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的发展状态,美国更是首当其冲。但是近年来,美国的经济迅速复苏。文章是从美国两次经济危机,从凯恩斯主义的视角,分析两次危机的成因,并进行了比较,同时对美国的应对政策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形势下的两大新威胁首先来讲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看看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它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有可能面临着萧条持久的风险。应该说在历史上世界经济危机持久的风险已经是不只一次发生过,特别突出的是1930年的大危机,旷日持久的教训;再看看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失  相似文献   

3.
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国际经验一再表明,经济危机与金融波动分不开。20世纪以来,世界上大的经济金融危机发生20多次,其中突出的有1929年大危机、两次石油危机、拉美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美国次级债危机。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不少国家的经济问题更多地通过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如  相似文献   

4.
宋爽 《财经界(学术)》2011,(14):52-52,54
2008年,一场世界经济的大浩劫——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了,给世界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经济危机虽然已经过去数年,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目前仍然处于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因此有经济学专家称金融危机之后的这段时期为"后经济危机时代"。后经济危机时代下,我国的证券公司依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证券公司的财务管理方面。本文就是攫取了后经济危机时代背景下我国证券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着重地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7年开始的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席卷世界,随着一连串多骨诺牌式的崩塌,全球经济陷入极度低迷。中国的传统企业遭受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企业难逃倒闭的噩运,一些企业被政府接管,但是,海尔集团把握住了世界经济前进的步伐,成功地度过危机。本文主要研究海尔集团是怎样依靠"微笑曲线"在经济危机中实现转型的,并为传统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起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使整个世界的经济立刻处于白热化的状态,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严重受到阻碍.我国的经济也不例外,同样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虽然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两年,但是它依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经济体.本文着重论述了当前时期下我国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在引言中介绍当前时期下我国市场营销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和任务,然后针对以上现状提出几点解决的对策或建议,最后在结论中阐明加强后经济危机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管理的几点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前发生的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史上出现的两次大规模危机,两次危机背景下美国都实施了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本文分异同两个方面对两次危机背景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虽然两次危机背景下美国的国际地位及美国应对危机的经验等细节因素不同,但贸易保护的实质都是实用主义和把国内经济困难抛给国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当前发生的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史上出现的两次大规模危机。两次危机背景下美国都实施了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本文分异同两个方面对两次危机背景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虽然两次危机背景下美国的国际地位及美国应对危机的经验等细节因素不同。但贸易保护的实质都是实用主义和把国内经济困难抛给国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世界历史上四次房地产泡沫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令人不堪回首,更值得当今各国引以为戒。当前中国房地产泡沫危机是否会成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第二次探底的导火索,关键取决于我国政府能否采取综合有效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我国当前采取的首付款分级制仍然存在不完善之处,因此,研究房地产首付款分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周期性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影响力较为深远的几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其爆发实质及表现形式无一不在一次次印证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性与科学性特征。当今,世界经济总体处于一个复苏上升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处于一个"后危机时代",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中,马克思经济周期性危机理论依然要作为科学理论在人类面对危机、应对危机的征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进程中,注意与时俱进的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更好的运用显得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11.
张雄 《商业研究》2007,(5):205-208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高,旧有风险进一步暴露,新的风险进一步产生。我国经济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在增大。由于金融危机的最大特征就是货币的急剧贬值,关于货币危机的研究也最为成熟,目前已形成四代理论模型。而银行业危机理论和外债危机理论的研究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像货币危机理论那样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着眼于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在失衡指标、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促进共同发展等问题上加强了协调与合作,达成了解决全球失衡问题必不可少的新共识.但是,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作出持久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13.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so-called great world recession and recovery have had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Asian and global economies. Together, they managed to engender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tours of both the Asian and global economies. For instance, Asian economies presently depend less on markets in the advanced industrial economies and, due to their enlarging markets, can and did make a substan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recovery. They spearheaded the economic recovery from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post-crisis Asian economy is the third pole of the global economy. Significantly, the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of Asia did not magnify the external shock this time and performed more like the advanced industrial economies. After a robust recovery in 2010, growth became somewhat subdued in 2011. Projections show that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region in 2012 will not be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2011 (see WB [World Bank] 2012).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经济危机根源于市场经济中的供求不对称性质,而市场经济中长期普遍存在的供大于求不对称现象。其内因是需求动力弱而供给动力强。这可用两种新论点来解释:一是在货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物品专用性边际效用递减较快,同货币通用性边际效用递减较慢之间产生矛盾所致;二是将历来分开研究的供求关系和公私产权性质结合起来研究发现,不同的产权性质由于产生不同的交易价格而同供求动力的强弱存在密切关联。只有不断地产业创新。才能克服上述不断出现的供求不对称矛盾以及专用性物品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与“购买美国货”条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和经济贸易带来极大的影响,为此,各国纷纷出台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和措施,美国更是如此。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①使之正式成为法律生效,奥巴马"新政"由此也正式启航。然而,美国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方案出台前后,不仅在美国国内引起激烈争论,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引起轩然大波,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该法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上。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出台,使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和泛滥,各国在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同时,不得不与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形成与传染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雄 《商业研究》2006,(9):111-113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旧有风险进一步暴露,新的风险进一步产生,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必然趋势,中国经济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对金融危机的种类进行梳理,对金融危机的形成和传染机制进行分析,使之对金融危机的进一步研究起到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两次金融危机下我国能源国际贸易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已经逐渐脱离人们关注之时,时隔10年,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到全球。2008年,此次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波及数个领域。能源产业也未能逃过此劫。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煤和天然气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同时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也不断提高。当前金融危机对能源企业,尤其是石油行业的影响巨大,对其产量、价格和进出口贸易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石油作为国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关系国计民生。因此,当前经济背景下,我国石油产业如何在"危"中寻找"机",积极开展新一轮的能源国际贸易,对于推进石油产业和整个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将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能源的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与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进行对比,揭示本轮金融危机下我国能源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8.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仍未消除,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国家受到的影响越严重。金融危机包括货币危机、外债危机、银行业危机以及资本市场危机,四种危机之间相互感染,通过金融、贸易、心理等渠道将其传导到不同的地理空间及市场或领域之中。危机的传导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步进行的,并产生"连锁反应",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极为严重。世界各国应健全金融法规,加强投资者的教育,并加大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以更好的防范金融危机,共谋世界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历时两年,至目前为止,危机尚未结束。从危机的发展动向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将在短期内继续蔓延,并通过各种渠道对金融市场、世界各经济体经济增长和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滞后性的负面影响。但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尚不足以引发全面衰退和混乱。随着全球金融体系系统性崩溃风险的显著降低,中国应适时调整政策,以规避和减轻全球金融危机不确定性带来的金融风险,加快经济复苏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武淑平 《江苏商论》2014,(10):11-14
产品伤害危机是企业危机中经常存在且最为致命的一种危机,其发生与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伴随着产品伤害危机产生、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演变机理来看,这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多米诺骨牌模型。产品伤害危机形成机理的多米诺骨牌模型为企业有效控制产品伤害危机的发生和扩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根据该模型,企业可以从加强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积极主动承担一切责任、增强危机公关能力等方面对产品危机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