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带来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基于"互联网+"思维,我们提出"互联网+档案"的建设策略,以实现档案行业的价值转型.  相似文献   

2.
经常有人把互联网比作江湖.2003年的互联网江湖风起云涌,在众多网站忙着为上市苦造概念,猛做"新衣"的时候,同为互联网公司的3721却走了另外一条路:选择了被互联网巨擘雅虎收购.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有"另辟蹊径"的资本,3721之所以能够在2003年风声水起的互联网江湖闲庭信步,主要得益于其用五年时间苦苦修来的"七种兵器".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是当前影响我国会计行业发展两大重要因素;前者正在从"技术"层面深深影响着我国传统会计行业的发展,而后者对我国传统会计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则更加倾向于"制度"层面,即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不论是上述哪一个因素,可以说对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影响与意义都是重大的.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专门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管理会计发展问题,在初步阐释"互联网+"给我国高校管理会计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基础上,重点探析了"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管理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最后针对所面临的挑战及问题探索性提出应对措施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互联网,并且在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阶层和领域中广泛应用,逐渐促进了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本文以"互联网+"的背景和特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讨"互联网+"对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概念的发展愈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也在当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就"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加以阐述,继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方法,以期通过更加先进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6.
自从总理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已成为2015年以来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互联网金融+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在万众创新年代,互联网行业需要创新,农业也需要创新,互联网金融跟农业的深度融合就是创新.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农民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三农"问题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对他的有效支持.农村金融的创新无疑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现在"互联网金融+农业"只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农业"一定会给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是信息时代,互联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互联网企业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汽车行业同样如此,开始施行"互联网+汽车"战略,该战略对传统的汽车产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对"互联网+汽车"战略进行分析,探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希望可以促进汽车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广泛地被用于各行各业.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会计行业也要经受得住这种意识形态的转变.本文主要对"互联网+"下的会计行业进行阐述,依次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会计受到的影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
"免费"商业模式在过往的商业实践中已经有很多尝试,创造了诸多成功的商业案例.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免费"商业模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也体现了其强大推广效果和影响力."免费"商业模式在互联网经济中的应用,对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造成了一定冲击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的进一步思考.本文从"免费"商业模式的分类及特点入手,分析"免费"商业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实践对于"免费"商业模式尤其是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免费"商业模式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基于A-H模型,选取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互联网应用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了技能溢价在互联网应用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当互联网应用产生的创新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能够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替代效应大于创新效应时,互联网应用对制造业生产过程产生了非适应性冲击,出现"索洛悖论";技能溢价能够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调节互联网应用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增强互联网的创新效应,从而有效化解"索洛悖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各行各业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的进行广度、深度融合,"互联网+"深入现实世界,加快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进一步影响审计的发展趋势,对审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从我国政府审计监督的现状、"互联网+"模式对我对政府审计监督的影响分析,浅谈"互联网+"模式下的加强审计监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已经日益广泛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从最开始服务于军事领域到现在服务于全世界所有行业,互联网在短短几十年已经发展并运用到各个行业之中,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管理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互联网+"思维下的企业管理转型,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互联网+...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渔业经济将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本文首先对"互联网+渔业经济"进行概念界定,并接着从互联网平台、互联网设备、互联网营销三个方面探索"互联网+"与渔业经济的结合,并进一步对"互联网+渔业经济"的功能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渔业情报的获取、水产品养殖技术、水产品销售三个方面分析"互联网+"与渔业经济融合的现实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自媒体"风起云涌,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各大工作团队的重要手段,当然在国有企业里的工会工作也不例外,受到"互联网+"的强烈影响,工会工作将利用"互联网+"的各种手段真正将创新之举运用其中,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把国有企业中的工会工作做得更好、更透、更细.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作为世界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已逐步地深入人心,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服务对象、服务领域、工作职能、工作手段、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都面临着重大转型升级.2016年10月,财政部正式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为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要求密切关注大数据、"互联网+"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及时完善相关规范,研究探索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会计资料无纸化管理制度.互联网和传统的会计行业间相互深度的影响与融合,给会计行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未来,与此同时又会给会计行业带来相应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兴起有效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能,但其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本文从"互联网+政务服务"认识观念滞后,体制建设瓶颈,法律法规滞后三方面分析了制约"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发展,无疑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在给人们提供一种新思维新方法的同时,也造就了对有些传统行业的冲击,如服装行业.鉴于此,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要迎合行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促进服装设计业的蓬勃发展.本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设计专业"互联网思维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发展,也开始出现了互联网金融,在近些年也随之快速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可以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针对法律层面,适当的规制互联网金融.针对当前的具体情况,刑法中已经具备有关互联网的金融法律规制,具有两面性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提出"互联网+"战略以来,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这也使企业融资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形成了新的融资模式.从当前我国"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融资模式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导致企业运用"互联网+"融资模式出现了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简要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融资模式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促进"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融资模式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时间指向2021年,流量红利的见顶预示着消费互联网逐步走向衰退,中国互联网向下半场进发,迎来了产业互联网时代.产业强基、智连未来,正值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入第二个三年计划,平台建设、落地实践高歌猛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释放新活力,带来新变革. 作为工业互联网赛道上的"后起之秀",朗新科技集团(300682.SZ)旗下瀚云科技扎根基层、聚焦产业、深耕市场,坚持以"开放、赋能、共生"的理念拓展产业互联网,助力一二三产业融通,以"瀚云数字工厂"和"瀚耘智慧农业"两大有力抓手,全面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让数字化技术渗透到价值链各个环节,打造传统企业数字蝶变新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