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孙瑾 《财政监督》2003,(3):23-23
国家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了一系列改革,大大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出一系列新动向、新特点,流失途径和形式也呈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有些企业明为改制、重组,暗地里却暗渡陈仓,将不良资产留在母公司里,而将可以运作的资产和实体划入经过改制的股份制企业里,先把国有资产转到集体,再逐步转到个人手中,最后使国有企业变成空壳,甚至资不抵债,以求达到转移资产和利润的目的。2.有些企业投资决策失误,大办三产及联营企业,进行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使国有资产流向集体和个人。还美其名曰,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思考李志德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愈来愈明晰。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的法规、条例和办法。这就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流失及回避对策研究月兴一、流失现状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逐步得到了加强。但是,随着新旧体制转换形成的一些矛盾还未得到彻底解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企业亏损造成的流失。目前企业挂帐...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越来越复杂,手段越来越隐蔽,花样层出不穷.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粗略统计,每年国有资产的流失达1000个亿,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难题。本文试从会计角度,对国有资产的流失作一探讨,以期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国有资产的流失。一、国有资产在会计领域流失的现象1.资产计价中的流失。(1)合资时的流失。国有企业在中外合资时,企业领导、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增强引资竞争力,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对中方资产以帐面价值折股;对企业无形资产、非…  相似文献   

5.
姚明 《上海会计》1996,(1):28-30
现代企业制度下对国有资产审计监督的探讨西南财经大学姚明国有资产流失,是令人痛心疾首的问题。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旨在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权利关系,从理顺产权关系入手对国有企业进行...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魏相梅最近,在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中,对新财会制度实施情况一并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借新会计制度转轨之机,转移国家资本金,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被调查的5户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平均为5.65%,其中最高的达12%。数额巨大,后...  相似文献   

7.
一些地方在集体企业改组、改制和产权买卖中,存在着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有意弄虚作假,坑害国家外,还因为不能正确界定集体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有些人甚至误认为集体企业中压根儿就没有国有资产,结果草率行事,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根据《国家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依下列办法进行:一、全民单位以货币、实物和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独资创办的以集体所有制名义注册登记的企业单位,其资产所有权界定按照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的规定办理。但依…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当前企业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有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流失、资产投资筹资过程中的流失、改制过程中的流失、破产过程中的流失。会计监督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为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构筑了一道防护网。  相似文献   

9.
声音     
股份制改革不意味着国有资产流失 近期,经济学界围绕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会不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资委主任李融荣近日表示,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正在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10.
杨明 《齐鲁珠坛》2022,(3):45-50
<正>随着我国经济目标逐步实现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念的提出,国家对公益事业资金投入与日俱增,事业性国有资产保有总量日益庞大,并且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管好、用好总量庞大的事业性国有资产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任务和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务院出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明确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由财政部制定的《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规范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估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合法权益,并促进中央文化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转,从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2.
张转维 《财会学习》2016,(6):151-152
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在当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践中,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工作实践经验,提出当前内部审计在国有资产流失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升内部审计监督在国有资产流失中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点思考上海市冶金工业局审计室冯莲珠在审计实践中,发现企业国有资产存在大量流失现象,形态各异,原因多种,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一、问题评述1.在投资中流失。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反映在对外投资中有各种表现形式:一是在联营中造成流失。如某企业...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流失责任(以下简称流失责任)追究制度和机制,确保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5.
财务总监制度自出现以来,在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集团化经营企业中已逐步实行.引起了社会较大的关注,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强化审计监督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王德志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保值增值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据审计发现,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极为严重。据有关材料反映,全国平均每天流失国有资产金额达一亿元左右。为此,...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不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中,人们比较重视企业这类经营笥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而对行政事业单位这些非经营性组织中的国有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较为突出,现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与对策问题,谈点初浅的见解,以期国有资产不致流失。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新法)全面涵盖了经营性国有资产;新法明确了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责任;新法剑指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环节;新法规范和完善了国企高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加强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是维护国有企业资产运行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国家审计机关全面履行国有经济运行"免疫系统"功能的审计实践。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揭示企业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强化管理,堵塞漏洞,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运营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法律对策蔺翠牌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途径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和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下列几方面:1.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国有资产的流失表现为:一是国有资产被非法截留、挪用、侵吞、哄抢、盗窃等;二是企业管理混乱,有法不依,有章不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