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企业拖欠银行贷款、经营中弄虚作假、假冒伪劣等方面可以了解到商品市场中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我们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等分析商品市场信用缺失的原因,才能提出了建立中国企业信用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治理假冒商品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治理假冒商品的几点思考董晓瑞,刘东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繁荣我国的商品市场,方便人民生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假中之假等),已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3.
一部分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着严重的侵犯劳动者权益、污染环境、恶意拖欠工人工作、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危害消费者利用和危害社会安定团结,偷漏税现象更是严重侵害国家利益,所有这些都在呼唤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博弈论,利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和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找出了博弈双方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并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管理策略改善商品市场的假冒伪劣现象。  相似文献   

5.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是各种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综合反映,打假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由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管、防范机制,长此以往,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局面必将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6.
<正> 在我国商品经济的浪潮中,一股黑色的浊流正在中国大地上蔓延。这股浊流侵蚀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健康的肌肤,损害着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坑害了无数的消费者。它就是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扭曲物、畸形儿——假冒伪劣商品。  相似文献   

7.
价值规律是支配市场经济分配的客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中分配的手段和实现形式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通过支配商品价值的形成调节着商品所有者经济利益的分配,并且通过人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展开的平等、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8.
王蕾 《经济论坛》2001,(1):24-24
近年来,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也使许多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笔者认为,假冒伪劣产品利用不合法、不正当的手段销售;而一些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缺乏有力的促销手段是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促销策略——以质量保证为前提的有奖销售策略。近年来,市场上流行着一种新的促销方式——有奖销售。大到家具、家电等高档耐用品;小到啤酒、饮料、儿童食品等众多商品都加入到了有奖销售的行列。各个生产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9.
政府社会性管制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我国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坑蒙诈骗、损害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本文对国外在1970年代发展起来的社会性管制的市场失灵理论、行政管制与市场和私法的替代关系理论,以及管制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关系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中引出若干对我国社会性管制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丁正平 《经济师》2007,(5):29-30
文章构造了一个可解释某些市场上真品与假冒伪劣品共存现象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根据该模型,伪造成本越小的商品在市场上出现假冒商品的概率越大,政府打假有针对性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模型还指出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的萎缩。  相似文献   

11.
假冒是困扰被侵权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叶柏林编者按:假冒伪劣商品的恣意横行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对此千夫所指,深恶痛绝。全国打假办公室副主任叶柏林同志的这篇文章深刻地揭露了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提出了治理...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0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工商部门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行为;  相似文献   

13.
基本竞争模型完全信息的假设与现实相悖:由于信息的真伪难辨;信息收集需要成本;消费者能够记忆并回想的信息有限;消费者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有限以及信息市场不完善等原因,致使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信息有限的结果是市场稀薄和假冒伪劣商品盛行.消费者可以借助担保、信誉、专家、标准以及价格制度等方法去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相似文献   

14.
假冒伪劣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各国治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经验表明,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假冒伪劣商品会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呢?政府有无必要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此加以干预呢?本文将对上述的问题加以讨论,并确定政府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加以干预,治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必要性。一、世界各国治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历史经验从假冒伪劣商品出现起,人类一直与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得到如下两点经验:其一,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  相似文献   

15.
假冒伪劣商品探源与对策白秀文,候增军近几年,假冒伪劣商品连打不断,少数地方有蔓延。小如烟酒、药品、饮料、服装、食品、调味品,大至汽车、自行车、农药、化肥等都有假冒伪劣。假冒伪劣商品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生活不便、精神烦恼和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正常...  相似文献   

16.
胡俊超 《当代经济》2009,(19):81-83
假冒伪劣商品以假冒非劣质商品、劣质非假冒商品、假冒且劣质商品的形式存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假冒伪劣商品的产生与制度缺失密切相关,建立和完善信息批露制度、消费者维权制度、法律制度、政府监管制度、征信制度是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如今市场上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屡见不鲜.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固然与监管不力、打击不严有关,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关键在于存在假冒行为的经济诱因:假冒者大有可图,获利颇丰.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产品质量监管的声誉模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中国商品市场上假冒伪劣现象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在两阶段声誉模型中,消费者运用贝叶斯法则推断企业诚信状况并决定下期的购买行为,此时声誉力量可以约束企业的投机主义倾向,将造假企业驱逐出市场.而对重点行业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鼓励消费者投诉,可以促进市场净化,加快诚信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立法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目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对社会危害极大的现状 ,分析了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探讨了对惩罚性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杨洋 《经济师》1998,(6):20-20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几点反思●杨洋近年来,一桩桩一件件假冒伪劣商品案无情地夺去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乃至生命。人们不免会产生疑问:党和政府为打击、整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为什么就是屡查不绝,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十分复杂。为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