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当前,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化,各级税务机关都将纳税评估工作作为一项日常性的重要工作来抓,强化了税源管理,规避了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执法风险,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但是正处于探索阶段的纳税评估工作,也存在着与稽查的关系不够明晰、纳税评估工作的法律地位和依据有待进一步明确、从事评估的税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及评估所需涉税信息需要进一步拓宽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财政收入当中,税收是最为重要的方式,在税收当中,为了对税源管理进行完善,降低税收的流失,应当对纳税评估机制进行建立和健全。通过对纳税评估进行应用,能够将税收监督作用进行更加充分的发挥,实现税收风险的降低,提升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实现服务型社会的建立。在纳税评估当中,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因此文章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概念上说,微观税收分析是指针对具体纳税人,就其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税收缴纳情况而开展的系列分析。微观税收分析与宏观税收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分析对象和数据源的不同.但分析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都是对税收经济内在的基本关系的分析。开展微观税收评估分析是加强税源管理、完善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苏强 《北方经济》2006,(4):60-61
一、纳税评估制度概述(一)纳税评估的内涵我国纳税评估工作始于1998年实行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纳税申报审核评税办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纳税评估符合新税收征管模式精细化、信息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是加强建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和谐征纳关系的一个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关于纳税评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税评估是指根据税收征管中获得的纳税人的各种相关信息资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法规,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分析和综合评定。建立纳税评估体系,对征纳情况进行全面、实时监控,对加强征收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宏观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黑龙江省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试图揭示黑龙江省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该省税收收入随着地区GDP的增加而增加,地区GDP增长率随税收收入增长率的增长也呈正相关关系。为此黑龙江省需要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优化宏观税负水平。  相似文献   

7.
纳税评估一般指税务机关根据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是对税收征管工作的一种总结,本文主要探讨了纳税评估定位,通过分析纳税评估的特点,分析了纳税评估目前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完善纳税评估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宏观税负下降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其原因之一,本文从两方面来说明和考察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税收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原理和拉弗曲线从理论上解释;借助统计数据和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我国宏观税负下降的合理性在于经济增长,提高宏观税负的主张很可能付出经济增长减速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各级税务机关对于税收制度的分析、税源的监控、纳税服务的管理以及税务稽查的发展日益趋于良性。从根据当前税收的数据与相关数据建立起评估制度与检察审核机制,到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方法进行评估与筛选对象,并以此找出增值税征管当中的薄弱环节,以便提高税收检查的综合能力。利用指标审核分析法是增值税纳税检查过程中一个常用的方法。针对我国增值税指标审核分析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指标应用组织管理体系。笔者结合理论知识及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论税收公平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税收公平的不同种类 (一)实体公平 实体公平是指税收负担对社会全体是平等的.实体公平包括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即经济情况、纳税能力相同的纳税人,税收负担也应相同.纵向公平指经济情况、纳税能力不同的纳税人,其税收负担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11.
张瑶  朱为群 《南方经济》2017,36(6):44-52
近两年来我国企业税负"痛感"的凸显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企业税负水平轻重的热议。基于各种数据、方法以及视角得出的多种结论纷至沓来、莫衷一是。文章从辨析企业税负的概念入手,说明由于受多种可比因素的限制,对企业税负水平进行国际间的横向比较得到的结论仅仅是一个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我国企业税负在近两年"痛感"凸显,是企业税负增加以及伴随着经济形势下行而来的产能过剩、职工工资总额上升以及税负转嫁困难等多种因素共同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阐释了实质性减税降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而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目标指向就是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降低增值税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和经济结构改善,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实现企业效率变革,通过降低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知识含量和技术水平,从而实现动力变革。为此,一要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双重激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的税收支持体系,形成对国家创新体系的"三重激励";二要打造政府、企业、居民"多支柱养老模式",为企业轻装上阵奠定制度基础;三要适应经济金融化发展趋势,加强对数字经济的公平课税;四要落实好高质量征管,为实质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五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相似文献   

13.
The income tax is a central pillar of the modern fiscal state because of its revenue-raising capacity and administrative sophistication. Existing accounts point to interstate war and class conflict as key drivers of modern fiscal breakthroughs. In this article, we evaluate a third explanation for the origins of fiscal capacity tha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traelite competition fo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wer in times of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Modern forms of taxation generated a conflict betwee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ove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ax burden across sectors. The presence of electoral institutions that connected tax payments to voting rights created opportunities to overcome this sectoral divide and facilitated the formation of a political consensus for fiscal innovation. The political coalition supporting income tax adoption included higher-incom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elites who anticipated fiscal and electoral gains associated with the adoption of the new tax. Drawing on parliamentary debates in Prussia and additional district-level data, we document both the origins and elector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new income tax. We show that the adoption of a highly sophisticated income tax in 1891 shifted the tax burden from land to industry and diluted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of the middle class. The findings clarify the coalitional dynamics leading to fiscal tax adoption in nondemocratic contexts.  相似文献   

14.
丛屹  周怡君 《南方经济》2017,36(6):53-63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制造业普遍盈收水平下滑,而企业的利润税负水平却明显上升,"税负重感"增加。究其原因,是我国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存在"税负刚性"的特征和效应,实则反映了我国税制改革的迫切性。文章利用2013—2016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全样本数据,证实了"税负刚性"的存在性和显著性,并进一步结合其结构性效应的分析,对当前的税制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喻翀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8):148-150
近几年学术界针对工资薪金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提出了“提高免征额、减少级次、降低税率”的调整意见,笔者认为其中有欠妥当。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法不应忽视对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初衷、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劳动者工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外关于税收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税收总量不变情况下一种税收对另一种税收的替代往往存在公平和效率的权衡。一般来说,一种税收对另一种税收的替代在改善收入分配的同时往往不利于经济增长,或者加剧了收入分配但却往往有利于经济增长。第二,不同赶超经济税收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差异。普遍上,"形式上"累进的税收结构在实际过程中并没有改善收入分配,累进所得税因存在大量的逃税而效果有限。第三,税收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开始应用一些新的分析方法。Bewley模型和CGE模型已经成为了研究税收替代收入分配效应的主流方法,同时,不同的税收累进程度指标选取,收入分配的纵向与横向分解和政府税率结构决策可能受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影响这三个方面都可能使得研究者重新考察现有分析框架和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7.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坚 《新疆财经》2007,(5):63-67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当前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出发,分析了国外鼓励节能减排所采取的税收政策及对我国的借鉴,最后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8.
沈婧 《特区经济》2009,(2):217-218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税收流失"这一由来已久的现象再一次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点。税收流失不仅造成经济运行秩序的紊乱,破坏了公平竞争机制,而且造成国家财政紧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甚至威胁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税收流失的经济效应,并在总结我国税收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经济一体化,必然要克服香港、澳门和广东三地之间的税制差异带来的冲突问题。香港和澳门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下被赋予税收立法权,税制协调的基础是保障香港和澳门的税收独立。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税制差异主要表现在税率、税种、税收特点、税收管辖、税收征管等方面,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在大湾区建设中产生重复征税、逃税避税、税收利益分配不均衡以及征管机构行政管辖权冲突等问题,从而阻碍粤港澳三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st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entives in the emerging ethanol industry. We compiled data on ethanol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subsidies/tax credits for all states for the years 1980–2007, a period that covers the complete emergence of the biofuel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Importantly, this time period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passage of several state‐level subsidies and tax breaks aimed at increasing ethanol production. Hence, this panel documents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within‐state variation in policies from which to identify an effect. We find that some incentives directed at ethanol production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a state's production capa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