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支付宝看中国电子商务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安全、快捷、方便的网上支付,打开了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关联产业,其重要性日益凸现.目前,支付宝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本文介绍了支付宝的产生和发展,在分析支付宝的运营模式基础上,分析了支付宝的优劣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而透视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思考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支付发展问题与建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制约因素之一,当前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以其实时性,便捷性,成为网上交易的一种主要支付手段.本文介绍了中国网络的现状,结合支付宝的产生和发展,探析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模式,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以支付宝为案例,对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互联网技术快速普及下的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更加便利的网络支付平台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得到了推广应用。本文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为研究内容,在简要概述第三方支付的基础上,对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对其在传统支付领域产生的影响加以讨论,进而加深人们对支付宝这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商》2015,(22):191-192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支付方式的多元化,第三方支付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电子商务支付领域的中坚力量,而伴随着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网上银行的加入,第三方支付与银行间开始呈现出竞争与合作的双向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对传统行业例如营销和现代物流等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也衍生了新的行业,包括第三方物流,在线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鉴于电子商务在线交易的特殊性,支付环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被排在首位,在这种对安全性高度要求的机制下,安全的第三方支付概念被提出。网络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也是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第三方网络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不仅具备资金传递功能,而且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是解决目前电子商务中支付信用等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探宄现阶段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商业与技术的安全性,分析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现状与遇到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以支付宝为例,针对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第三方支付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金融监管问题、市场准入体制、用户反馈等并提出具体的对策。进而探讨适合我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电子商务已占据大片国内交易市场,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在我国的兴起更是大有赶超银行之势。整个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从完全合作变成了竞争合作并存,且各大网上支付平台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本文以支付宝为例,通过文献搜索、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进行研究。并结合支付宝自身优劣势、调研分析等总结其风险。对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发展和创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支付解决方案,支付宝公司从2004年开始建立,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国际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已发展成为融合了支付、生活服务、政务服务、社交、理财、保险、公益等多个场景与行业的开放性平台,它能提供便捷的支付、转账、收款等功能,可以轻松理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电子商务运营商、个人用户、无线服务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创造了一个便捷的支付平台;同时由于支付宝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和网络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支付宝的调查研究具有积极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支付宝背景的研究和介绍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支付宝用户使用行为和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得到相应结论,从而为支付宝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电子商务带来商业模式变更的背景下,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的兴起对我国的支付体系造成了较大的变革。本文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通过比较分析其发展历程和商业模式,对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第三方支付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支付模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阐述了第三方支付模式的交易流程和基本特点,分析了第三方支付模式存在的法律风险和资金风险,提出作为目前最适合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应该得到相应的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陈鑫 《电子商务》2011,(8):46-47
支付环节是电子商务的一个主要环节,掌握电子商务的支付方法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以C2C、B2C、B2B三种模式的电子商务典型网站的支付方法为例,分析了一些主要的支付方式,比如网上银行、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货到付款、虚拟货币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今年电子商务的悄然兴起,第三方支付也成为当今网络的热点问题。有别于传统的支付手段,第三方支付以其快捷、便利、安全、无手续费等优点备受网购一族的青睐。最为第三方支付的翘楚,支付宝背靠淘宝而具有得天独厚的流量优势。本文主要在介绍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前提下,着重分析支付宝的相关特点及未来移动端支付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常树森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277-278
伴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支付模式,近年来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阐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本情况,分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及市场发展障碍,并提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SWOT分析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研究——以支付宝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已有很大进步,网上支付是否能够安全、便捷、顺畅地完成,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网上支付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过支付宝引出第三方支付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SWOT分析,并针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第三方支付模式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伴随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国际贸易实践过程中,交易双方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结算款项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小订单货款、尾款、样品费等常常通过更为便捷的在线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我国出口业务中,常见的线上第三方支付工具包括支付宝、Paypal、Moneybookers等,付款人和收款人通过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注册用户账户,就可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线上结算。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支付宝问世,通过多样便捷支付和让人信任的安全平台,将品牌做大。支付宝成立十年,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彻底改变了大众的消费方式,通过支付宝进行网上购物、转账、缴费、理财等交易的实现,使我们逐步走进了数字化生活。支付宝当之无愧成为当今网络支付发展中的先锋,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通过支付宝对大众生活影响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希望支付宝能不断完善,更好地为大众网上服务提供更好地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形成、发展、兴起的过程做了分析,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人们日益习惯使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消费,存在资金向它们聚拢的现象,笔者因此就第三方支付平台对金融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由于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手段得到迅速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手段的平台不断壮大,如果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做大做强,将抢走商业银行网上支付业务许多的客户,甚至还有可能会取得国家银行的牌照,因此它的靠山商业银行绝对不会不管不问。另一方面说,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开拓和发展网上支付平台的业务服务功能,这样就使得商业银行将来推出网上银行支付业务埋下伏笔,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不会彻底摧毁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但还是之前那句话,在商业竞争与合作上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朋友。因此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电子商务交易方式分为:货到付款交易流程、款到发货交易流程和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中介的交易流程。淘宝网的交易方式“支付宝”就是典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本文以淘宝网为例,基本阐释了我国电子商务交易的流程,并指出了其中的优缺点,并揭示了第三方物流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以供借鉴开口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信息的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支付宝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论述了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其完善支付宝支付平台,支付宝与银行的关系,进而将网络支付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第三方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对于支撑电子商务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第三方支付服务模式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第三方支付企业现有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平台客户的实际需求,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整合的角度探讨第三方支付服务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