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利益制度是土地征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现行法律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外延缺乏明确规定,使得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判断主体、判断标准十分模糊,界定程序、补偿标准不尽合理.应尽快完善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制度.具体措施包括:(1)采用"列举和概括式"模式界定公共利益;(2)完善公共利益审查、救济程序和征收补偿制度;(3)确立被征收方买回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土地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重点。我国从立法层面始终坚持"公共利益"征地的原则,如《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均有相应界定,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而且,政府遵循"公共利益"原则行使土地征收权,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相似文献   

3.
缩小征地范围改革的难点分析众所周知,"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权存在的前提,是其合法行使的唯一条件。因此,社会各界都认为界定"公共利益"内涵是缩小征地范围的首要条件。然而,现实中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且现在公共利益的范畴已经扩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既可以是直接公共需要,也可以是间接公共利益需要;有些国家或地区甚至已经将土地征收变成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公  相似文献   

4.
周忠 《中国土地》2021,(3):36-37
目前,我国已初步搭建起"概括+列举"的征地范围界定框架,但把握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范围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土地征收公共利益范围界定的总体状况和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获得了长足发展.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存在"公共利益"不明晰、征收程序不规范、补偿不合理、监督管理不力、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立法机关应当制定统一的<土地征收法>,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征收程序,提高补偿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实现土地征收制化.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法律缺乏对“公共利益”的明确界定,导致目前土地征收范围不断扩大,国家一些行政部门随着动用征地权来满足城市化用地需求。伴随土地征收范围扩大而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此,本将从土地征收的用地主体、用地目的和受益范围(用地效果)三方面来界定用地性质,从而明确土地征收的范围,用以缓解“三农”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4年修宪案将宪法第10条第3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结合我国原有的土地征用制度,可以看出征地制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土地征收权力的施行前提——公共利益;二是土地征收权力施行的同步满足条件——补偿,这两个问题可谓征地制度的核心问题。但是,一方面“公共利益”由于其“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收益对象的不确定性”,其清晰界定并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原有和现有征地制度对“征地补偿…  相似文献   

8.
首先指出我国土地征收权滥用问题,其次分析了土地征收权滥用的5点诱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征收权滥用治理的5点建议,即完善相关土地法律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建立征地补偿新标准;健全集体土地产权、创新土地收益分配;土地规划管理制度革新。  相似文献   

9.
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内涵。研究方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法律问题。研究结果:土地征收是一种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上的社会选择,是政府替代市场直接配置土地资源,但需要满足一个经济条件(市场失灵)和三个法律要件(公共利益、合理补偿和正当程序)。研究结论: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是指卡尔多 — 希克斯效率;土地征收后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有可能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来补偿土地被征收者的损失并改善他们的福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越来越突出,暴力强拆不断发生,群体性事件增多,威胁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特点、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从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和建立多元裁决机制两方面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的改革,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区分公益用地征收与非公益用地征收,完善公益用地土地征收的措施,建立非公益用地土地的征收制度,并且从长远看,应承认集体土地的完全流转,从而在制度上化解农村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基础,同时最好建立多元裁决机制体系,为农地征收纠纷的化解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全球公共品的基础上,提出并界定了林业全球公共品的概念。分析了林业全球公共品的特点、林业全球公共品的供给条件,提出了我国对林业全球公共品的供给原则。指出林业全球公共品是在林业生产活动中,为协调、分担国际分工利益而产生的国际组织以及相应的条约、协定、准则。虽然也存在“免费搭车”问题,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各个国家有动力加入改善生态环境的集体行动。我国应本着维护主权、有所作为、利益责任均衡的原则,积极参与林业全球公共品的提供。  相似文献   

12.
舆情是民众对关乎切身利益或特定关心的中介事件的群体性评价、意愿、态度和要求等情绪的综合表现。随着网络社会和市民社会的渐趋形成和发展,舆情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深层次性等特征。持续关注并系统研判社会舆情,建立健全舆情管理机制不仅是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课题。政府舆情管理机制涵括舆情输出、舆情输入和舆情调控等三大要件,即畅通舆情表达输出机制、健全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完善舆情调控干预机制。构建中国特色政府舆情管理机制对于掌握新时期下人民群众的多样诉求,把握公共决策的正确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进行经济学分析,需要满足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或假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质调查工作成果(产品)属性与生产、使用、管理问题,以及国家地质行业的产业政策等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投资,使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成果(产品)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公共产品生产与管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林业分类经营模式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理论基础是:分工与专业化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微观经济学理论。公益林和商品林具有不同经营目标、管理模式及资金运行特点。林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和外部性的行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把公共财政与西方财政、国家财政、“吃饭财政”、绿色财政等数个名词综合在一起,分别从背罱、概念、内涵、目标、本质、数学逻辑等角度加以比较、阐释和分析,从而澄清了人们对公共财政从概念到本质的再认识,使得人们走出对它们认识的误区,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公共财政体制是适合国情的。所以在推进公共财政建设时,需把握好公共财政职能的定位,澄清财政到底是干什么,从根本上表明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需要不断完善、充实。  相似文献   

16.
公益林供给主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芳  刘勇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4):370-373
实行“分类经营”以来,将商品林纳入市场进行经营管理基本上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但对公益林的经营目前尚无一定论。本文指出公益林所生产的环境产品具有公共物品性,并从市场的局限性、产权理论、需求理论等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应由政府担任公益林的主要供给主体。  相似文献   

17.
5G技术给政府公共关系领域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章介绍了5G技术的含义及特点;并运用“政府公共关系三要素”理论,重点分析了5G技术在政府层面、公众层面和传播层面给政府公共关系领域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最后,针对5G技术所引起的政府公共关系变化,提出了五大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8.
安徽黄山生态公益林资金补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特征、补助的必要性,同时结合黄山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的特点及补助资金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搞好生态公益林投入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陈钦  刘伟平 《林业经济问题》2000,20(4):214-216,219
本文引用国内外专家对森林生态价值问题的研究成果 ,说明森林具有生态价值。可是 ,由于目前公益林所发挥的生态效益被无偿享用 ,使公益林的生态价值得不到补偿 ,投入的成本也无法回收 ,因此必须给予补偿。同时 ,本文运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论证了公益林属于公共物品 ,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 ,市场机制无法保障公益林的有效供给 ,所以公益林补偿必须由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20.
公共林业的性质与外部性问题解决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南 《林业经济问题》2002,22(3):151-154
本文以西方公共经济学理论为依据 ,对目前人们有关公共林业性质的认识提出了质疑。公共林业中的公益林并不是纯公共物品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公共林业生产和消费性质 ,并从其性质出发分析公共林业外部性问题的解决途径 ,试图建立起一个我国政府干预林业的最佳模式 ,此模式下政府扶持的最终目的是让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