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何旗 《金融研究》1990,(10):56-59
长期以来,美国各大商业银行一直都把业务规模量的扩大和业务内容的多样化作为其主要的经营战略。然而,近年来,随着拉美债务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国际清算银行最近对各国银行自有资本比率的更加严格的规定和美国国内不动产业不景气的日益扩大,美国各大银行纷纷开始调整各自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差异化经营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我国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市场与业务定位,制定突出核心能力的差异化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3.
英国四大银行经营战略的变革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英国银行在“大的是好的”的观念引导下,采取了不计代价追求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的经营战略,这与我国目前多元化银行组织体系下各类银行普遍追求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并导致整个银行业经营战略趋同的状况颇为相似。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银行业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下,逐渐认识到大的并不总是美好的,必须将战略重点集中于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领域,实施各具特色的经营战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分业经营限制的逐步松动,以四大银行为首的我国商业银行在向综合化和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情况确立市场与业务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发挥自身长处,实施更加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综合化经营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通过DEA交叉评价方法得到银行效率、 以HHI指数代表银行经营水平进行实证.2007-2013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水平、效率基本呈同向变动;面板回归显示,提高综合化经营水平有利于提高银行的效率,平稳的宏观经济增长、良好的金融市场发育水平等有利于提高银行效率.交互模型显示,规模越大,混业经营对银行效率的提升更明显;分类回归显示,综合化经营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更明显,这是由于大型国有银行更容易产生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效应,同时综合化经营能够优化其业务结构.因此,不同规模的银行应采取差异化的经营战略,大型银行应推进综合化经营;中型银行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展综合化经营;区域型银行应坚持专业化经营,审慎推进综合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如果不考虑资本成本而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会不利于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这也是近年来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感到资本约束的压力越来越大的原因所在。本文提出银行价值最大化应成为银行经营的首要目标,并建立了评价银行经营债效的EVA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实证验证。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实际上包括银行业务范围的选择以及银行如何整合这些业务两方面。而这是受到特定的经济发展、金融发展以及银行自身的特点三个方面因素决定的。其中前两个因素决定了银行业务范围的选择,银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银行如何对这些业务进行整合。在新经济形态下,随着条件的变化,商业银行的业务的范围以及由此带来的银行存在的方式必然发生变化,要求商业银行对其业务进行重新的整合,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转型战略,选择转型道路.本文以天津市10家股份制银行异地分行为调查对象,对中小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背景、经营转型成效进行分析,并对中小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深入分析贷款交易发展对美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积极作用入手,指出美国贷款交易从经营收入、业务结构、经营理念和促进银行市场分工及战略定位等多方面促进了美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分析了贷款交易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关系,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美国经验,加强对贷款交易业务的开发,通过规范化的交易流程和标准化的交易产品,逐步推动和实现商业银行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以促进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高度,从如何推进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实现经营多元化,提高银行竞争力问题出发,在借鉴外资银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铁钢 《中国金融》2005,(19):15-17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利润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信贷资产规模的扩张,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特征明显,业务结构、收入结构传统单一。近来有不少银行提出要加快实施经营战略转型,并且加大了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的力度,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也有所提升。您如何看待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转型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差异化经营并非一日之功,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性,国内银行经营管理的同质化特征仍比较突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推进差异化经营势在必行过去五年,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特色,差异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路径初现端倪。不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国内商业银行原有的业务经营模式和服务水平已经明显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推进经营转型与再造势在必行。商业银行推进经营转型与再造,关键在于明确目标市场定位,推进业务转型,并相应推进业务流程再造、组织架构变革、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转型、考核与激励转型、技术和文化转型,努力塑造自身经营特色和优势,迅速提升银行服务水平和内在价值,以适应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竞争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郭福春 《金融博览》2006,(11):26-26
外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三种模式考察经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其业务经营范围普遍比较广泛。商业银行在证券、保险、房地产以及非金融公司等方面一般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类:德国全能银行模式、日英的母银行模式以及美国的控股公司模式。全能银行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银行以自己的账户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部门作为内部附属机构而存在,没有独立的权力,且各业务之间联系紧密,整个体系为一级法人体系。全能银行型模式在业务经营方面最具开放性和自由性,是最彻底的混业经营。该模式可以使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4.
整合经营网点资源 促进银行服务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宏 《新金融》2006,(1):46-47
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商业银行在进入全面战略转型期间,如何整合现有经营网点资源,大力发展以电子化手段为载体的自助服务,实现银行服务转型,提高经营网点的市场竞争力,是银行经营管理层需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专业化经营、标准化操作的小企业业务模式是小企业贷款额度小和客户数量多的现实条件下集约化经营的客观要求,也是强化流程约束、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必然选择。这既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业务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银行小企业业务模式的发展方向。笔者拟结合建设银行目前的组织管理架构设置及小企业业务的经营状况,对如何构建小企业经营中心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经营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个变化促使国内商业银行由办理最基本的商业银行业务逐渐向业务的全能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由从事最基本商业银行业务的银行朝着:“全能化”(混业经营)的银行转变,本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混业经营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日前,我有幸到美国参加美联银行(Fistr Union Bank) 举办的为期下五天国际业务培训,主要课题是美联银行美元支付清算系统,美国银行金融系统,外汇业务,网络银行,症状联银行的市场战略等,通过交流,使我更深地感受到美联银行在商业化经营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其内容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市场中更好地参与竞争有着积极的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方银行经营理念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顺殷 《金融博览》2004,(12):46-47
近15年来,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的最大变化就是把商业银行归入风险管理行业,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风险管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银行置身风险管理行业中,其价值的创造是要透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来实现”。西方商业银行尤其是美国大型银行由于银行市场定位明确,其信  相似文献   

19.
“同质化”现象一直伴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尽管各商业银行在企业识别系统等方面做了努力,价格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竞争手段。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出现良好的上升势头,如何在金融盛世下为银行未来的发展奠定基业长青的基石?寻求差异化经营、寻找“蓝海”已是商业银行基业长青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靳珂 《武汉金融》2015,(4):53-55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拓展表外业务与其经营效率关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表外业务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笔者收集整理了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5~2013年的相关数据,以ROE、ROA、托宾Q值和平均资产回报率ARA为因变量,结论是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与经营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要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积极创新发展表外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