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我国三大贸易伙伴对华实施贸易救济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三大贸易伙伴日本、美国、欧盟对华贸易快速增长,同时对我国产品的限制越来越苛刻,实施反倾销调查、保障措施调查等贸易救济措施(Trade Remedies),这将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要想成功应对,必须真正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政府、行业、出口企业间的良性合作机制;健全我国自身的贸易救济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运用世贸组织协议相关规则。  相似文献   

2.
郝洁 《国际贸易》2012,(11):27-31
一、欧债危机下中欧贸易摩擦的新动向 (一)欧债危机后的欧洲对华贸易救济案件 2010年以来欧盟共对我国发起25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2010年发起11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8起反倾销调查,2起反补贴调查,1起保障措施调查。2011年欧盟对我国产品发起8起反倾销调查。2012年上半年欧盟已对我国产品发起6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4起反倾销调查,2起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下半年,欧盟对中国数据卡产品同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项调查,严重扰乱了中欧双边正常的贸易秩序.数据卡属于不断更新换代的高科技产品,中国制造数据卡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给欧盟市场的消费者带来了实际福利,欧盟对一种产品同时实施三种救济措施在WTO各成员方贸易救济实践中极为罕见,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不仅阻碍欧盟自身经济复苏进程,也损害中方利益,更不利于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贸易救济措施实施情况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维护公平贸易环境,保护国内的产业安全,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运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至今已进行了40余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近10年来,我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取得了一些基本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贸易救济法律制度,正确有效地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国外对华启动的贸易救济调查中,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成为对华贸易壁垒的主要发起者。在WTO成员针对中国制定实施特别保障立法和启动调查乃至实施限制措施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和特别保障措施,提出政府和企业的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柠檬酸产业的出口大国,在欧美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我国的柠檬酸和柠檬酸盐产品却是遭受国外贸易救济措施打击的重灾区。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自1994年以来,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产柠檬酸和柠檬酸盐产品累计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4起,在石化行业单类产品中涉案数量仅次于轮胎,居第二位。2008年,美国三大原料公司实施了贸易救济行动,对我国的柠檬酸及柠檬盐酸展开了“双反”调查,这一举措导致了我国的柠檬酸产业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使得我国对美国的柠檬酸出口量暴跌,损失异常严重。本文侧重分析美国“双反”调查结果对我国柠檬酸产业的影响,并结合其他产业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自2004年欧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起,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展,但当前中欧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国和欧盟的双边贸易总额达5590.6亿美元,欧盟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但欧盟对华贸易救济严重。自1979年欧盟首次发起对华反倾销案开始,截至2013年12月31日,欧盟对中国产品共发起182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以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为案例背景,分析反倾销救济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及相关产业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偏转效应、贸易抑制效应、贸易破坏效应,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政府制定和优化贸易政策、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体系、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进出口经理人》2005,(11):13-13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日前表示,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五大问题不容忽视。1.欧盟今年对我反倾销调查势头较猛,涉案金额已达9亿美元,占同期我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总涉案金额的60%,以往罕有类似情况。2.尽管美国对我反倾销调查有所减少,但对我发起337知识产权调查案日益增多,而且还通过修改反倾销规则等手段加紧在制度层面对我实施贸易限制。3.印度.土耳其、南非.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与我不断出现摩擦新热点,今年发展中国家对我发起贸易救济调查29起,占案件总数的66%。  相似文献   

10.
钟昌元 《商业研究》2012,(10):14-20
加入WTO以来,我国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充分利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本国利益,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本文梳理了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救济实践的特点,考察了我国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效果,认为我国贸易救济案件(包括报复性贸易救济措施)将不断增加,贸易救济手段将呈常态化、复杂化和多样化发展,对国外企业的规避行为将日益重视。  相似文献   

