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大量存在会对企业独立生存能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正常的市场秩序以及公众的投资理念产生负面影响。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降低企业的独立生存能力,管理机构义利观的模糊则会干扰市场正常秩序,这从内外两方面导致上市公司形成非公平关联交易偏好,而股权分置则是根源所在。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价值理念的冲突是其形成并发展的内生原因,政府习惯性干预市场的思维方式则是外生原因。因此,只有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股东和政府的经济伦理意识并不断完善以公司治理机制和政府监管为代表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股权分置进而改变非公平关联交易现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金股利是股利分配的主要形式,也是股东获得公司累计收益的重要方式。适当的现金股利分配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我国上市公司中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所占比例不大、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较低、现金股利支付率较高、超能力派现现象日益增加、股利分配缺乏稳定连续性。主要是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善、股权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化、股市过度投机行为等原因造成的。要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治理机制;改善融资环境,扩大融资渠道;完善披露制度,加强监督力度;健全法律法规,规范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来逐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使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靓 《北方经贸》2014,(5):189-190
就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情况来看,股权再融资效率偏低,再融资后股价下跌和业绩下滑的现象频频发生。但是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和控股股东影响力方面都有很大差距,本文剔除国有因素的影响,只针对民营上市公司利用数据包络分析进行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建议: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积极发展企业债权融资市场;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在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非效率投资问题也日益严峻。非效率投资行为包括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自由现金流量、控股股东性质、公司负债等因素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密切相关,应该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充分发挥负债融资作用,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主要有北京模式、上海浦东模式和湖北武汉模式三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质押融资意识薄弱、企业内部制度不健全、对知识产权认识和保护不足,知识产权价值难以评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高、产权交易机构不健全、政府过度干预、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对此分别从企业、中介、政府等方面展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宋霞  魏邓茜  程晨 《财贸研究》2019,30(9):90-100
选取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避税的影响,结果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避税程度更低;国有企业股权质押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更强;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避税程度更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在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时,避税程度更高。研究结论为理解股权质押这一融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伟民 《商业研究》2006,(14):81-83
公司资产和利润被转移到其控制性股东手中的“隧道行为”普遍存在,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由于特殊的制度背景,这种控制性股东剥夺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治理我国上市公司“隧道行为”应依靠一套严密的规则,包括以立法和政府管制为主导的关联交易的监管;充分和严格的信息披露;尊重独立董事的意见和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很多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的手段借壳上市,融资圈钱,以违法违规的代价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欺骗广大的股东和投资人,损害大众的经济利益,阻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存在着政策干预过多,重组难有效果,交易价格错乱,信息存在问题以及法律监管不力等问题,提出了明确政府定位,完善重组机制,规范关联交易,优化信息披露以及加大法律监管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吕明 《消费导刊》2012,(10):54-55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大幅增加,引起各方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属于政府或有负债,是地方政府负债的一种形式,而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现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然而许多研究在责备融资平台的不规范操作的同时,并没有探索政府过度负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本文认为,政府对融资的过度需求及银行的过度供给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下的结果,因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本质上是一个制度选择的问题,要解决该问题,必须从制度的改进和优化入手,降低制度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齐多加 《北方经贸》2020,(1):118-119,135
股权质押这种融资方式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成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一个常见的现象,国内外学者对其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加。本文通过阅读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以上市公司和公司股东这两个角度来梳理股权质押的动因及风险的相关文献,从上市公司、公司股东、监管机构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基本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股权分置背景下非流通股股东所能获得的收益角度,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股权分置是中国资本市场因特殊历史原因形成的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同资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制度安排。非流通股大股东出于高溢价发行收益、认配权收益、控翩权掌控所获得的收益等考虑.在强势话语权的背景下,做出了有利于自身的融资结构安排。固然理论上讲股权融资成本很高。但在我国股权分置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融资获得的上述三重收益要远远大于股权融资成泰。通过股权分置.非流通肢股东能够攫取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制度层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股改前,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存在"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上市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把股票市场当作用钱工具,控股股东存在严重的资金占用现象.股改后,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现象有所改善,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动机相对减少,但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现象依然存在.本文分别对上市公司股改前后的融资制度环境和融资行为特征作对比分析,探讨了在新融资制度的约束和影响下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特征,并提出了股改后完善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及其监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其监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认为委托代理制度下所派生的利益不一致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经济诱因,信息不对称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客观环境,而会计信息监管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是虚假会计信息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进而提出应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健全民事赔偿机制等方面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信贷风险意识不足、融资监管欠缺等因素制约了公司进一步发展,多渠道筹措安排化债资金,切实建立市场化运作模式,成为了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现状的调研,解析了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现状及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打造新型平台公司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不完全非合作博弈的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军伟 《财贸研究》2006,(6):94-100
频频发生的上市公司违规实际上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违规上市公司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是控股股东、中小股东与监管者,他们之间的博弈是不完全、非合作博弈。本文建立了违规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监管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发现了影响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违规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制度安排、违规成本与监管力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治理结构、立法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实施对监管者监管等有效治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过度偏好的有限理性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祖杰  张青 《财贸经济》2004,(12):20-24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典型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按照行为金融学的基本原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过度偏好的种种非理性因素.其直接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偏低,间接原因则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公司经理层的个人非理性行为、政策导向与制度缺陷、资本市场不完善等因素.过度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会扭曲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李小军 《财贸研究》2007,18(6):90-93
将控制权收益引入Myers-Majluf模型中,本文建立了一个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模型。模型预测,由于控股股东和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冲突,选择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而选择负债融资的企业一般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收益加剧了企业股权融资偏好和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8.
王静 《现代商业》2012,(26):192-193
通过国内外融资结构对比可以了解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比重超过债务融资并呈上升趋势,。但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过度股权融资也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从企业自身的完善、投资者、政府及证券市场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及建议,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袁静 《消费导刊》2009,(22):41-42
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影响到公司治理、资本成本和企业的市场价值,进一步地通过企业投资和资本市场运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负债率低的现象,我国上市公司出于非经济因素考虑的过度股权融资,对企业自身、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以及整体经济的增长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实际环境和条件出发探寻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并对如何创造条件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兴全  魏卉  吴昊旻 《财贸研究》2012,23(6):111-121,138
以2004—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中国转轨经济背景,基于终极控制人视角,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结构是否有助于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进而检验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是否受公司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性质及其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虽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在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分属不同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而在二者分属于同一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呈正相关或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越差,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公司股权制衡与其治理环境在影响股权融资成本方面存在显著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