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地理标志溢价支付意愿研究框架,大致涵盖六个方面:消费者个人特征、购买习惯、消费者认知、消费者信任、消费者文化历史体验及支付意愿。以585份分布于7省份的消费者对安化黑茶溢价支付意愿的调查问卷为数据来源,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茶叶地理标志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原因。研究示:消费者个人特征、消费者消费习惯、消费者认知、消费者信任、消费者文化历史体验对于消费者溢价购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是我国位居前列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作为出口导向型产业,其国际市场发展良好,但其内销市场发展却相对滞后,与其产业发展规模不相适应。本文基于罗非鱼国内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在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罗非鱼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罗非鱼消费意愿受到消费者所在地消费习惯、受教育程度、水产品偏好、罗非鱼认知度、以往消费情况、产品满意度以及产品的宣传推广等因素影响。如要提高我国消费者对罗非鱼消费水平,则需要实施提高其知名度并引导消费者对罗非鱼的正面认知、开发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以及因地制宜地促进罗非鱼消费等更为有效的营销措施。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忠诚是维持农产品卖家长期利润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农产品线上交易持续增长的竞争市场中,深入探讨消费者线上参与度对忠诚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社会学习理论,采用337份消费者数据探讨了消费者线上参与度对其农产品忠诚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线上参与度正向影响信任、产品满意度和消费习惯形成,并通过这三者的中介作用影响消费者忠诚度。此外,消费者线下参与度正向调节线上参与度与信任、产品满意度和消费习惯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土特产的营销一直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土特产品往往形成了区域影响却难以形成全国影响;获得了即有消费者的长久支持却难以获得年轻消费群体的猎奇眼光;成为馈赠佳品却难以成为日常消费品;习惯了廷续传统的经营模式却难以适应土特产营销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许莉莎 《现代食品》2023,(16):225-228
食用菌产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宜春市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对食用菌购买意愿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宜春市消费者食用菌认知水平不高,购买频率较低,没有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购买意愿受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产品特征和消费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广东作为禽流感疫情高发地区,食用鸡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政府企图通过实行标准化生鲜鸡应对此问题,目前却出现了政策后退的现象。本文采用实地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最具代表性的梅州为例,研究消费者对标准化生鲜鸡的支付意愿不高的原因。实证分析显示:消费者对生鲜鸡的支付意愿受个体特征的影响,例如男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的消费者支付意愿较强;消费者习惯购买活鸡以及对生鲜鸡质量的不信任是导致支付意愿不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近些年,随着国家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经济条件得到了充分改善,中国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正发生着改变。随着农村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对产品品质及售后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本该与产品下乡同步的售后服务,却出现脱节的隐忧。由于缺乏专业的售后服务网点,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山寨服务单位横行、服务乱收费、服务速度慢、态度差"等问题,让农村消费者得不到专业有效的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8,(11):38-38
结合国外果汁饮料市场的发展规律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预计未来我国果汁饮料市场的发展将会呈现下列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消费环境的界定,我国理论界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尹世杰教授提出:"消费环境是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制约因素,它主要包括消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林白鹏教授认为:"消费环境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得以存在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环境、社会环境."卢嘉瑞教授认为:"消费环境是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对消费者有重要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其主要包括:物质环境、科技文化环境、市场环境、意识形态环境、政策环境、教育环境、道德环境、自然环境、法制环境和国际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农民科技培训》2008,(1):38-38
我国是世界上兔业生产、消费与出口大国。养兔历史悠久,不少地方也有消费兔肉的习惯。通过近几年来的兔肉年、兔肉加工年的宣传活动,兔肉消费已由南方逐步扩展到北方和西北部,大大拓展了城镇消费者对兔肉营养特色的认知度,开始出现了兔肉消费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1.
食品也召回     
经历了过多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后,有超过90%的消费者也许将因此改变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12.
教育消费了公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波 《中国改革》2004,(12):31-32
现行教育体制不仅消费了公民的教育投入,而且消费掉了教育的责任与道义,消费掉了民间力量的办学热情,消费掉了教师的自由意志,消费掉了学生的自尊与问学快乐,消费掉了学校的独立精神,消费掉了一个自古未变的阳光地带和正义道场。教育本不应该是消费品,更不应该是消费者,但如果不放逐管理者的利益,教育永远不可能变成公益与慈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梁江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5):465-469
本文基于以前的创新理论研究,通过对中国相关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结合技术和市场因素的可用于评估创新绩效的新分类方式。该分类方式有两个维度构成:一个是技术维度,另一个是市场维度。技术维度包括构架创新和组件创新。市场维度包括了消费习惯改变和不改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上海284个小龙虾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样本,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消费者的小龙虾特征信息的偏好选择和消费心理。研究的主要结论有:女性对小龙虾的消费偏好高于男性;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是消费主体,且年龄结构年轻化;小龙虾消费行为有一定社交功能;消费者对小龙虾加工卫生状况、新鲜程度以及味道等外观感知信息的识别和接受度最高;质量安全认证和广告效应信息接受度较低;尤其是对广告效应信息中的品牌认知程度最低。依据市场消费特征,利用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策略的优化组合和综合应用进一步推动小龙虾消费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饺子大学问     
冬天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惯,每逢节假日,超市里卖速冻饺子的冷柜前还会排起长队.但很多消费者却不清楚,这速冻饺子在选购和食用时也是有讲究的,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让自己和家人吃到不放心食品.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现代信息技术赋予监管者和消费者随时随地"看得见"的权利,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前世今生"正变得清晰可见,"舌尖上的安全"亦得以"晒"在阳光下。那么,消费者对于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购买意愿、消费习惯如何?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土特产的营销一直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土特产品往往形成了区域影响却难以形成全国影响;获得了即有消费者的长久支持却难以获得年轻消费群体的猎奇的眼光;成为馈赠佳品却难以成为日常消费品;习惯了延续传统的经营模式却难以适应土特产营销面临的新挑战。然而,土特产经济在中国一直占据着地方经济的桥头堡地位,是休闲食品领域不容忽视的经济群体。怎样走出区域化、窄众化的生存状态,云南“猫哆哩”的现代舞之旅或者会隐藏着土特产营销的“又一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经济运行已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 ,买方市场的出现导致了普遍的消费需求不旺、产品供给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的状况。为了扩大和创造市场有效需求 ,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 ,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 ,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在接连不断的降息中 ,居民非但不“潇洒走一回” ,反而把“口袋”捂得更紧 ,造成了“利息下调、存款增加”的反常现象 ,储蓄继续增长 ;消费信贷叫好不叫座 ,消费者对负债消费不习惯 ,再加上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领域狭窄 ,不利于发挥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难以得到其预期效果 ;发行国债专门用于基…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绿色消费态度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的消费行为机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主观规范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意向,且在消费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意向,且在消费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行为意向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由此提出利用网络平台促进与消费者的交流、提高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的主观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之友》2007,(8S):22-22
嫩乳化趋势近年来,人们的消费习惯出现了崇尚鲜嫩食品的趋势。因此,农产品的种养也应适合这一变化,适当发展一些适合于鲜食的青玉米、嫩花生、青毛豆和乳猪、鸡仔等鲜嫩农产品,将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