11.
WTO贸易救济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贸易保护性质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加强,并已演变成为重要的贸易保护工具和维护国内特定产业利益的有效手段,其矫正作用已经被扭曲了。本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探讨了WTO贸易救济政策供给的动因,揭示了目前国外对我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政治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2.
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贸易救济措施可能会将外国企业的合理竞争排除在国内市场之外,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减少。在加拿大贸易救济制度中,有一项独立的公共利益调查程序。公共利益调查中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竞争问题。从1984年加拿大《特别进口措施法》颁布至今,加拿大共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61起,其中只有13个案件涉及竞争问题,因竞争问题而最终减征或免征贸易救济税的案件更少。在加拿大对华贸易救济调查中,只有一个案件提起了公共利益调查申请,但在开始阶段便被国际贸易法庭拒绝了,没能进入实质调查阶段。这一结果反映了加拿大贸易救济制度中考虑竞争问题的例外性。  相似文献   

13.
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情况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贸组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贸易”的机构,它允许其成员在特定情况下征收较高关税或采取其它形式的保护措施,使成员进行开放、公平、无扭曲的竞争。由此可确定“入世”后的我国,应是市场开放和维护市场秩序并行不悖。本文在介绍和总结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贸易救济措施运用情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时,应优先选择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中国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国外对华启动贸易救济调查83起,同比下降30.3%,表明中国货物出口总体环境得到改善。但贸易救济调查出现的一些新趋势和特征值得深思。文章拟从贸易救济调查方式结构、启动方结构、涉案产品结构及典型案例等角度对2010年国外对华启动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进行综合评述,为中国更好地应对国外贸易救济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Frictions in U.S.–China bilateral trade relations have intensified in recent years. Changes in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indicators are used to assess factor adjustment pressures that may have been experienced by U.S. and Chinese industries from recent growth in bilateral trade. Many industries experienced large increases in intra-industry trade over the 2000–10 period. Only 14 of 62 U.S. industries may have experienced factor adjustment pressures. Most U.S. industries gained from growth in U.S.–China trade. Nine Chinese industries may have faced factor adjustment pressures.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refrain from using trade remedy measures to address bilateral trade frictions and focus instead on improving trade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6.
WTO贸易救济体系:1995~2010年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构成了WTO多边贸易体制下的三大贸易救济制度和机制。通过对WTO有关这三类措施1995~2010年间的统计资料的多视角分析,我们发现:统计期内WTO成员的贸易救济呈现出"两高两低"的总体特征,且迄今仍以反倾销占统治地位,但近几年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呈上升趋势;从成员使用贸易救济的情况看,G20国家以及欧盟是使用主体,其中印度是全球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用户,美国是全球反补贴的最大用户和反倾销的第二用户;而中国则是受全球贸易救济影响最大也最广泛的国家,不仅自1995年以来一直处在全球反倾销第一对象国的"宝座"上,而且也是近年来事实上的全球反补贴的第一目标国。更为突出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还越来越成为保障措施特别是歧视性特保措施的牺牲品;最后,就产业影响而言,全球贸易救济措施的近一半是针对冶金和化工这两大行业的,其中以钢铁冶炼与制品为代表的贱金属及其制品行业受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WTO体制下的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障措施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措施,在国际贸易中对进口国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WTO体制下尽管有保障措施的一般规定,但在不同领域针对不同国家,演变出很多特殊的保障措施.其中,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的"过渡性保障机制"就对中国纺织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贸易中,对出口方的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被认为能够为进口方、即反倾销发起者提供有效的贸易保护。但是,如果在对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的分析中同时考量第三国市场,则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很可能低于发起者预期。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从第三国市场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反倾销措施使中国受限产品发生了贸易偏转并挤占了反倾销发起方的海外市场,从而降低了美国反倾销贸易救济预期效果。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美中的贸易摩擦和救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为贸易政策制定及今后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提供了有益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国出口企业。文章以此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WTO上诉机构对中美双反案和中欧紧固件反倾销案的两份裁决的研究,认为这两份裁决分别从不同侧面表明,身处"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和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待遇的企业在贸易救济案件实践中各有利弊。中国企业即使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在未来的贸易救济领域仍然可能遭遇到严峻挑战。中国学界和实务界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出口产品所遇到的贸易救济调查数量和涉案金额明显增加,通过政府交涉和法律抗辩取得的应对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一些贸易救济案件通过出口自律的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对出口自律做法与有关法规的符合性存在不少质疑,尤其是该做法是否有违国内外反垄断法。本文从国内与国外两个层面,分析了出口自律与有关反垄断法规的符合性,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