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组织结构和控制机制,直接受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影响.从外部环境看,法律制度、市场体系、监管能力、社会经济体制、文化环境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公司治理的效果如何特别是与政府治理或者更广泛的公共治理紧密相关.从内部环境看,公司治理涉及董事会、管理层、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均衡,其核心的问题是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公司内部人和外部人的委托代理问题,使公司的经营者为公司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仅能够提供有效的监督,更能够激励企业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并成为企业公民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邵文红 《北方经济》2010,(20):48-49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性,融资的非均衡,决定了法人治理结构的不科学.早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研究"三会"之间的制衡机制以及它们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随后,公司治理理论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关注股东利益保护的公司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理论等.企业对资本结构的选择、调整和优化,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而且影响着企业治理结构和宏观经济运行.上市公司资本的重组与资本结构的优化已是大势所趋,它将直接决定证券市场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空间.那么资本结构与企业治理结构到底有什么关联呢?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出路何在?治理结构又如何随之变革呢?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迫切需要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治理相整合.这不仅是一个现实选择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上有待于研究并给予明确回答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认为两者整合的客观基础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两者整合的理论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两者整合的实现机制是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程承坪  罗栋 《改革与战略》2012,28(12):33-37
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分配的两极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微观企业层面上,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企业长期受英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奉行“股东至上主义”的企业治理模式,导致初次分配中的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失衡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当前的初次分配制度改革中,我国企业应适时转变“股东至上主义”的企业治理模式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特别是劳动者作为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应当拥有企业的治理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初次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相似文献   

5.
杨春方 《改革》2012,(5):120-125
从国家、社会与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演进的独特视角,将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依次划分为市场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三种模式,并对每一种治理模式的时间、成因、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目标、推动力量等进行比较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国家、社会和企业三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其边界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治理是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关系研究入手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出现的债务重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解除企业社会负担等问题,对于其中出现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和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政府规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和原动力.文章在介绍委托代理治理结构的基础之上,根据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国企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制举措,以构建适合我国国企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从而保证公司各方面参与人的利益得到维护和满足,最终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有关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企业间的利益关系,还直接关系到企业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之争,这些矛质都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企业真实地计提资产减值,一方面是技术问题,有赖于公允价值的研究;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管理者的诚信问题,这就有赖于整个社会、企业和广大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不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的资本结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学军 《开放导报》2003,(5):30-31,37
垄断控制型治理结构模式下的资本结构选择 在垄断控制型治理结构中,由于存在垄断者利益最大化问题,企业倾向于选择有利于垄断者利益的资本结构,从而使企业运营目标远离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可能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或过多地通过内部关联交易(包括过多地向大股东关联金融机构负债),将现金流转给大股东自己的关联公司--这种情况常见于东亚多数家族控制公司.  相似文献   

10.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   总被引:134,自引:0,他引:134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不仅要为股东服务,而且还要为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但如何界定利益相关者是整个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起点,也是一个困扰西方经济学家的难题.本文梳理了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界定问题的探索过程,重点评析了90年代中期以后米切尔"多维细分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我们认为,对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并不需要"等量齐观",而"分类治理"才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主体构成和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相关者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具有理论的必要性和现实的意义。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主体既包括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员工等内部治理力量,也包括投资者、消费者、存款人、同业竞争者、银行家组成的市场力量以及政府、法律、市场中介和媒体等外部治理力量。利益相关者治理研究的框架包括治理层次、治理主体、治理载体、治理结构和机制、治理环境、治理原则和规范、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加之家族企业先天条件不足、相关外部环境的欠缺和扭曲,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企业风险日益突出,因此上市的家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文章从"国美控制权之争"事件出发,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通过对上市家族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的顺利执行并有效地维护各方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仝玲玲 《魅力中国》2009,(36):79-80
近年来,中小企业境外上市成为一种时尚和热潮。首先是国内股市由于种种原因受限,尤其对于中小企业,它对社会财富的贡献率占了80%以上,但在国内却只获得30%左右的金融支持份额;其次,海外市场相对成熟,而上市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来自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的新兴民营企业都在海外市场顺利上市,这些企业不仅筹得了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整个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水平也因海外市场对上市企业的严格监管而有了长足发展。但风险和利益是并存的,没有无风险的利益,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海外上市背后,潜在的问题和风险都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财务的根本问题是通过财权的合理安排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借以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使用和财产利益的公正合理分配。财权的安排是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基本问题,而企业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合约或契约制度,企业所有权的安排直接触及企业的本质。企业就是一个以资本为纽带,以平等的主体产权为前提,由利益相关者以签订合约方式而组建的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通过分析市场约束和公司内部财务约束,认为只有同时做好公司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才能真正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搞好公司治理;并提出构建现代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必须考虑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将利益相关者纳入财务治理结构,从而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财务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二者互为辩证统一的关系.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发达,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都存在一些问题,应从资本结构着手完善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继续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发展;利用负债经营的杠杆效应;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和监控体系;培育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一、理论表述 本文提出一个假说:企业与市场构成一个完整契约--企业内成员之间达成一个隐性契约同时,与企业外市场上竞争者构架一个显性契约.企业内的隐性契约是一个不完全合约,而企业与市场上竞争者构架的显性契约是一个完全合约,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合约.由此可知,企业不是一个封闭合约,企业的治理应是开放的.在开放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团队成员通过产权配置和企业所有权转移,形成自我利益激励机制,使激励兼容,我们称之为诱致激励,企业外部,竞争者的价格与成本,构成一个企业相对业绩比较的参照者,提供了充足统计量(sufficient statistic),使"标尺竞争"(yardstick competion)成为可能,于是可以设计"强制合同",形成显性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理论:反思与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文锋 《改革》2004,(4):89-95
企业内各要素专有性的大小是其参与公司治理的基础,也是分享剩余索取权的依据。公司治理机制并不是由所谓的“股东至上”发展到利益相关者,从“股东至上”到利益相关者之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公司治理的模式也不存在从单边治理向多边治理的转换过程。公司治理的关键是寻找长期利益共同体以及使关键性要素进入长期利益共同体。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决定性力量,但只有在物质资本有效监督和充分激励的前提下,这种决定性作用才由可能变为现实。我国国有企业由于不存在长期利益共同体,关键性要素也不在长期利益共同体内,或者说,没有资本监督和激励劳动,这是公司治理低效的原因所在。国有企业目前进行的激励制度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的低效率,但不可能解决公司治理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企业管理层切实维护股东和职工利益,肩负着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日常经营活动的责任.然而,在企业实践中,监事会监督弱化与监督权旁落问题十分严重,监事并没有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尤其是采用国外的独立董事制度后,更是弱化了监事会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