这些对PPP项目的进一步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文章下面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针对PPP资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分析PPP融资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运用与发展,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PPP模式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增进地方政府融资、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2016年10月13号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的“第三批PPP示范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国PPP项目具有涉及领域广、资金需求大和运作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因此,为促进PPP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合理划分风险责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搭建省级PPP综合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7.
当前,PPP融资模式已在水环境治理中广泛应用,政府、社会资本、项目公司、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等作为利益相关者,都会参与到PPP项目中。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风险。如何有效地预防和规避风险是水环境治理PPP融资项目成功的前提。为了保证PPP项目的绩效,面对PPP项目不同时期存在的风险,各参与方应优势互补,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8.
探讨PPP模式下的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融资及建设,总结了PPP项目的操作模式及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运营管理及经济评价,希望对于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在PPP模式下操作运营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础设施PPP模式融资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并逐渐成为解决大型准营利性基础设施融资难题的有力方式。本文首先对PPP辛莫式内涵、应用范围、融资过程进行了剖析,肯定PPP;fJ~式融资优势的同时提出了其应用问题。其次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技术的融资结构优化模型,并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一个简化算例展示了模型的使用过程,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在融资初期即考虑风险的合理分担,为融资谈判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准点,有利于缩短谈判时间、降低融资费用、提高PPP模式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仿真模型优化GPPP项目融资结构,有利于决策者找到满意的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20.
基础设施的投资金额巨大,运营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社会资本的出资能力和运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对加拿大多伦多艾格林顿线城轨项目和北京城市轨道交通16号线两个PPP项目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在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设计风险分担机制、设置参与和退出渠道、制定PPP融资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经验性规律。从PPP融资合作的经验性规律看,针对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资本合作效率低的问题,应强化PPP融资合作的规范化及社会资本投资保障,促进PPP融资的"混合化"以降低资本投资风险,关注PPP运营以提高资本合作收益,促进PPP融资运作创新以提升资本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