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企业财权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效,关系着企业的决策效率与持续发展,关系着企业治理的成败。文章在探讨了相关的企业治理理论,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企业财权配置的特征,明确指出股东是企业财权的主导,各利益相关者是在股东的主导下参与企业财权分配,提出了股东主导下的企业财权配置。  相似文献   

2.
公司财务治理权的理念和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治理作为一个公司财权的配置体制,需要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对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财务监督权三个方面在公司内部与外部进行合理配置。财务治理应坚持财权制衡、激励约束和利益兼容理念,作好公司财权的配置。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模式与治理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所有权的核心是股东收益权,分为私人所有权和共同所有权;控制权是影响企业决策的能力,主要有经理的经营控制权和董事会的剩余控制权。公司治理的目的是最大化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同的股权结构形成不同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状态。故应根据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的状态、公司技术特征和外部市场竞争程度来设计合理的治理机制以激励和约束控制权主体,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4.
李迎盈 《当代经济》2016,(11):30-31
财权配置作为财务治理的核心,是当前财务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财权配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合理地配置企业财权,对于提高企业财务决策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财权配置的基本理论,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财权配置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营活动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企业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以及内部员工与股东间利益的调整行为。由于各当事方之间的利益取向不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当这些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对企业声誉、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造成强大压力和负面影响时,就演变成了企业危机,多种危机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及公司治理过程中,企业的治理主体不再是单一的股东而是变成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在企业治理的过程中日益凸显其重要作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作为国民实力的重要体现,其财权配置的有效与否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权配置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根据163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表明,企业内部的财权配置与经营权配置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和财务状况对财权配置有系统性影响,企业规模越大越倾向于分权,企业财务状况越好越倾向于分权.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用集权与分权来看待管理控制体系,经营上的分权并不排除财务上的集权.本文的发现对管理控制系统特别是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娜 《发展研究》2006,(5):74-75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联系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各利害关系人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企业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它影响着整个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加强公司治理,既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增加投资者信心。建立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在于保护所有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减少决策及执行的失误。本文就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剖析,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较好的财务治理能够降低委托代理成本,降低股东和债权人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从而使企业运行效率更高。研究发现,投资效率在财务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即财务治理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从而对经营绩效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而这种积极作用主要是通过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实现的,财权配置和财务激励所体现的财务治理功能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国内公司治理的重点可能已经不是监督和控制的问题,更多的注意力应当放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权配置和财务激励上。  相似文献   

10.
公司财权:基础、配置与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财权及其配置问题是理解和研究公司财务时绕不开的话题.对公司财权问题的研究,应当以资源为主线展开.财权是公司法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看,公司财权的来源已从股东的资本向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扩展,因此公司财权的配置也应当以资源为基础展开.随着公司环境和资源结构的变迁,公司财权配置的结构也在不断转移,这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公司财权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信息资源配置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传统的信息资源配置与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利用之间存在着矛盾。文章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微观配置优化模式。并从企业架构、技术条件、人文环境三方面构建了支撑体系,研究解决了传统配置与隐含信息需求、全员参与及信息分享增值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开放模式,提出了“人-机-网络”构成的综合集成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系统控制有宏观范畴和微观范畴两个不同模式。还要注意将复杂大系统控制递阶简化,进行优化控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应该不同。文章以苏南苏北为例,提出了不同区域企业信息资源配置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开发、利用好中小企业科技人才,把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转化为创新成果,把创新成果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全部工作的重点。当前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开发中存在投入不足,配置不合理,高级技工创新能力边缘化等问题。企业应主动出击,全方位选拔人才,为科技人才的创新提供服务,提高科技人才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COSO报告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与巨大成就。该报告提出的内控框架目前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同,并对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建立现代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时,不仅应当扩大责任主体、延伸控制环节,并着眼内部治理结构,还应当把握货币资金管理、成本与费用管理、授权与审批等关键控制点,最终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  相似文献   

14.
公司内部控制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忠智 《经济管理》2007,(18):15-19
公司内部控制是在取得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为弥补公司契约的不完备性、降低代理成本而在内部设置的一种控制机制,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实现组织目标——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内部控制实现增值的主要途径有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等。  相似文献   

15.
女工权益保障水平受企业内在收益预期、内部制约与政府监管三方面影响,目前女工权益保障水平较低主要源于相关制度设计缺陷。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职工成立“民间”工会组织,构建企业女工权益保障补偿机制,以期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虚拟企业的特点,采用非对称的进化复制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企业知识水平、知识的可共享度、知识转化系数等因素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探讨了虚拟企业知识活动的内在作用机制,并提出虚拟企业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应慎重选择知识共享伙伴,应注重构建先进的知识技术、提升跨文化软实力以及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各种风险不断增多,而且还贯穿于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近年来,随着审计创新,有些内部审计组织开始介入风险管理,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将风险降低到安全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效益,通过管理审计的方式倡导和推动企业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是值得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实施,中国企业将逐步按照其要求,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需要确立"二维"的思考模式,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基本规范等文件为现实标准和参照,以发展的观点解决内控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整体和效率的观点,贯彻"三个认知"和"六项措施",建立既适应外部监管要求又满足商业银行内在发展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并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基于理论分析探讨利益相关者相应的权责,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并从企业动态履约的本质和企业社会资本积累的角度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企业治理结构的重新构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性有意探索:既保留“三权分立”的治理框架,又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企业治理机制构建方面还考虑到精英执政、政府、内外监督机制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如何选择合适的创新策略,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以市场化水平和内部控制为调节变量,基于2014—2017年中证高新技术企业指数成分股数据,研究CEO权力强度与企业双元创新投入决策关系,结果发现:CEO权力强度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相较于利用式创新投入,结构权力对探索式创新投入的抑制效应更显著,所有制权力、专家权力和声誉权力对探索式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更显著;相较于探索式创新投入,市场化水平对CEO权力强度与利用式创新投入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相较于利用式创新投入,内部控制对CEO权力强度与探索式创新投入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结论拓展了CEO权力与双元创新研究领域,可为企业利用CEO权力调节双元创新投入水平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