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影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能源消费量也逐年增加.运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三次产业及工业内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能源密集型产品与能源消费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2003-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2006年虽有所回落,但仍高达0.87,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单位产值能耗在逐渐降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能源消费特点,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费者.其中高耗能行业又是耗能大户;能源密集型产品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基于以上分析,主要从工业方面提出了节能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21,(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对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四个阶段,各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同阶段、不同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程度差异显著。其中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能耗较高,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能耗较低且经济贡献率高。基于对山西不同阶段、不同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首先考虑不同行业能耗差异对能源效率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新疆34个行业聚类分析得到高能耗、一般能耗、低能耗三类行业,同时考虑不同污染物的非期望产出对环境危害程度的差异,将SO2、CO2、COD、烟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加权综合值纳入测算模型,以2000—2018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BM模型测算全行业及其三类能耗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新疆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高耗能行业稳步增长、一般耗能行业波动增长、低耗能行业缓慢增长,三类能耗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技术水平、所有权结构、环境规制水平、能源消耗结构对三类能耗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周洁 《经济问题》2007,(7):60-62
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山西省提出"十一五"GDP能耗下降25%的目标任务.但山西省目前面临着高集中度、高耗能的产业结构和以初级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构成现状,节能任务极其繁重.通过对山西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提出加快建立节能型产业体系、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积极改善能源消费的品种构成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省从2012年开始试行能源总量控制,以扭转经济结构偏重,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过快的局面,改变“十一五”单方面考核能源消耗强度的缺陷,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所有能耗的27%以上,而且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加.在建筑能耗中,采暖、制冷是最耗能的,占整体比例的6成以上.如果听任高耗能建筑大行其道,那么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将远远超过我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这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将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每10年翻一番。然而,从总体上说,如此辉煌成就的取得依赖于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呈现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特征。为此,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要提高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努力降低CO2排放量;二是要进一步开发清洁能源,以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三是要发挥财政和金融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四是要树立低碳经济意识,努力实现人们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调整高耗能行业的结构,提高高耗能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路径之一,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文章围绕如何设计这一过程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我国CO2排放量与人口因素、人均不变价格GDP、高耗能行业结构、高耗能行业能效和第三产业结构之间的STIRPAT关系模型,通过对1980~2012年期间的数据模拟得到长期均衡发展关系模型,最后通过设定不同的情景研究高耗能行业结构和能效变化对我国CO2排放峰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第三产业结构、人口因素和人均不变价格GDP而言,我国高耗能行业结构和能效对CO2排放量的影响更大,我国在未来是有可能通过调整高耗能行业结构和提高高耗能能效在2030年达到CO2峰值。同时,情景模拟的结果还显示,降低高耗能行业结构和提高高耗能行业能效对于我国CO2峰值出现时间的影响作用相差不大,但加快降低我国高耗能行业的经济比重更有助于我国减少CO2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9.
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78%,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取得了新进展,但高耗能行业增速总体仍然偏快。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成为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陕西省是能源资源大省,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和更加扎实的措施,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大任务,贯穿于建设西部强省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5—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高耗能行业用电量与GDP、行业产值、行业投资、城市化水平、行业投资结构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情景分析法对2011—2020年7个情景下的我国高耗能用电的发展潜力及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高耗能用电与宏、微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短期偏离关系;城市化水平、高耗能行业投资结构是影响高耗能用电的重要因素;高耗能用电对GDP的发展速度比较敏感,在高耗能行业的投资与产值保持目前增长速度的情景下,高耗能用电走势与基准情景比较接近;2011—2020年高耗能行业继续发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巨大的资源消耗与能源环境代价呼唤高耗能行业进行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1.
能源作为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对国家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如何实现高耗能行业的能源节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形势的分析,提出了高耗能行业的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模式,并探讨通过节能宏观政策体系和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升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峰 《发展研究》2011,(12):59-60
今年以来,在“十二五”开局良好预期、产能复苏加快、产品价格高涨等因素的带动t我国高耗能行业快速反弹,并成为电力供需紧张的重要原因。展望下半年,国民经济平稳放缓、成本压力持续提高、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等,对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制约;而保障房建设、电网及水利投资加快等,又为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市场需求的稳定创造了条件。初步预计,今后几个月高耗能行业增长的速度将平稳回落,行业用电量的增速与社会用电量的增速基本相当,但能源供需平衡的压力在短期内难以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3.
以工业领域10大高耗能行业为分析对象,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现行税收政策的节能减排效应。结果发现,税收政策特别是增值税政策总体上对工业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有较强的作用,但调节力度和方向有所不同;消费税、营业税等政策的调节力度和方向在不同的行业也有所差异。因此,应充分发挥不同税种的政策调节作用:一方面大力降低高耗能产业的单位能耗水平,提高治污强度;另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能源回弹效应,降低能耗总量。  相似文献   

14.
从投入产出视角看中国能耗加速增长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结构分解方法,对近年来中国能源消费加速增长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7—2007年间,中间产品投入结构变化和经济规模扩大是导致中国能源消费近年来加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在行业层面上,我国能耗加速增长主要与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近年来迅速发展有关;(3)不同最终需求驱动的经济增长对于能源依赖程度不同,中国经济依存结构变化在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导致能源消费近年来出现加速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15.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报告称,今年上半年高耗能行业的增长势头放缓,工业产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其中占工业增加值约30%的钢铁、有色金属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比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同时,主要高耗能产品能耗指标进一步下降。如今年上半年,原油加工、烧碱、纯碱、电石、乙烯、合成氨等石油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同比分别下降4.44%、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行业生态系统和生态效率等理论出发,结合新常态下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国高耗能行业的主要特征及发展状况。在综合考虑技术创新、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能源、经济、环境状况的指标体系,收集整理出我国各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并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高耗能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对区域各省份及东部、中部、西部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对于省际间高耗能产业生态效率的差异寻找原因。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给出我国高耗能行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的不断增长,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38个行业的月度数据,本文详细分析了2003年1月-2009年2月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PPI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为了降低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政府仍对成品油定价体制实行部分调控,但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PPI指数仍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以及石化行业等高耗能行业,而这主要与各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关。为此,我国应加快国内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以促使各行业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并最终有效地降低国际油价波动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价格效应。  相似文献   

18.
韩永文 《当代经济》2007,(13):10-11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不断加快,但支撑高增长所付出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代价越来越大,积累起来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从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看,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仍在加快,工业生产特别是重工业生产增长加速,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煤炭、电力等能源生产的增长明显快于经济增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在增加.这说明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均衡性仍在继续扩大,投入产出比更加不协调,经济增长的代价在继续加大.因此,各方面应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到引导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来,下大力气抓好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郎威  陈英姿 《经济纵横》2019,(4):95-10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度量工业内部十个高耗能行业产出和能源消费总量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四种主要能源消费量的动态关联关系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十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灰色关联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时间段内不同行业的能源使用情况存在动态变化,行业间能源使用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逐渐由高污染能源向绿色、清洁能源过渡。为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生产、引进、调配环节上下功夫;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对高耗能行业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全面升级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明显受到国际减排压力。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高能耗、高排放、粗放式经济增长等都是现阶段经济发展基本特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能源消耗强度、缓解当前和今后能源供求结构矛盾、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目前研究国内能源效率的文献大多没有考虑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压力。而我国2009年发布的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硬约束,显然可能对各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产生影响。由此,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主要能耗行业在碳减排约束下的能源利用效率,发现碳减排约束下能源效率低于无约束下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