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田螺具有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单位产量高,易于饲养管理等优点。目前,养螺业发展很快,已成为一部分农民发家致富的新门路。一般每亩养殖水面可收获田螺2000~2500公斤。田螺生殖与习性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摄食生长,到4月份开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的旺盛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螺20~30个,4龄以上雌螺可产仔螺40~50个。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到性成熟,每年4~9  相似文献   

2.
田螺养殖     
对温度的要求水温15℃左右,田螺开始摄食,20-28℃时食欲旺盛。超过28℃,就迁移到水生植物的荫蔽处,30℃时钻入泥或洞中避暑。水温达38℃时,不及时设法降温就会烫死。水温低于15℃时,田螺钻入洞或泥中不动。温度降到8℃时就冬眠。掌握田螺对温度的要求,要促进田螺的生长,就要将温度控制在20-28℃。  相似文献   

3.
青虾、河蟹属水生变温动物,水温高低直接影响到虾蟹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虾蟹的摄食和生长。一般而言,虾蟹的生长适温为20℃-30℃,当水温低于15℃时,则食欲下降,生长变慢,低于10℃则停止摄食和生长。  相似文献   

4.
<正>一、黑斑蛙的生活习性黑斑蛙作为变温动物,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宜为25~28℃。当冬季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洞穴或池底淤泥中冬眠。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时结束冬眠。水温超过32℃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时会导致陆续死亡。在野外,黑斑蛙主要捕食昆虫。经过驯化,也能摄食  相似文献   

5.
一、亲鱼培育 加州鲈生活在水体中下水层.常藏身于植物丛中,有占地习性。要求水中溶氧1.5mg/L以上.且适温范围广,在水温1℃-36℃范围内均能生存.10℃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水温为20℃-30℃。加州鲈是肉食性鱼类,摄食性强.食量大,喜捕食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人工养殖可授喂切碎的小杂鱼,经人工驯食后也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其性成熟一般为二龄鱼,每年2月-7月产卵,4月为盛产期。在加州鲈繁殖前,必须加强亲鱼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1、生活水温:泥鳅适宜的生活水温为15℃~30℃,最佳生长温度为23℃~28℃。当水温超过30℃以上时,泥鳅钻入泥中避暑、栖息;水温低于5℃以下时,泥鳅就钻入泥中冬眠。  相似文献   

7.
<正> 泥鳅属淡水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它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坑凼、稻田中都能养殖,是发展农村家庭副业的一个门路。 泥鳅在2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5月中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其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的个体,雄鳅可以略小。个体大的雌鳅怀卵量大,雄鳅精液多,繁育的鱼苗质量好,生长快。  相似文献   

8.
<正>乌克兰鳞鲤俗称俄罗斯鲤,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的一个经综合选育的养殖新品种。其特点是生长快、生命力强,在莫斯科地区的渔场已大量养殖。乌克兰鳞鲤3~4龄性成熟,怀卵量小,有利于生长。二龄鱼在常规放养密度下,平均体重达1.5~2kg。适温性强,生存水温0~30℃,鱼种越冬成活率在95%以上。水温16℃以上即可繁殖。食性为杂食性,抗病力强、耐低氧、易驯化、易起捕,适宜在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9.
正青苔多发生于春季及初夏,只要温度适宜,几个晴天内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形成团团乱丝而占领水体空间。一、青苔发生的原因青苔在水温5℃时就可以开始繁殖生长,早期如毛发般附着在池底,颜色由浅绿逐渐变为深绿。水温升到10~15℃时,在晴天,光照强透明度高的水体,青苔就会大量繁殖。而青苔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35℃。除温度  相似文献   

10.
<正> 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热带鱼类,临界低温为10℃,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从养殖性能看,该鱼个体大,生长快,最大个体可达20公斤,体长5厘米的鱼种适当稀养,3个月体重可达1000克,5—6月份繁殖的鱼苗,一般在当年能养成商品鱼。淡水白鲳,食性杂、易饲养,其消化系统发达,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食料,又摄食水草、蔬菜  相似文献   

11.
正立冬,已然与我们擦肩而过。冬季来临,大多数罗非鱼养殖户都有些诚惶诚恐。我们先了解罗非对水温的要求:普通罗非鱼生存水温10℃以上,在水温降低至10℃以下停止摄食生长,在水温15-37℃均正常摄食,在水温12~16℃时不会马上死亡,但长时间低温会使鱼冻伤,感染水霉病和寄生虫病而诱发罗非鱼死亡,当池塘  相似文献   

12.
<正>一、生活习性(一)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美国大口胭脂鱼属喜温性鱼类,其生存水温为0~41.5℃,最适水温18~32℃。在此温度范围间,摄食旺盛并集群。当水温在7℃以下时摄食量少,不集群;当水温在4℃以下的  相似文献   

13.
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黄鳝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应把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以保证冬季结冰天气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将冰块打开.以防止黄鳝缺氧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冬季来临,大多数罗非鱼养殖户都有些诚惶诚恐。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与鱼的生长密切相关,冬季降临,水温下降,鱼也就随之进入越冬状态。罗非鱼生存水温10℃以上,在水温15~37℃时正常摄食,在水温12~15℃时不会马上死亡,但长时间低温会使鱼冻伤、感染水霉病和寄生虫病而诱发罗非鱼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欧洲鳗的生物学特性 1、欧洲鳗适合净水。适应温度为20℃~28℃,最适水温为27℃。若超出该水温范围,就会影响欧洲鳗的正常摄食和生长。水温低于14℃,欧洲鳗仅能少量摄食;水温高于32℃时,它不摄食。  相似文献   

16.
春季池水温度逐渐回升,河蟹食欲渐旺。要夺得全年河蟹养殖的丰收,春季管理工作是关键。一、控制水位春季要控制好适宜的池水深度,原则是水位浅,一般周边沟深在0.8—1m左右,田面保持在10—15cm即可,利于水温提高,促进河蟹生长及水草的生长。春季不宜勤换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二、适时投饵水温在10℃以上时,河蟹开始摄食,其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逐渐增长,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春季一般以精饲料为主,辅以15%—20%粗饲料。精饲料要求是蛋白质含量高的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利于河蟹早期健康生长,顺利蜕壳,提高抗病能力。粗饲…  相似文献   

17.
<正>1.繁殖习性。细鳞斜颌鲴一般2冬龄达性成熟,繁殖季节为5-6月,产卵水温18-30℃,最适水温22-28℃。雌鱼的怀卵量一般为每公斤8万-10万粒,鱼卵呈微粘性。2.亲鱼培育。亲鱼池要求水质良好,淤泥少,亲鱼入池前须进行清塘消毒并培肥水质。放养密度为100-125kg/亩,可套养少量的鲢鳙鱼控制水质,忌放抢食能力强的鱼类。3月份开始集中强化培  相似文献   

18.
<正>在冬季,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螃蟹就很少摄食或不摄食,蛰伏在池埂或池底洞穴中,处于休眠状态或半休眠状态,很少活动。待春暖花开,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才开始活跃起来。如果螃蟹放养规格偏小,当年达  相似文献   

19.
非洲鲫鱼是一种食性广、成熟早、生长繁殖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的杂食性鱼类,池塘单养,亩产超过2000公斤。由于它系热带鱼类、耐寒力差,当水温低于15℃时,就停止或很少摄食,当水温低于10℃时就会冻死。故必须做好越冬保种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饵料多们性 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既要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加快脱壳生长,又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移载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等,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螺、蚬等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为辅。二是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螺蛳肉营养丰富,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