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展工作已有一年余,商贸合作是一项简单而又基础性的合作,是原始而又现代化的合作,如何发展值得研究。文章对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商贸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开展商流、物流、服务贸易,以反增强企业竞争力等问题,作了一些务实探讨。  相似文献   

2.
《企业与市场》2005,(8):15-15
我们,柬埔寨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联邦、泰王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政府首脑会聚中国昆明,举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次领导人会议。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在昆明召开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上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批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以下简称《行动框架》),并要求切实执行。该《行动框架》确定了海关制度、检验检疫措施、贸易物流和商务人员流动四个优先合作  相似文献   

4.
一水相连一线牵。近年来,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开展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正成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GMS)的典范,随着3月30日GMS第三次领导人会议的召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运输便利化,成为又一轮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文中分析泰国、越南公路的发展情况及特点,论述了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中国家泰国、越南2国在公路建设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一种大趋势。自冷战以后,亚太地区高度重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发。但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曾一度受到沉重打击,近些年来伴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而逐渐迎来崭新的局面。基于此,文章将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水能资源情况和开发程度,研究了我国在“GMS”电力合作中参与水能开发面临的一些外部性问题,并对中国与“GMS”国家电力合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自1992年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次区域合作以来,已经历了五个阶段、两个1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在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的20年中,不论是经济方面,还是对外关系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也存在诸多问题。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次区域合作要遵循"睦邻友好,协作共赢;加强内联,拓展范围;极化辐射,发展边疆;深化合作,软硬结合;上下协同,生态共保"的基本发展思路,在新的10年,中国推进澜湄合作要突出GMS合作的主导地位,妥善协调好各种合作机制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促进次区域国家经济发展;推进跨境经济区建设,加快边疆地区发展;积极开展社会文化领域方面的合作,提升中国的区域影响力;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合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次区域合作的协调与管理,形成次区域合作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水能资源情况和开发程度,研究了我国在"GMS"电力合作中参与水能开发面临的一些外部性问题,并对中国与"GMS"国家电力合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从总体上看,云南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来说相对比较落后,物流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给云南物流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为帮助玉溪中小企业把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合作的战略机遇期,本文针对玉溪市中小企业参与次区域经贸合作的机遇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玉溪市促进中小企业参与次区域经贸合作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外物流》2008,(5):94-94
3月30日,中国与越南在老挝首都万象签署谅解备忘录.正式把南宁一河内经济走廊和友谊关跨国口岸纳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跨境运输协议框架。根据协定,大湄公河次区域6国跨境客货运输将逐步享受到交通、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对话会时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大湄公河次区域未来合作重点努力方向,希望工商界提供更多的帮助。云南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也从交通和通讯两个领域作了规划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尹明燕 《价值工程》2008,27(6):27-30
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合作为背景,对云南思茅参与次区域合作及发展的形势进行了SWOT分析,并对如何促进思茅本地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欧洲旅游区是全世界最大的旅游区,旅游者接待量和旅游收入都位居世界第一.欧洲除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外,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建立的一系列促进欧盟经济发展的政策,也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笔者就欧洲旅游便利化政策和实践进行研究,以便总结出正在积极进行合作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与市场》2005,(8):16-17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向人们诠释了我国与GMS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及合作新进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展示了我国与GMS各国在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农业、环保、旅游卫生和人力资源开发、贸易与投资、禁毒等8方面的合作设想。  相似文献   

17.
GHS(Greater Hekong Subreglon)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英缩写(以下简称“次区域”)。次区域是通过以澜沧江一湄公河为象征的江流纽带,把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6个国家连系起来,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进行经济合作。GMS不局限于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的沿岸地区,实际上是指组织6国进行的区域性合作。GMS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民间组织首先提出,至90年代初期后由亚行进行实质性的推动,GHS机制正式启动,1992年至今已举行了12届GHS部长级会议和1次领导人会议,其中两届部长会议是在云南省召开的。  相似文献   

18.
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继沿海开放后对外开放新的战略方向。在坚持参与全球化、坚持沿海开放战略的同时,我国应更加关注包括中南半岛、南亚、中亚及东北亚等广大欧亚内陆腹地间的国际合作与经济开发。一、我国参与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点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施以沿海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战略,而在所有陆路方向上,只有零星、初级的经贸合作。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9.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而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生产要素跨边界自由流动的动力和障碍。  相似文献   

20.
“具体的合作项目如昆曼公路、亚洲公路网、大湄公河次区域6国人员和货物运输便利的合作、上湄公河航道改善主体工程、东盟泛亚铁路项目及航空领域的合作等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