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张明余 《经济师》1993,(1):26-27,3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重大变化。在实施这一重大转变的过程中,企业的厂长(经理)特别是经济师、总经济师的地位、作用、职责、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等,也都应有相应的重大转变。这样就把“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经济师的作用”的议题提到了全国的经济师、总经济师面前。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反复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开展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经济师的作用大讨论中,我们也要首先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使我们的思想来一个大解放,通过大讨论,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使经济师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跃上一个新台阶。本刊1992年第8期发表了关宏宇同志,第11期发表了阚郁同志的文章,本期又刊发了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秦川机械厂总经济师张明余同志撰写的《也谈企业总经济师的职责与行为素质》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发挥总经济师的作用,都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开拓了总经济师的思路,有利于推动总经济师的工作。我们欢迎全国的经济师都来参加这一大讨论。我们相信通过这一大讨论,经济师的思想会有一个大提高,企业总经济师和经济师的体制建设会有一个大提高,总经济师和经济师的工作也会有一个大提高,从而使经济师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好地运营。  相似文献   

2.
关于补充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内容的建议──兼及经济师的重视问题宋学纲在中国体改研究会1995年8月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企业总经济师高级研讨班”期间,许多总经济师对于现代企业制度被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要素(基本特征)提出补正...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形势下,国有大中型企业怎样摆脱困境和进一步发展,浙江横店集团这个特大型乡镇企业集团提出了“文化力”的新概念,使我们广大经济师深受启发并为国企发展树立了榜样。一、令人羡慕和钦佩的发展目标,源泉是“文化力”横店集团的工业发展目标是,到2000年,产...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筑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企业的总经济师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缺位现象。一些大中型的建筑企业的总经济师更是极度缺乏。有的根本没有设置总经济师的职位,有的虽然设置了总经济师这一职位,但总经济师的职能根本就没有发挥。这些现象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底下,管理混乱,对企业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的缺位现象,探讨企业总经济师缺位的原因,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黄范章 《经济师》1996,(1):11-13
“中策”现象与利用外资加快实现“两个转变”问题黄范章编者按:在讨论如何更好更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不少企业、不少经济师提出“中策”现象问题,现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范章教授在北京召开的“90年代后期大中型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企业战略论...  相似文献   

6.
阚郁 《经济师》1992,(11):36-37
按照职能要求,企业“三总师”中总经济师的主要职责是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规划、决策以及经营管理。但是,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实际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战略和决策,总经济师的作用很难发挥,更何况企业对于总经济师如何发挥职能等问题在认识上存在着差异,发展很不平衡。有的企业不仅没有很好地发挥总经济师的作用,甚至将其视作可有可无的角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将真正开始考虑自身发展战略和宏观决策管理,这就为企业总经济师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和机遇,我们企业的总经济师当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同时企业更应当正确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总经济师作用的问题,并真正把责、权、利落到实处。使总经济师有名有实,大展宏图。本文作者是企业的一位总经济师,他针对目前企业总经济师面临的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虽是一家之言,却道出了许多总经济师的苦衷和心境,值得大家一读,我们希望籍此抛砖引玉,能有更多的研究和探讨经济师本身问题的文章问世。  相似文献   

7.
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作用,而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支柱。“抓大放小”中的“抓大”,就是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这样讲,“抓大”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事。因此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国有大中型企业与乡镇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同处平等竞争地位。由于本身痼疾,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亏损面和亏损额一再增长,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央下了最大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郑立文  马丽 《技术经济》2000,19(2):10-13
1997年 9月 ,党的十五大提出 :要用三年左右时间 ,到本世纪末使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问题 ,实现三年解困目标 ,已成为我国经济界和经济理论研究人员世纪末要面对的攻坚课题。从近二年来的实际看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帮助和各级政府及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下 ,的确有一些国有困难企业已经摆脱困境 ,焕发了生机。但仍有一批“老大难”企业 ,即“特困”企业 ,亏损加剧 ,步履艰难 ,短期内还无法实现解困目标。本文将对国有大中型“特困”企业成因与解困难点进行分析探讨。一、国有大中型“特困”企业成因分析国有大中型…  相似文献   

9.
发起成立“中国(华)总经济师协会”倡议─—中国企业总经济师高级研讨班侧记本刊记者吕尚,夏绸8月下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有关单位在云南昆明举办了《中国企业总经济师高级研讨班》,来自全国近60个大中型企业的总经济师参加了研讨。在这个全国性的第一届总经...  相似文献   

10.
对大中型企业总经济师地位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中型企业总经济师地位作用的探讨徐念勤在大中型企业中,设置"总经济师"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组织措施。大中型企业总经济师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以下就个人体会围绕这一问题作一些...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扬州工业规模经济的迅速崛起令人瞩目,而支撑着这个规模经济的主体是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国有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带动作用、示范作用是“扬州现象”更深刻的内涵.1994年,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2.1%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产值和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工业的51.21%和68.19%,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却低于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面10个百分点.之所以形成这个局面,追根寻源,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扬州市委、市政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把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点放在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工作思路上以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为主线,以调整结构、更新机制、优化环境为重点,把培植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新优势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使扬州市的经济运行质态和效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调整结构——构造坚强有力的工业经济支撑体系,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速高效发展注入强大的竞争力和爆发力市场竞争就是优势的较量,说到底是产品优势、企业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一位高级经济师的管理哲学观──与退而不休的王安吉同志一席谈本刊记者查谨编者按:在1995年8月下旬云南昆明举办的中国企业总经济师高级研讨班上,有一位65岁的高级经济师引起了企业总经济师们的关注,他就是郑州海嘉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管理顾问王安吉,为此,特...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我国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缓慢,甚至陷入亏损境地的时候,大连、烟台、青岛等一些地方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却呈现出勃勃生机,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如果仔细考察一下,不难看出,是因为他们借助了“外资嫁接”的东风。事实证明,外资嫁接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造的最直接、见效最快的途径之一。 一、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外资嫁接的必要性 1.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关系还不明晰。企业产权缺乏责任主体,产权约束虚置,产权收益归属含糊不清,其结果是企业无法做到自主经营,自负  相似文献   

14.
总经济师邱晓华纵谈国有企业问题查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邱晓华说,今年国有工业企业生产出现的明显“滑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纷纷议论:企业领导人认为,眼下困难主要是企业外部原因造成的,而非企业自身不努力。专家学者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国有企业困难是宏观调控不...  相似文献   

15.
刘连岐 《经济师》1999,(4):29-33
文章提要:今年是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的关键年,经济师和广大经济技术工作者,是国企改革脱困的中坚力量。经济师和广大经济技术工作者,在国企改革、脱困中要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就要提高四个方面的认识,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企业总经济师、经济师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唱“主角”──访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晓亮●本刊记者若晨晓亮,男,1928年生,山西榆社县人。四十年代初参加革命,长期人人事新闻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发表文章千篇左右。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私营经...  相似文献   

17.
政府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创造条件于广礼积极推动企业实现“两个转变”,既是“两个转变”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摆脱目前困境的重要举措,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才能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呢?要从组织领...  相似文献   

18.
方尊 《经济论坛》1994,(11):21-23
一、跨国经营: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 国有大中型企业已走向市场,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复关”后,国内市场将与国际市场接轨,融为一体,国有大中型企业就得在强手如林的国际舞台上进行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已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抗拒的法则。这就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原料、资源等生产要素组织和供应上必须突破国界,实现国际流动,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最佳的配  相似文献   

19.
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范德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全国经济工作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  相似文献   

20.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基础。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大连召开的华北、东北部分大中型企业座谈会上。认真分析研究了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